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语言和自我:心智二重性的精神分析、语言及人类学探索》述评❋

2020-01-01 18:48王霞姜孟
外语与翻译 2020年2期
关键词:反思性精神分裂症意识

王霞 姜孟

1.引言

《意识、语言和自我:心智二重性的精神分析、语言及人类学探索》(Consciousness,Language,and the self:Psychoanalysic,Linguistic,and Anthropological Explorations of the Dual of Mind)于2018年由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作者Michael Robbins是一名心理分析师,曾任哈佛医学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临床精神病学教授。他一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寻常的心理过程及其语言特质感兴趣,曾出版《精神分裂症的经历》、《人格构思》以及《健康与疾病中的原始心理:跨文化视角》等著作。在以往学界关于自我与世界、意识与语言的关系等话题的研究基础上,作者在书中提出“双语模型”(即原始意识的语言和反思性表征思维的语言),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备两种语言。他从分析原始意识和反思性表征思维这两种意识出发,找寻两种意识对应的语言之间的联系,得出人类精神活动由两种语言共同构建而成的结论。本书通过寻找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语言的产生原因,重新揭示语言和自我与背后的两种意识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对人类精神分析以及其与语言和自我关系探讨的重要补充。全书共18章,另加“引言”。以下是内容概述和简要述评。

2.内容概述

“引言”主要介绍了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假设:人类自我天生就是双语的,即“母语”——原始意识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primordial consciousness)和“第二语言”——反思性表征思维的语言(reflective symbolic thought)。前者始于子宫时期,后者始于婴幼儿时期。作者在该书中主要描述的是正常情况和病理发展过程中两种意识的心理过程及其语言的特定使用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原始意识的语言在成年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1、2章主要探讨语言和自我意识的关系。作者首先强调反映人内在自我意识的语言与对他人评价的语言之间的差异,这种评价可从自我言行中得出。语言、表情和手势都是人们向外界展示自我的方式,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可能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思维,即人类知晓自我的方式。作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意识异常以及语言异常不应该为人所忽视。接着作者详细阐释了两种语言。第一种“原始意识的语言”是在子宫内开始的“母语”。这种语言是一个整体,没有自我和他人之区分,是与运动行为、身体表达和感觉相关的一种语言,而不是对思想和相关情感的持续表达。第二种“反思性表征思维的语言”是大多数人从母婴依恋和神经成熟矩阵中发展出来的“第二语言”,始于婴儿时期。作者认为,“母语”不会转化为“第二语言”,但前者的潜能贯穿于整个生命中,尽管某些时候后者更适用。然而,大脑发育成熟和社会发展使得人们可能获得反思性表征思维,但原始意识可能和反思性表征思维以不同比例并存,且因个体发展的特质以及文化、人际和社会环境的风俗习惯而异。

第3、4章首先考察了双语模型的两个理论基础。第一个是朱利安·杰恩斯从神经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二分心智理论模型(即“二分心智”),他假设人类是从右半球无连接的无意识统治状态进化而来的,存在一种基于自我意识、反思和内省的意识,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智同样也是二分的。第二个理论基础主要基于精神分析学角度。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了两个基本的心理过程,即无意识是主要的心理过程,而一般的有意识思维是次要过程,部分原因可能是他认为典型的精神活动——做梦——发生在生理无意识状态下。此时大脑呈周期性地活跃,但运动系统却处于瘫痪状态。该无意识模型也是作者原始意识假设及其语言的理论之根。梅兰妮·克莱因提出的妄想态和幻想模型(the model of 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and phantasy)也包含了类似的无意识观点。接着作者描述了两种反映原始意识及其语言的基本现象——梦和母婴依恋的语言。梦早在胎儿7个月大时在子宫内就有记录,甚至出现在快速眼球运动开始之前(Schwab et al.2009)。梦不是反思性的或递归性的,而是具有非象征性的、易逝的图像和序列的特征。这种意象被误解为“象征主义”(Robbins 2015),因为做梦的人一旦醒来,就进入了反思性表征思维的领域,将梦的意象重新转化为象征主义的抽象语言,并使用梦本身所缺乏的递归记忆功能。“母语”则是母婴依恋或结合的方式。听觉互动早在胎儿时期就开始了,因此婴儿在出生时便表现出对母亲声音的选择性倾向,出生后则母婴双方都会对依恋体验贡献手势、面部表情等。

第5章探讨了语言学领域中关于语言的基本特征,以及生物学和环境对语言发展的相对贡献的争议。作者认为,语言可以反映和表达心理过程,但二者并不同构,而乔姆斯基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其“普遍语法”或“生成语法”假设只有一个语言模板,所有的语言都具有共同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不变特征,其定义特征是递归性。作者也认为递归是反思性表征思维的一个本质特征,但乔氏支持者低估了早期母婴互动在语言学习中的发展重要性;“母语”是独特的语言系统的一部分,他们也低估了这种可能性。他们假设婴儿天生就具备语言结构的知识,只需要学习他们所接触的语言特质,就能产生无限的、可理解的话语。语言人类学家Daniel Everett(2008)认为有些语言缺乏递归,并进一步断言,语言基本上是相对于一个人的本土语境的一种社会产物,递归是一个自我参照的过程。作者的双语假设则认为,存在两个基本的人类语言模板,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意识形式使用各自不同的语言。这一概念就将辩论对象从一个包罗万象的语言模型转移到了语言(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以及遗传和环境在其发展中的作用。

