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在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思考

2020-01-01 07:59周一思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2期
关键词:网格化消防火灾

洪 洋 周一思 李 凯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保卫处,北京 10008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院办,北京 100089;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工会,北京 100089

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人员复杂、密度大,同时各类医疗设备价格昂贵,一旦发生火灾极有可能出现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也会给医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国内很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医院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管理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安全管理的改革意识、管理机制欠完善、监管不到位、建筑结构设计先天不足等。这些问题体现了传统的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不足以满足现有的医院发展需求,管理层面不重视,执行层面应急反应拖沓,管理执行之间连接不畅。这些都反映了医院的消防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得更加全面、立体化[2]。通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践,将医院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建立一套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建立一套无死角的执行体系,以加强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

1 网格化管理的概念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概念始见于公通字〔2012〕28 号文《关于街道乡镇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2 年5 月21 日由中央综治办、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全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组织,落实基层消防工作责任,该《意见》分消防安全网格划分和工作目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主要工作、确保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取得实效4 个层面。这项管理措施推出后成效显著,2012 年以后陆续有基层单位参照此办法建立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网格化管理的应用更具有积极的意义。典型案例:北大人民医院通过“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做到“横向到边有人管,纵向到底有人查,全方位管理,安全工作不留死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实现了固基、增效、治本三结合的消防安全目标。

2 医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践

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建筑面积10 余万平米,病床1000 余张,职工2600 余人,设置烟温感探头4000 余个,墙壁消防栓375 个,主体结构为砖混。因院区老旧人员密集、消防设施设备落后已不适应当今的消防理念要求,且建筑楼体多为20 世纪50~60 年代建成,最新的建筑也已有25 年的楼龄。除建筑老旧外,建筑群体存在着分布分散、结构复杂等问题。为针对消防安全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医院消防保卫管理部门自2017 年提出了网格化管理,并使之成为常态化管理。

2.1 实现执行层面“网格化”

从时间、空间、人员三个维度做好保障消防安全工作。时间上,以“日、月、季、年”为时间节点,制订每个时间节点内的消防重点工作、日常工作以及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手册。网格化管理手册分为5 个部分:医院空间基础网格设计、总体职责及各职能部门网格化管理职责、网格化管理区域划分和人员安排、网格化管理责任人及安全员名册、网格化管理信息沟通平台。网格化管理质量目标为“地上有格,格上有人,人人有责,逾责必究”。网格化管理执行目标做到“时间、空间、人员”全覆盖。由专人监督每个节点内工作的落实情况,并设置消防安全隐患登记台账,登记的隐患限期整改,在执行层面形成闭环管理。空间上,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作为应急保障,以科室辖区为管理单位设置安全责任单元,设定消防安全责任目标。人员上,由消防监控室、应急分队24 h 全天候值守按网格责任要求巡查安全隐患并记录在账,每一安全责任单元设置管理责任人、安全管理员。通过时间、空间、人员的相互依托,交错成一个贯穿全年、纵横全院、关联全员的执行网络。国内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实践证明,合理安排相应责任网格区,在医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手册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医院消防保卫管理部门将系统完善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向全院[3]。

2.2 实现管理体系“网格化”

形成网格式管理模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是指包括院领导、医院各科室、所有外协公司,形成一个自院领导至支部书记、科室主任、护士长、外协公司负责人延伸至每一位员工组成的纵向管理脉络;横向到边是指每一管理单元设置安全管理员,覆盖医院每个角落。即整个院区纵向设立消防管理责任职责体系,层层监管,横向以各个病区、部门科室为管理单元格,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要求,最终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格化管理,使管理呈网络式覆盖,使责任层层落实,全院统一。

同时,以网格化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作为日常工作的质量监督、监控保障,同时为空间上形成网格化管理提供人员保障;空间布局网格化以及时间层面网格化相互支撑,为整体消防安全工作提高了效率。网格化管理在实际运用中使管理、时间、空间、人员形成相互依托的良性循环,见图1。

图1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效果图

2.3 医院消防网格化管理实践措施

2.3.1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职责分工 设立临床科室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并明确职责和分工,设置科室内部的专(兼)职安全员,以点带面调动部门内每个人的积极性,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把消防安全的日巡、周查、月检做到实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以来,每个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所管区域更加细化,管理内容更加明确,每个人管理的区域和事情没有增加,反而变小、变少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更加专注于精细化管理区域内消防防火安全工作,区域内火灾隐患大部分被排查,人为火灾风险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得院内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步[4]。明确并强化各网格责任人、安全责任人、安保监控室值守人员在火灾事故中的责任与分工,一旦发现火险后,迅速产生联动反应,区域安全责任人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应对,继而通过自下而上的报告机制,使院领导等各个层面知晓并作出相应指示与对应措施,以管理的网格化带动应急反应的网格化,从而有效控制火情。

