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苏温肺汤加减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01-01 07:59徐建友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2期
关键词:温肺汤加减鼻窦炎

刘 莹 徐建友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浙江丽水 323000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的鼻窦黏膜及鼻腔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嗅觉障碍、记忆力衰退、头晕头痛、流鼻涕、鼻塞等,具有发生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2]。在欧美国家,慢性鼻窦炎的成年人发生率约为2.7%,而在我国,慢性鼻窦炎的成人发生率高达11.5%~19.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3-4]。既往临床多通过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但临床疗效不佳,患者肺功能水平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较差[5]。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及预后[6]。本研究通过参苏温肺汤加减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其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肺功能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耳鼻咽喉科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8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中医分型为脾肺虚型或肺气虚寒型[7]。②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处于鼻腔急性感染期。④合并有精神类疾病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⑤治疗前1 个月内使用过其他药物。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21 例;年龄25~59 岁,平均(32.54±3.41)岁;病程6~20 年,平均(13.54±2.15)年。对照组男24 例,女20 例;年龄26~60 岁,平均(32.43±3.46)岁;病程5~20 年,平均(13.37±2.3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外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Glaxo Wellcome S.A,生产批号:9N7D,规格:50 μg×120 喷),每个鼻孔各2 喷,200 μg/次,1 次/d;同时口服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7,规格:5 mg×100 s),10 mg/次,1 次/d,共治疗4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苏温肺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如下:紫苏叶、肉桂、白术、人参各25 g,辛夷、苍耳子、法半夏各20 g,五味子、茯苓、陈皮各10 g,甘草8 g。每日2 剂,其中1 剂用于水煎后口服,2 次/d,另外1 剂通过过滤灭菌后装于合适中药袋中,用于局部鼻腔冲洗,1 次/d,共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使用济南来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肺功能仪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8]。③炎症因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 周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于室温下以2850 r/min 匀速离心(离心半径为8 cm)后静置30 min,取上清液待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 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对比分析[9]。试剂产地:IL-17、IL-1β、TNF-α 试剂盒购自英国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分别为A11791214、0260、0367;IFN-γ 试剂盒购自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70910,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④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10]:患者鼻部临床症状消失,经CT 或X 线片检查显示患者已完全恢复,经鼻内镜检查,无黏膜水肿及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发生,情绪及睡眠状况均较好为显效;患者鼻部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经CT 或X 线片检查显示患者恢复程度>70%,经鼻内镜检查,患者黏膜水肿及脓性分泌物等情况有显著改善,情绪及睡眠状况均有一定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情绪及睡眠状况未出现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IL-17、IL-1β、IFN-γ、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IL-17:白细胞介素-17;IL-1β:白细胞介素-1β;IFN-γ:γ 干扰素;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据报道[11],导致慢性鼻窦炎最重要的因素为病原体所致的变态反应,因此临床多通过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效果。但过度使用抗生素易促使患者耐药性提高,影响治疗效果[12]。慢性鼻窦炎属于中医“鼻渊”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虚弱,从而造成外邪经口鼻处入侵,阻遏肺经,邪毒于鼻窍处结滞,肺失清肃,导致黏膜受损、气血不畅[13]。因此,在中医治疗中,多以排脓止痛、疏风清热、宣鼻通窍为主[14]。参苏温肺汤在临床常用于补肺散寒,最早出自《医学发明》[15]。方药中的紫苏叶可散寒邪,疏肺络;人参补肺气,扶元气;肉桂可温营暖血,散寒通脉;五味子可将耗散之气收敛,对保肺具有显著效果,与半夏、紫苏叶共用还可促使散中有收,对肺之气阴无损伤;半夏具有化痰散结的效果,还可理脾肺真元;白术可健脾益气;陈皮可健脾理气,以杜生痰之因;茯苓可健脾渗湿,理生痰之源;去桑白皮、木香,再辅以辛夷、苍耳子可散风除湿、芳香通窍;甘草可将中药缓和[16-17]。诸药合用,可宣肺通窍,温肺散寒[18]。本研究将该方药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结果显示,使用参苏温肺汤加减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提示参苏温肺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较快。

FEV1、FVC、FEV1/FVC 是临床评价肺功能水平的常用指标[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参苏温肺汤加减治疗的患者FEV1、FVC、FEV1/FVC 水平显著高于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由此可见,参苏温肺汤加减治疗可有效促进慢性鼻窦炎患者肺功能水平的提升。

IL-17、IL-1β、IFN-γ、TNF-α 是临床常见的炎症因子,多用于反映患者炎症水平[21]。其中IL-17、IL-1β在患者处于正常状态时一般呈低水平表达,与处于黏膜、血管中的内皮细胞上的特异性白细胞结合,以发挥生物活性。但当IL-17、IL-1β 过量时,会诱导Th2细胞在鼻黏膜处聚集,释放炎症因子,从而造成鼻黏膜细胞损伤[22-24]。IFN-γ 在患者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病原体入侵时,IFN-γ 可促使中性粒细胞浸润炎症部位,从而增强炎症应答能力[25]。TNF-α 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高水平下可促使嗜酸性粒细胞等在患者鼻黏膜内皮细胞中黏附,造成患者鼻黏膜出现结构改变、水肿、充血等情况。TNF-α 在低表达水平下能够将白细胞聚集在炎症区域,对抗病毒与细菌的侵害[26-27]。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参苏温肺汤加减治疗的患者炎症因子IL-17、IL-1β、IFN-γ、TNF-α 水平明显低于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由此可见,参苏温肺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抑制炎症细胞分泌、促进炎症因子吸收的作用。

综上所述,参苏温肺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减轻炎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温肺汤加减鼻窦炎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温肺化纤汤干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Nrf2含量研究
寒性久咳试试盐敷疗法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温肺化瘀汤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啰音难消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提取方法对温肺化纤汤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