第6章主要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及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作者回顾其他学者对语言、思维以及意识的看法。例如,Meissner(2008)总结出,思维、语言和言语是不相同的;Lev Vygotsky(1962:208)认为“思想有它自己的结构,从思想到言论的过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变化”。Bucci(1997)则持相反观点,认为语言和思维沿着不同的路径进化,最终会融合在一起,因此思维可以用语言和言语来表达。作者再次强调原始意识与反思性表征思维之间的根本语义差异,认为对于一般的非正式观察者来说,这种差异根本不明显。人类和动物的差异在于,动物似乎能够在原始意识中表达自己,其具体的、受刺激的、具有表演性质的本性可以通过压力和行为来进行交流,但只有人类才能将语言作为一种反思和参照的工具,并通过基于语言的表征意义互换来进行交流。

第7、8章主要描述原始意识和反思性表征思维的模式,以及各自的语言表达式及其相互作用,使人们了解各种正常的和病理的现象。作者首先通过“代词”这一语言现象的介绍,再一次引出对意识、语言和自我的思考。接着介绍了两种信仰体系,即以自我或个人为中心的信仰体系与以社会为中心的信仰体系,认为后者是基于原始意识及其语言的,在必要时不受反思性思维的检验。关于自由派和保守派的MRI研究支持了两种信仰体系在政治事件中发挥不同作用的假设(Kanai et al.2011),发现了自由派与前扣带皮层的灰质体积较大有关,而保守派与右侧杏仁核有关。做梦时杏仁核通常被激活;梦是原始意识的典型例子。作者也简要区分了精神分裂症和情境性精神病,并通过引用朋友关于重大手术的亲身经历,说明了朋友所谓的“对事件的强烈记忆”其实是一种情感驱动,即由情境引起的精神病“面具”突然出现的形象。随后作者列举两个作家的作品来说明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表明原始意识是许多有创造力的人的一种工作方式及其创造性过程的基础,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却把原始意识的语言错误地等同于语言失常或精神病。

作者接着对比两种信仰体系的文化。二者在看待自我与宇宙的关系方面存在根本差异(Robbins 1996,2011)。个人中心主义文化以西方(如欧洲、美国)文化为例,他们重视客观化的“现实”、理性和“科学”观点,认为社会中心主义文化所特有的信仰和行为往往被微妙地贬低,因为它们被视为神话或是不成熟的,有时甚至被视为是精神病的实例。而社会中心主义文化的例子中包括了种族同质的部落文化和大部分传统东方文化,特别是佛教和印度教,最好的例子是那些设法远离西方影响的小部落,如Daniel Everett笔下的皮拉哈(Piraha)部落。他们完全生活在当下,现实等同于即时的感觉。他们不创作艺术,也不创造神话;他们的经历是直接的,也缺乏情感表达、对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感,以及预见后果的能力,这符合原始意识的心理状态;皮哈拉语中没有从句,句子中也没有概念间的递归组合;口语缺乏抽象的定性描述;文字缺乏象征或比喻,没有书面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书面语需要一定程度的抽象和心理表征。他们例证了文化是建立在原始意识基础之上的,也证明了Chomsky认为所有语言都必须遵循递归原则的观点是错误的,并肯定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心理过程及其语言的理论模型的必要性。以社会为中心的文化认为,梦和其他任何“现实”一样真实和合理。梦不是一种在“醒”与“睡”之间的运动,而是灵魂或精神到另一个地方或超自然维度的时间或空间旅行,甚至是一个已经改变了的自我,如变成另一个人或动物。灵魂或精神不与身体同构,个人生命的死亡或终结是灵魂和身体的永久割裂。

第9章至11章主要阐述了自我形成的过程及其语言,以及成人异常语言的特点。“母语”是在子宫内生活的最后三个月开始的原始意识的语言,反思性表征思维的语言(即“第二语言”)则在婴儿和儿童时期后期才随着大脑的成熟发展起来,二者在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也介绍了讲述“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的电影,采用非侵入性脑功能测量技术(fMRI和ERP)对两种语言开展的研究(Patricia Kuhl 2010),以及以学习手语的年龄来说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并引用他人研究描写了子宫内的胎儿和新生儿对母亲声音辨别的敏锐性。

