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秘籍大放送

2020-01-01 19:47莫笑君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门罗诺奖

文/ 莫笑君

一年一度的诺奖又准时来袭,获奖作家一直难猜得要命。

但如果仔细分析获奖作品,倒是有不少套路可循。赶紧收下这份获奖秘籍!

写历史!写历史!写历史!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几乎所有诺奖作家都爱写历史!

所谓文史不分家,将文学和历史进行“联姻”,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文学创作上,都天然占便宜。而在历史中,又有几类特定的题材格外容易出彩——“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光爱写还不行,还要写出新意,看看近五年的诺奖作品,我们或许能从中发掘出一些特别的写作思路。

2015年获奖的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曾是一名报社记者。她写历史和战争,采用的是新闻纪实类的非虚构手法。为了写好《战争中没有女性》(后译为《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她走访了200多个城镇乡村,采访了500多名亲历战争的女性,在作品中以“揭开伤疤式”的震撼笔法,重现了女性在战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场景。谁说战争是男人的事,阿列克谢耶维奇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战争感”,让人耳目一新。

2017年获奖的英国移民作家石黑一雄,采取的则是类似半虚构、半纪实的写法。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远山淡影》,以二战后遭遇原子弹袭击的日本长崎为背景,由主人翁悦子以口述的方式来讲故事。随着故事发展,读者发现,悦子总是前一秒还在说朋友的家事,下一秒便“口误”般地把自己代入到“朋友”的故事里。于是读者恍然大悟,悦子口中的“朋友”,根本就是她自己!石黑一雄利用“记忆”的半真半假,表达战争对人产生巨大创伤后,人们通过虚构对象,从而转移本体的痛苦……原来,“你说的那个朋友是不是就是你自己”这个哏,石黑一雄老早就玩过了!

要魔幻!要魔幻!要魔幻!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早已被很多国内作家奉为文学圣经,莫言先生也靠着这部小说的文学技法摘得了诺奖桂冠。他坦承:“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国内作家有多爱《百年孤独》的写法?往年诺奖呼声最高的残雪、阎连科等大咖,其实也都是这一派的。当然,魔幻现实主义在通俗文艺界也非常流行,相关代表作是各类“抗日神剧”……

魔幻现实主义到底是个什么主义?简单来说,你写的明明是现实主义作品,却可以用天马行空的幻想来设置情节,通过植入这些荒诞不经的想象,达到讽刺现实、针砭时弊的目的。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过一个爱吃湿土和石灰块的女孩,这种人设就是典型的“魔幻现实”。在其影响下,莫言写了一部短篇小说《铁孩》,里面的主角是个爱吃铁饼的男孩。他吃铁的起因不是因为天生异能,而仅仅是因为饥饿,当他发现吃铁可以填饱肚子后,就越吃越多,越嚼越香,还发展出能分辨不同铁的口味的本领。吃多了以后,身上还长出了红锈……万磁王听了想大喊:“你给我住口!”而这一魔幻设定,旨在讽刺大炼钢时期人们狂热的大跃进乱象。

此外,2010年获奖的略萨、1993年获奖的莫里森等也都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

但真正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鼻祖的作家,却始终没有拿奖。他便是俄国作家米·布尔加科夫。

他的代表作《大师与玛格丽特》开篇就很魔幻,设定是“黑暗世界之王”沃兰德带领随从考察“无神论”中心——莫斯科,看看“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玛格丽特因倾慕这位“大师”的才华,甘心成为他的秘密情人。为了换取一次和他的重逢,玛格丽特涂上“回春脂”,变成了能飞翔和隐身的女妖……这真的不是《哈利·波特》的拍摄现场吗?正是这部作品,让他无可争议地成为20世纪俄罗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

写女人!写女人!写女人!

据统计,从1901年颁发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开始,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获得诺奖的女性作家一共只有13位!这种“重男轻女”的现象简直“令人发指”!还给不给广大女文青一点出路啦?

前面提到的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深刻描写战争中女性的生存状况,成为了这13人之一。但不是男性、不了解战争、少见世面,而且也不够魔幻的女作者是不是就注定获奖无望啦?

那可不一定!这13位获奖的女作家里,有一位证明了,作为家庭主妇,身陷琐碎日常,照样可以受到瑞典文学院的青睐!

此人就是加拿大短篇小说大师艾丽丝·门罗。

2013年获诺奖的门罗,因做了长达20年的家庭主妇,导致她所有的短篇小说几乎都围绕家庭、妇女、婚姻等主题展开,叫一声“文坛妇联主席”不为过。

在门罗笔下,大部分女性人物都遭受着社会的偏见、婚外恋的折磨、家庭伦理的压迫等痛苦。通过写小说,门罗表达了对这些女性的无限同情。

比如《熊从山那边来》,讲的是女主的丈夫在年轻的时候一直偷偷摸摸搞外遇,等到女主角老年痴呆了,傻傻地爱上了疗养院里另一个男人,这渣男丈夫才对妻子有了一丝丝共情。但丈夫之后的操作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为了帮妻子圆梦,不仅策划妻子与该男子的相遇,还答应和这个男人的妻子约会……请问您的脑子出了什么问题?

总之,如果你翻阅过门罗的作品集,就知道她的小说差不多就是“渣男人设大全”“婚姻走入坟墓大型实录”“可怜女人图鉴”的代名词。有些男作家看了之后感觉受到冒犯,毫不客气地说:“你写的作品很有趣,但我不想认识你。”门罗呵呵一笑:“你哪位啊?”为广大女性出了一口恶气。

2007年,以88岁高龄荣获诺贝尔文学桂冠的多丽丝·莱辛,在女性描写上比门罗要生猛得多。

莱辛小说里的主人公往往面临着各种不幸。比如她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女主人公就一直强迫自己爱上原本无感的丈夫,在承受了巨大的婚姻痛苦后,女主角又和自己的仆人深陷于感情的漩涡……这种带有自虐、自毁倾向的人设,在代表作《金色笔记》中也有所展现。

就在获得诺奖当年,她还出版了一本新书《裂缝》,探讨人类起源。书中讲远古时代,女人是一群单性繁殖的母兽,定居在岛屿的海岸崖壁之间,自称“裂缝族”……这似乎又将女性生存与科幻故事联系在一起了。

不用怀疑,莱辛以前确实写过科幻小说。比较好笑的是,很多评论家认为:如果不写科幻,莱辛拿诺奖的时间会更早……这朴实的吐槽真致命啊!

三条来自统计学的忠告

都说小红靠捧,大红靠命,但有时候通过数据,我们也能发现一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规律。

第一,如果你是一个爱好写作的女生,与其写小说,我更建议你写诗。据统计,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有近30位,得奖几率还真的挺高呢!

第二,如果写诗,请一定不要写成歌词。因为,无论是粗略统计还是精确统计,目前为止,写歌词得奖的只有一位……鲍勃·迪伦。

第三,我大概统计了一下近几十年获奖作家的年龄,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5岁。所以,想要获得诺奖,一定记得多喝热水,保证自己活得久一点啊!

猜你喜欢
魔幻现实主义门罗诺奖
诺奖首次授予黑洞研究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聚焦诺奖
相信不可能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魔幻现实主义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