苍溪县牛羊布病净化现状与思考

2019-12-31 02:05雷晓琴李开均徐晓娟四川省苍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苍溪县布病普查

文│雷晓琴 李开均 徐晓娟(四川省苍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感染后,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引起流产、不育,还会引起人类的多种慢性疾病。该病不仅影响畜牧业生产,而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

四川省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辖区面积2330平方千米,辖39个乡镇、802个村(社区),总人口80万人。2018年出栏肉牛2万头、肉羊8.7万只。目前存栏牛6.9万头、羊7.2万只。该县属于布病非免区,自2015年首次监测出羊布病阳性以来,苍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围绕“四个三”的技术核心,通过近几年的监测净化,成功将17个羊布病阳性场点全部净化,人也实现了布病零发病。经过持之以恒的艰辛努力,该县牛羊布病净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牛、羊血样采自颈静脉,自然分离获得血清;使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进行测试。

2.方法。

(1)实验室检测方法。根据GB/T 18646-2002、GB/T 18646-2018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初步筛选,再对初筛的阳性或可疑样品进行竞争ELISA判定。对于判定为阳性的样品,进行追溯和相应处理。

(2)全面普查。通过全面拉网式的全群个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该县牛羊布病的发病分布、感染程度和发展趋势。掌握全面资料,以便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和风险因素。

(3)扑杀方式。根据感染程度采取监测+扑杀阳性和同群畜、监测+扑杀阳性+阴性全群屠宰以及监测+全群扑杀等多种方式,及时处置阳性畜和同群畜,加强传染源头的控制和净化。

二、结果

1.普查情况。苍溪县近四年共普查监测10183头牛,无布病阳性。政府大力鼓励发展牛养殖,牛的存栏逐年增加。我们对监测重点(种牛场、规模场、处于布病阳性区域、风险区域的牛只)进行适当倾斜,虽然检测率逐年降低,但不影响普查的科学性(见表1)。

苍溪县近四年共普查监测148714只羊,检出布病阳性260只。布病检测阳性率和总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布病净化颇有成效(见表2)。

2.阳性场点情况(见表3)。2015年至2018年,苍溪县共监测到17个羊布病阳性场点,采取净化措施后,布病阳性场点全部得到净化。根据感染程度和与畜主的沟通,A场点(2016年后的阳性率一直低于20%),采取监测+扑杀阳性和同群羊+持续监测的方式,直到2018年3月仍然监测到布病阳性,通过协商,实施全群扑杀。其他16个场点采取监测+扑杀阳性+阴性全群屠宰、监测+扑杀阳性和同群畜+持续监测,以及监测+全群扑杀的方式,均已得到净化。

3.落地监管情况(见表4)。苍溪县近三年落地监管牛836头,无布病阳性;羊1363只,有5只布病阳性,可见布病的输入性风险极高,落地监管极为重要。

4.扑杀情况(见表5)。苍溪县近四年共监测出布病阳性羊728只,其中种公羊36只,占阳性总数的4.95%;能繁母羊678只,占阳性总数的93.13%;羔羊14只,占阳性总数的1.92%。这说明布病母畜比公畜多发,成年畜比幼龄畜多发,主要危害成年母畜。

5.流行病学调查情况。阳性场点主要分布在212国道沿线与其他县区接壤的地区,表现出感染畜种单一、分布点多面宽、发展势头迅猛、临床表现不明显等特点。

2015年以来,17个阳性场点均有从异地引购山羊的历史,引购时间最短的1个月,时间长的有3年左右。其中1个阳性场点有交换种公羊的情况,3个阳性场点为从异地引购山羊落地监管时检出布病阳性。从卫生部门对密切接触山羊人群的监测情况看,涉及3个布病阳性场点。

三、讨论分析

张雷等人研究发现,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敏感性最高,但是易出现假阳性,适合初步筛选,而在确诊时应优先选择间接ELISA试验或竞争ELISA试验,其次是试管凝集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我们实验室检测时采用的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竞争ELISA复核的科学方法,这为苍溪县牛羊布病的净化奠定了基础。

该县监测的布病阳性数据显示,母畜较公畜多发、成年畜比幼龄畜多发,主要危害成年母畜。这与张惠婷监测甘肃省瓜州县得出的结论相似,同时张惠婷还发现3胎左右的经产母羊对布病的易感性最高。这提示我们今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可更加详细地收集资料,加以分析,挖掘更多的有用信息。

该县自2015年以来,监测到的布病阳性均为养殖场山羊,散养户未检出阳性。从卫生部门对密切接触山羊人群的监测情况看,该县羊的布病是人间布病感染的主要源头。这与赵卫东等人研究得出的规模养殖模式布病感染率比散养模式更为严重,规模养殖环境中易感动物与病畜的接触概率增大,感染率提高,羊的布病阳性情况与人间布病感染情况呈正相关的结论相同。

该县阳性场点均有从异地引购山羊或者交换种公羊配种的历史,2016年、2018年,从外地调入的山羊落地监管时检出布病阳性,这说明外地羊的输入与交换种公羊配种是该县布病防控最大风险因素。李威的调查也表明,畜间布病均与外购和交易动物有密切关系。

表1 苍溪县牛布病普查情况

表2 苍溪县羊布病普查情况

表3 苍溪县羊布病阳性场点监测情况

表4 苍溪县牛、羊布病落地监管情况

表5 苍溪县布病净化扑杀情况

从该县布病净化的实践看,不管是全县整体净化工作还是阳性场的净化控制,都要在布病流行初期就开始实施,持之以恒地监测和淘汰处置,以确保净化效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彻底消灭布病打下良好的基础,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目前非洲猪瘟的防控压力大,该县疫控中心的人手未得到及时补充,在人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作为布病非免地区,可尝试鼓励养殖户使用“布病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卡”自检,防患于未然。

该县通过监测+扑杀的净化路线,实现了布病的净化。黑龙江省2个规模化奶牛场采用“检疫+扑杀”的净化流程后,也达到了净化水平。这说明布病净化程序具有实践意义,值得推广。

目前,世界上已有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瑞士、罗马尼亚、荷兰、日本、奥地利、保加利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消灭布病。但布病净化是一项持久的工作,OIE承认的几个无布病国家的布病根除战役均进行了30~50年才得以完成。该县将进一步摸清“家底”、加强技术培训、全面宣传干预、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巩固已经取得的净化成绩,为我国的布病防控、净化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苍溪县布病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浅谈如何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四川苍溪县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苍溪县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