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与CAT 环境下中医典籍翻译的适应与选择※

2020-01-01 06:23刘海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内经黄帝内经术语

熊 展 刘海舟

(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1 本地化

根据本地化国际标准组织(LISA)的定义,本地化指的是“Localization is the process of modifying products or services to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in distinct markets”(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加工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过程)[1]。本地化过程中融合了多种技术,比如信息处理、营销策略、语言文化、管理等。本地化翻译过程中必须处理如语言文化差异、技术等诸多问题。显然,语言文化是本地化翻译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翻译是否恰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等问题的处理是否成功。在国外,本地化翻译及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早,已经比较规范、成熟了。目前国内也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采用了本地化技术,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但是从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来看,我们在这方面还不够规范,就显得滞后了。

2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简称CAT)是从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演变而来,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使用机器翻译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当阅读外文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将中文翻译为外文时,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想到了百度翻译、Google 翻译等。只要把想翻译的原文写进去,目标文就自动翻译出来了。译文质量的好坏就不一定能够保证了。例如:

图1 Google 翻译

图2 Google 翻译

图3 百度翻译

图4 百度翻译

图1 和图2 是Google 翻译,图3 和图4 是百度翻译。两者都属于机器翻译,笔者从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随机选取两个病证术语“善忘”和“寝汗”,机器翻译的结果并不如人意。下文中笔者会叙述这两个术语的英译文。

但是,本文想要讨论的是与机器翻译有着本质区别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也即CAT。CAT 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优化翻译流程和提高译文质量。在此过程中,人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上两个术语,在人主导的翻译过程中当然就得体现出它们蕴含的中医特色,译文与机器翻译的也不一样。而且中医术语翻译出来也不是这样的译文,CAT 只是辅助人的翻译。CAT 软件的相关功能可以优化翻译流程、辅助译文排版、提高翻译效率等,而不是完全替代人去做翻译。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辅助翻译也有狭义广义之分。本文仅指狭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也就是专门的辅助翻译的软件。

3 《黄帝内经》及其英译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这部成书于2000 多年以前的中医典籍明确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其内容包含了阴阳五行、藏像、诊法、治疗、养生等中医学内容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石[2]。其实,《内经》不仅仅是一部医学典籍,它还蕴含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社会、气象、风俗等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从古至今,众多其他学科专家、文人雅士都研读此书,体会其文义,汲取其精华[2]。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愈发频繁和深入,中国文化的输出也进一步加快。中医药及其文化也加速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中医药,进而了解并接受中医药。而《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它的外文译本是各国人士理解中医的重要窗口。《内经》作为一部中医学典籍,其语言却又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因此如何呈现它的语言的客观、准确性成为翻译过程的重中之重,因而《内经》的翻译必然会引起各界人士的浓厚兴趣并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目前,《内经》的英译版本已经多达十余个,翻译界、语言学界对《内经》译本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从不同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的运用到具体的修辞、篇章、虚词、对偶句等都有大量的文章。但是在本地化趋势的环境下,结合CAT 工具,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来指导《黄帝内经》中术语的翻译的研究则不多见。因此,本文拟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来研究《黄帝内经·素问》中病症术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与选择问题。笔者选择李照国先生翻译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本,在本地化的环境下,结合CAT 工具分析病症术语的翻译,以期从不同角度来发现其特色之处。

4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近年来业界崛起的新译论,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所创立。基于达尔文的“适应与选择”,该理论把“翻译即适应与选择”作为主基调,并把译者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这是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译者不断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不断自我适应与优化选择的过程”。翻译适应选择论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等方面综合考察,力求译文做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具体来说,“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此做出适应性地选择转换[3]。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的转换,才可能产生较合理的译文。具体到《内经》术语,作为浓缩了中医语言之精华的表达,它们不仅仅是医学术语,更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语言的背后是文化,翻译语言并不难,但要恰当地翻译出其背后的文化则并非易事。例如:“crocodile tears”,翻译成“鳄鱼的眼泪”。这是Google 的翻译,语言忠实原文。但是,这个歇后语的文化蕴含却没能被机器翻译传达出来。而译文“鳄鱼的眼泪,假慈悲”则很好地表达出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这只能是人真正理解了语言的内涵才能在目标语中真实地传达出来。文化因素很难被机器“读”出来,只有被人真正地理解了才能用其他方式或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翻译的难处所在。