2.3.2 网格化管理“1324”院内消防报警模式 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设置“1324”火灾报警处置模式,即1 个电话是让每名职工知道报警值守的平台;响铃不超过3 声,是对接警值守人员的时效性要求;2 min 赶到现场,是对应急分队快速反应的要求;4 min 解决火警突发事件,是应急队伍处置方法的效果呈现。

2.3.3 完善网格化管理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及流程 在强化火灾应急处置网格化应急处置、细分网格化管理区间的同时,结合门诊楼、住院部、气体供应室等楼室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周边消防设施设备、消防甬道的分布情况,制订合理的、个性化的、可行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在消防事故发生时根据该预案能及时准确地做出相应应急处置,保证火灾事故不向其他区域扩散,确保医患的生命安全,降低医院的经济损失[5]。

2.3.4 设置医院内部的“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具备距离近、机动灵活的优势,再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进行必要的消防培训后,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执勤人员可以迅速出警处置,扑灭初期火灾事故。微型消防站作为每个网格的消防处突重要力量,配备了包括灭火防护服、灭火防护手套、防护靴、安全头盔在内的灭火防护装备;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水枪在内的灭火器材;腰斧在内的破拆器材,逃生绳、呼救器、防爆灯在内的抢救疏散器材。平时承担应急值班、日常防火安全巡查,及时发现、报告和消除火灾隐患的任务。当有火灾发生时,启动灭火疏散预案,微型消防站承担“3 min”职责:灭火组就近占据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救护组到现场搜救和救护伤员;疏散组逐个房间搜救、引导人员疏散;保卫组设置警戒区域,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同时负责接应消防队到场。

2.3.5 信息化指挥监管 医院依托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一套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消防设备设施和事件巡查,从而有效避免传统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弊端,可以切实提高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在移动端手机上区分权限安装云视频软件,可以随时随地浏览重点部位实时动态情况,指挥调度突发事件的处置,查看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提高了消防管理效率,保证了消防工作的高效率、高效益[6]。

3 网格化管理成果

3.1 火灾防范效果得到提高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网格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火灾防范效果,过去的1 年内(2019 年1 月—12 月),该医院共发生因蒸汽、粉尘等引起的误报警情22 起,平均处置时间为2.5 min,较2018 年度大大提升了突发火警处置的时效性(P <0.001),见图2。

图2 火灾报警处置统计比较

3.2 满意度得到提升

每月从岗容岗姿、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维度对消防安保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2019 年度各科室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2018 年度,网格化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图3。

图3 消防安保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

4 效果与分析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管理工作的形式主义严重,一些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特别重视一些被政府消防安全机构检查的工作,其他不会涉及检查的层面就一带而过[7]。让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仅仅囿于形式,使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严重下降[3]。再者,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意识老化僵化[8],无法做到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秉承的“早预判、早发现、早除患、早扑救”理念,从而放大了医院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医院在火灾防范、职工对消防安保满意度以及管理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医院针对上述传统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问题,采取的管理体系网格化、执行层面网格化的方式颇有成效的,之所以显有成效,总结归纳其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网络化管理使医院消防管理组织架构体系日渐完善,管理工作领导有力

