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2020-01-01 21:14郭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课供给思政

郭燕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 030619)

2015年11 月以来,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人在许多场合曾经多次强调我国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在这股强劲改革浪潮的驱动下,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认为它“既源于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策动又源于自身改革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并且对其内涵、价值、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要素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是经济供给侧的主体,其改革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同时高等教育改革又自成体系”[2]。 从需求供给的角度来看,“教育供给侧改革强调回到问题本源,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结构、创新政产学研用模式等方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增长”[3]。 从思政内容来看,“高校教育供给侧包括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两个方面,应当优化思想产品供给,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且实现服务供给的个性化、细致化和精准化”[4]。更需要结合新时代、新特点,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5]。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大思政”思路的指引下,正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关于教育供给侧改革与高校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论文目前国内尚属空白,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教育供给侧改革与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在联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是新时代高校教育行动指南。 无论教育供给侧改革还是高校课程思政,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

1.1 教育供给侧改革为高校课程思政提供改革思路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讨论由来已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是教育供给侧与市场需求侧寻求平衡点的过程。 当市场对教育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时,高校往往会忽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重量不重质,学校办学缺乏特色与创新,学生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当教育的供给大于需求时,意味着学生会对比不同高校之间、国内与国外高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权衡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此时高等教育供给侧的问题显露,如不能有效改善,就会出现许多地方高校招生不足,学生到国外求学的现象。针对我国高校存在的同质化办学、学生就业难、校均资源过剩等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以解决日益严峻的教育领域供给“滞胀”与“滞销”并存的现象。 高校课程思政作为教育供给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存在结构不合理、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平衡等问题,可以借鉴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将其内化于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中。

1.2 高校课程思政为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目的是为了不忘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宗旨,牢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服务人民、 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改革也需要从供给端入手,完善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考核机制、实践应用等方面,以及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革新,使高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一门专业课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保障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大目标,提高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2 教育供给侧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从高等教育供给侧的背景下可以看出,高校课程思政在供给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矛盾

我国经济经过高速发展后已经进入下行探底阶段,2007—2012年达到结构性转型的拐点,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中,其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教育、医疗等服务消费相关行业的发展空间变大,随之而来的是这些行业的结构调整。 经济全球化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影响深远,“互联网+”“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极大地推动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等经济元素催生出新经济产业,进而引起新经济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在教育结构上也存在与经济领域相似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传统教育结构与新时代的新经济脱节,在人才培养上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学科设置相对落后、课程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新兴行业提出的新工科战略,重在对工科院校提出结构调整新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则对高校教育目标提出更高要求。 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在积极调整课程思政教育结构,但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1 目标定位不明确

随着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与科研型本科院校形成完整的教育结构,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缺乏创新,与社会需求不对应,定位不明确导致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部分高等院校由于扩招导致师生比例失调,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许多教师专业课能力突出,但课程思政有待提高。对于课程思政的考核机制不健全,教师考核仍然以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报课题、实习实训等主,缺乏教师道德修养考核内容,许多思想政治不过硬的教师在课堂上甚至发表不当言论,误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1.2 教育特色不鲜明

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因不同学科、 不同专业而不同,各具特色。而部分高校在制定课程思政时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定统一模式,只是简单地将思想政治在专业课上讲授,没有与专业知识技能有机融合,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很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上效果甚微。

2.2 教师供给与需求存在矛盾

以往,高校招聘专业课教师时更多关注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够较好地满足专业课教学任务,但现在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掌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德,导致许多高校在身兼双能的教师上存在不足,供给远远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需求,这就造成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教师供给量严重不足。

2.2.1 方法欠缺

高校教育有其规律性,课程思政建设也具有规律性。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惯性地将专业课教学规律运用到课程思政中,没有形成真正符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导致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务却事倍功半。 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作为课程辅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只是蜻蜓点水,效果欠佳。

2.2.2 模式单一

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普遍存在模式单一现象,盲目地照搬照抄,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习实训等方面均有类同情况,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根据需求的多元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2.3 教育同质化与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学科设置上的同质化现象,各高校的学科门类基本相同,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体系基本类似,课程思政建设刚刚起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思政课程相似,无法满足21 世纪新科技革命浪潮下的产业变革,尤其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一成不变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形成巨大的矛盾冲突。

3 教育供给侧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课程思政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授课教师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与课程方法更新等策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供给,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培养出品德高尚、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3.1 完善教育结构体系

后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以提升教育供给质量为核心,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也应当从提高质量入手,精确定位教育质量目标,明确教学理念,融合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具体步骤与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3.1.1 教育目标精确定位

高校需要立足新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新兴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弥补高等教育供给侧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个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具备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念、 爱祖国讲奉献的现代化人才作为支撑,这也正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所在,所有高校必须精准确立教育目标定位,改变人才供给模式,提升大学生的教育质量。

3.1.2 完善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考核机制,不仅能够激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而且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深刻反思,是高校教育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不能照抄传统的考核机制,而应当建立师德为先,教学科研为本的考核评价制度,克服唯职称、唯论文、唯学历等考核弊端;对学生建立校内校外一体化考核机制,尤其跟踪考核学生毕业后在用人单位的表现,以及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表现,使得考核机制更加具有实效性[6]。

3.2 培养“双能型”教师队伍

高校应当从招聘、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科研团队等方式培养“双能型”教师队伍,使教师在专业领域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导功能,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学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3.2.1 正确把握政治方向

作为社会主义高校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新时代政治方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专业课教师只有树立课程思政观念,并且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挖掘专业课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隐性教育使学生产生共鸣,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

3.2.2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在线课堂、远程教育等方式充实自己,利用国家权威官网、学习强国APP、干部在线、 学习通等新型知识载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另外,还可以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必由之路》《榜样》等专题纪录片,通过影像感受我国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一个个榜样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更加深刻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3.2.3 加强培训

作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力量,必须加大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如理论联系实际法、比较法、隐性教育法等,快速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3.3 教育供给与需求相统一

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课堂上专业课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市场需求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3.3.1 整体与重点相结合

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初期往往会考虑专业知识技能与课程思政的比例问题,真正的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专业知识、案例、实习实训中去,简单地灌输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必然导致课时紧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当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既要做到整体脉络的梳理,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同时还要做到重点突出,避免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出现。

3.3.2 供给端与需求端相统一

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师必须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普遍个性较强,对知识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因此,专业课教师应当在供给端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将思政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案例中,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国内外成熟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机结合,为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教育解决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高校和课程思政教师应当顺势而为,积极响应变革的要求,运用经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探索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育供给端和市场需求端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目标,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供给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