5 《黄帝内经》病症术语翻译的文化适应与选择

5.1 CAT 辅助中医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黄帝内经》成书于2000 多年前,文字古奥,语句艰深。《内经》语言尤其是术语不仅仅表达了中医医学知识,更是折射出古代哲学、天文地理、历法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中医翻译不仅仅关系着医学语言的问题,更是承担着中医文化的传承问题。而翻译作为文化间交流的桥梁,其根本任务在于促进跨文化传播,进行文化再现和文明互鉴,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4]。所以翻译不仅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3]。在中医药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市场对中医药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本地化的趋势也越来越强。中国翻译协会将本地化细化为:将一个产品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的生产活动[5]。要做好中医翻译,不仅要掌握中医医学知识,还要掌握传统中医药文化。这就凸显出中医翻译很强的专业性。2017 年5 月24 日,联合国大会第71 届会议一致通过了A/71/L.68 号决议,决议认可专业翻译在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和平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国际一体化对专业译者的迫切需求[6]。在本地化趋势和国际一体化需求的形势下,中医翻译工作者如能熟练使用CAT 工具,可以优化翻译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控制译文质量,还可以挖掘历史语料的价值,更好地传承中医文化。

5.2 《黄帝内经》病证术语翻译《黄帝内经》术语是中医语言精华之所在,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读懂术语的医理,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蕴含。

例一,善忘:出自“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原语是: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2]。译文:abse-t-mindedness,善忘今称健忘症,只有把握了该术语的内涵,才能用现代的英语把它的真正意义传递出来。

例二,寝汗:出自“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语是: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2]。译文:Sweating in sleep,大意是肾脏有病的人,肾实的表现是腹部肿胀,足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无力,盗汗,恶风等症状……。这样的内涵只有懂中医的人才能正确地翻译出来,单纯的机器翻译是传达不出术语的真正内涵。

例三,消中:出自“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原语是: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2]。译文:middle consumptive disease,大意是风邪引起的疾病,会出现恶寒发热;热邪引起的疾病,会成为消渴。这个术语表达具有浓厚的中医语言特色和语言文化,翻译的关键是真实地传递其文化含义。

例四,肉烁:出自“逆调论篇”第三十四,原语是: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2]。译文:(become)emaciated,大意为四肢发热遇风如同火烤的病人,由于体内阴虚,再加上风热之邪,所以肌肉就会干枯消瘦。该术语同样具有浓厚的中医语言特色,光看字面是很难正确翻译出其蕴含的中医文化来的。

5.3 分析 仅举几例意在说明中医术语翻译之不易。中医病证术语是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病证术语大部分出自《黄帝内经》,时至今日,中医临床实践和诊断中依然在使用《内经》中的术语表达。虽然术语是文言文形式,但并没有随着语言的演化而失去内涵。当我们翻译中医典籍、中医名家的著作或是中医临床诊断案例时,都会遇到病证术语。所以如果能恰当地运用CAT 软件来辅助翻译过程,那么就节省很多重复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CAT 软件比如在市场占有份额非常高的SDL Trados,就可以运用自带的翻译记忆系统、术语管理工具等核心的成分帮助我们省去重复翻译。术语具有固定的表达,可以通过制作好的术语库来节省重复查资料的工作,提高翻译效率。而且可以把做过的比较零散的资料制作成记忆库来充分发挥语料的作用,进一步挖掘语料的价值,辅助我们的翻译过程。软件只是可以辅助翻译,而不是翻译,这与机器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地化环境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借助现代化的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保持翻译风格,控制译文质量。

6 结语

中医翻译任重而道远,在本地化趋势和CAT 环境下,更应该努力地做好中医翻译和中医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工作。只有客观真实地表达出中医术语的医理和文化两方面的内涵,才能真正地传播中医及其文化。

猜你喜欢
内经黄帝内经术语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从文论医评《内经》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