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药包热敷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20-01-01 06:23林家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颈椎

林家亮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中医院康复科,福建 福州 350200)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多数人们工作方式也明显改变,长期的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年轻人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工作的主力军,其发病率也明显提高[1-2]。颈椎病除了肌肉及骨骼肌退化外,颈椎椎间盘退化突出也是重要的病因,其结果常常因为突出髓核压迫颈椎邻近神经导致,其症状除了颈部疼痛外,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是其主要病理表现。严重的症状常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及工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发病率较高,文献显示,发病率在颈椎病患者中超过50%[3-4]。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西医消炎、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治疗能取到一定治疗效果[5],但配合中医药治疗,疗效更佳,中医药治疗不良反应小,具有中医特色优势,能进一步改善症状及巩固疗效。本研究在消炎、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基础治疗上,加用针灸、中药包热敷法治疗,研究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9 年1 月—2019 年3 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40.82 岁;平均病程(20.43±7.76)月。对照组男22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41.05 岁,平均病程(21.15±8.21)月。以上2 组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6]:(1)具有慢性劳损、颈椎退变、颈椎先天畸形病史;(2)长期伏案姿势或长时间电脑办公者;(3)颈肩部酸痛、僵硬明显,伴有一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酸胀感,颈椎左右旋转、左右侧屈、后仰均疼痛明显加剧;(4)颈椎各方向活动受限,颈椎病变椎体棘突旁压痛并向上肢放射性疼痛,颈部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病灶;(5)患者颈部及上肢肌肉可见萎缩,肌力可下降,腱反射减退;(6)颈椎拍片显示颈椎及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CT 或MRI 检查证实颈椎间盘突出并压迫神经根者。

1.3 纳入标准(1)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年龄小于70 岁;(3)治疗前1 周未使用激素等治疗;(4)愿意接受本试验任何一组方式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1)未按疗程治疗或中途退出试验而导致无法统计数据者;(2)颈椎恶性肿瘤或颈椎结核者;(3)颈椎或椎间关节骨折者;(4)严重血液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者;(5)颈椎椎管严重狭窄者;(6)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出血者。

1.5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消炎、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药物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配合针灸、中药包热敷治疗,对照组用单纯针刺夹脊穴针灸治疗。

1.5.1 观察组(1)针灸治疗:取穴 颈部夹脊穴(根据病变选择患侧或双侧),操作:严格消毒患者夹脊穴及医生刺手,采用单手进针法,1.5 寸毫针向颈部内侧针刺,补泻手法采用捻转泻法,30 min 后取针,除出血外,一般不压针孔。在留针的同时,予艾条进行夹脊穴温和灸,以皮肤能耐受为度;(2)中药包热敷:以红花、乳香、没药、山茱萸、透骨草、路路通、伸筋草、桂枝、威灵仙等中药各15 g 混均匀布包加热后,放于患者颈部,时间每次30 min。

1.5.2 对照组 针灸治疗:取穴 颈部夹脊穴(根据病变选择患侧或双侧),针刺及灸法操作同观察组。

2 组治疗均隔日1 次,每个疗程5 d,共观察3 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1)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临床疗效评定标准[7],观察临床疗效;(2)参照VAS 评分[8]评估疼痛分数。

1.7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颈椎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评分下降超过95%,颈部活动度无异常;显效:颈椎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评分下降大于70%,且小于95%,颈部活动度基本正常;有效:颈椎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评分下降大于30%,且小于70%,颈部活动度稍受限;无效:颈椎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评分下降<30%,颈部仍明显受限。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优于对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 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s,分)

表2 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病因复杂,其发病原因常为感受风寒湿邪外侵入内,伤于颈椎,致使颈部经络运行受阻,气血运行不畅,颈部营养不足,而致颈椎椎体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一系列病症[9]。西医学认为,颈椎病发病原因以伏案工作引起的慢性劳损或颈部外伤为主,其病理变化为颈椎或椎间关节退变、骨刺形成、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甚至出现关节不稳等,临床表现颈部酸痛伴僵硬,活动受限,肢体麻木、胀痛,或伴头痛头晕、胸闷、心慌、耳鸣、耳聋等[10-11],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平时工作和生活。

3.1 针灸、中药包热敷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 既往研究表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本研究通过选取具有近治作用的颈部夹脊穴,能更直接、更有效地通调经脉循行的作用,达到治疗效果[12];配合灸法,目的在于增加治疗作用,提高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13-14]。针灸基础上,配合中药包热敷治疗,不仅突出中医药疗法的独到之处,还能更好地起到改善患者颈部因疼痛引起肌肉痉挛,放松颈部周边肌群,对疾病的改善和恢复具有更好的帮助。

3.2 针灸、中药包热敷治疗本病的疗效比较 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采用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评估结果,可以较客观证实临床效果。结果发现,完成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优于对照组(80.56%)。而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前,2 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该疗法治疗本病更有效。

综上所述,针灸、中药包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蒙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