医院在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上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只是对一些日常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应付处理,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9]甚至于一些医院在消防安全部门设置工作上只停留在文件的工作设置阶段,虽然文件表述完备,但丝毫没有付诸于行动。2018 年8 月17 日,台北医院火灾已造成13 人死亡,从最终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报告来看,火灾原因是床铺电源线起火;从医院方面提供的物品日常检查资料来看,其内部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工作人员没有对电源线等高风险材料进行检查,无形之中增加了火灾安全隐患,造成了此次重大消防事故[10]。再有,医院由于其特殊性,往往会存有许多化学物品,其中不乏有易燃易爆物品,例如:病理实验室在制作切片时需要使用酒精等化学试剂,如操作不当遇到明火极易引发火灾[11]。现在医院普遍使用的高压氧舱治疗仪,由于氧舱内高浓度氧气含量很高,如遇到碳氢化合物容易引发自燃[12]。一些医院中患者及家属乱用违规电器,使病房内用电量过大极易造成短路或线路故障而引发线路起火[3]。这些都是医院对于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的表现。应急响应慢,消防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且区域管理责任不清晰,往往将小事故酿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通过网格化管理,医院的消防安全体系形成密实的管理监控网络,使管理和监控的触角延伸到医院的各个角落,医院各级层面员工对消防安全意识也逐步提高。一旦发生消防隐患,安保监控室值守人员发现监控设备触发警报后,马上在消防安全网格化区域平面图中确认触发报警点位置;位置确认后,安保监控室值守人员需第一时间通知该区域消防安全责任人,就近安保人员携带对讲机、灭火设备和个人防护装置,赶赴触发报警位置予以处置。另外,医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要点在于明责,只有事前明责,才能事中问责,最终事后追责。在医院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制订和网格化具体划分的过程中,要对不同区块范围内医患数量、机构的具体分布情况、通道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13],即必须要充分考虑医院人员密度、建筑、消防设备分布等实际情况。对于消防管理的责任必须要明确,确定每一个层级的“网格化单元”责任人,明确责任人在该区域内消防安全工作之中的责任和权限,形成统一的管理汇报和统筹管理模式与流程,坚决防范职责模糊、滥用职权的现象发生。

4.2 应急预案的制订和迅速的反应机制为网络化管理提供了预防保障

医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理念在于预防,全面合理的应急预案将会极大提前防止事故发生,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医院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特殊区域,其有大量的因重病、虚弱等原因必须卧床休息的患者群体,这种患者群体往往都是丧失自主能力的。因此,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对于他们来讲后果是不可预估的,医院必须要在制订火灾等消防安全预备措施时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存在。通过制订多套火灾预备疏导方案等,尽可能多开辟疏通道路,缩小火情范围,力争挽救更多的患者。国内学者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火灾发生时,78.3%人员疏散完成的时间占疏散总时间的51%~63%,从而得知疏散时间在总疏散时间的占比很大,因此增加疏散出口数量或加宽疏散宽度,可缩短拥堵时间[14]。医院应制订好消防安全灾情预备方案,改进处理突发事件方案,提高医院消防安全水平[15-16]。在保障医院消防安全工作的同时,医院秩序也明显改观,治安形势显著好转。“1324”院内消防报警机制迅速有效地实施预定的应急预案,将隐患消灭在初始阶段。

4.3 宣传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各科室安保工作的切实落实

医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人,统一消防安全相关人员的思想,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首先,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就必须要其掌握好消防安全知识,在具体实施中,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邀请属地的消防部门到医院进行建筑设备等的考察,结合其专业性意见开展医院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针对性课程。其次,医院要重实践,做好消防演练工作,通过每年定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等措施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心理素质,同时制订好消防演练考评制度,通过消防演练活动及时揪出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的工作人员,重点培训。“医院消防,人人有责”,医院应当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的监督与实施,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担起消防安全的义务与责任,保障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顺利执行[17-18]。网格化管理手册的培训明确了各网格责任人、安全员的职责,实现了多级消防监管力量的整合,消除了消防管控盲区,实现了消防设施、消防管理人的有效配置,极大地提升了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4.4 消防安全,科技为先

医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在于技术,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将信息技术管理平台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环节[19]。对于医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必须要结合好现代化的消防安全技术,要充分利用好先进的消防远程管理系统,通过消防远程管理系统的搭建,建立好医院消防管理预防中心,各部门设备通过集中管理,全方位监控等实现智慧化消防安全管理,最终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化的科学化智慧型的网格化消防管理体系。消防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了火灾预防的针对性,实现了火灾预警的实效性,加快了火灾报警的响应速度[20]。

4.5 医院管理与执行网络全覆盖管理运行有效地维护了医院的环境秩序

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医院职工在安保工作方面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明确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主动采集人、事、物信息,建立医院安保工作的数据库,构建医院安保工作平台,通过有效的网格化管理实现医院安保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最终达到“以科室的小平安保证医院的大平安、以医院的安全平安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的目的。本文希望能够为我国医院安保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能够实现和谐安全的医疗环境。

5 小结

网格化管理在医院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应用是提升医院消防管理能力、实现消防安全“防火墙”建设的重要抓手。以网格化管理、网格化执行为主线,贯彻到制度预案制订、消防安全培训、流程设置到督导检查整改,以信息化为手段,使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得到推进和升华。网格化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在医院的消防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同时也可不断推广到医院运营管理的其他方面,从而不断优化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为医院的运营、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

猜你喜欢
网格化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