接着作者提出假设,尽管世界上各种语言都存在差异,但差异之下存在着与所有人类的两种基本语言(即原始意识的语言和反思性表征思维的语言)有关的根本相似性。作者认为,缺乏足够安全的自我意识可能会使心灵和自我意识受到严重创伤,因此原始意识可能持续存在。但异常的语言也有自相矛盾的情况,因为有时表面上看起来最奇怪的可能并不是异常的,而且在深层分析中,表面看起来可能完全正常的一些情况反而会变得异常。

随后作者描写了与早期依恋病理学相关的语言异常,主要阐述了母婴之间的交流特点,并通过引用非正常母亲(患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说明了母亲对婴儿使用“母亲语”(motherese)的频率可能会对婴儿原始意识、反思性表征思维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造成影响。母亲与胎儿的交流方式也会对胎儿的发展造成影响。

第12章主要对临床方法及资料的收集进行了简要讨论。随后第13至17章详细介绍了五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的情况和他们对语言的认识,以及作者的评论。每位患者都是由于潜意识受到自我的过分压抑,而在行为和语言上表现出冲动以及不同程度的异常。其创伤性神经症的病因可能是由于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创伤发生之时的执着,由于完全沉迷于对过去的事件回忆从而表现出“病态的悲伤”。现试举2个案例进行说明。

Charles咨询时快30岁了,他正认真考虑自杀,他几乎被一种绝望和无望的感觉所束缚。母亲是一个失控者,在他童年时常在晚上闯入他和哥哥的卧室并进行虐待;父亲和他一样孤僻,对这种攻击选择视而不见,并最终从精神疗养院出院后选择在家自杀。他的思想是分裂的,一直坚持认为自己与母亲之间有特殊关系,并将其父亲排除在这种关系之外,这种原始意识的状态表明他并没有将自我和母亲分开。他也很难用语言直接表达强烈的愤怒情绪。多年治疗后,他才逐渐获得思考能力,能用语言来反映自己真实的想法,并且喜欢阅读和交流。

Jacob咨询时大约60岁,他抱怨自己与周围世界有着一种疏离感。他的家庭里从来没有真正的交流和成长,只有精神和肉体虐待。在他对童年时期各种被母亲虐待、拒绝和羞辱的语言描述里没有任何情感意识,错觉甚至让他把这种虐待视为善举。他也患有严重的疑病症,被强烈的冲动所麻痹,想要杀死与他亲近的人。尽管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学问、有教养的人,但其实他的大部分身份都建立在他所塑造的一个自负的自我之上。在母亲影响下,他甚至相信自己是粪便,有着致命的生理缺陷。他还发展了一种妄想系统来取代以语言为基础的自我意识。作者认为他的核心问题是恶性的身心自我憎恨。多年治疗后,他才开始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自我的真实情感。

最后在第18章的结论部分,作者再次总结了“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区别与联系。人们通常说的语言是“第二语言”这一反思性表征思维的表达方式。原始意识的语言不是“我认为它是”或“我认为,所以我是”的语言,是唯我论的,不能在一个由不同的人组成的世界中发挥作用;而反思性表征思维认识到一个自我独立的世界和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客观现实,它的语言是确定性的,拥有这种语言的人很容易因相似的信仰而有力地团结在一起。人们用这两种语言来构建自己的精神活动,这两种语言也构成了人的基本自我意识。原始意识的语言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和多个目的,可能被视为“正常”或“异常”但往往受到适应性的反思性表征思维的制约。

3.简评

《意识、语言和自我:心智二重性的精神分析、语言及人类学探索》围绕意识、语言和自我三者的关系展开,分别讨论两种意识、与其对应的语言以及与自我的关系。每种语言的使用,都可以反映出个人背后的自我意识状态,因此正常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正常人能够对意识进行自我调节。人活在语言的世界中,是语言使得自我成为现实。个体意识的稳定与否通常由语言体现出来,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自我个性化发展,进而造成混乱或社交失败。作者通过对五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分析及语言描述,阐明了这种混乱的产生原因和表现:精神分裂者是由于患者的潜意识和意识发生分离或“分裂”所致。因此,在对个体异常语言和行为进行分析时,不仅要从精神病理学角度分析,还应考虑到心灵或意识的双语性质,即原始意识的语言以及反思性表征思维的语言。

语言反映思维。《意识、语言和自我:心智二重性的精神分析、语言及人类学探索》不仅描写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语言,也对正常人的异常语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析,使读者清晰认识到异常语言的产生其实反映的是背后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混乱。这两种意识及其语言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而且原始意识的语言不一定都是异常的,其使用的恰当与否主要与社会判断有关。因此,该书揭示了人类心智二重性(原始意识和反思性表征思维)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丰富了以往仅探讨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及其与自我或语言的关系的研究,对两种意识所对应的语言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以及这种特殊关系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补充。更为重要的是,《意识、语言和自我:心智二重性的精神分析、语言及人类学探索》为未来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语言现象及其背后反映的个体意识状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临床上挖掘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异常行为和语言的病因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猜你喜欢
反思性精神分裂症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