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扶贫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2020-01-02 00:02谭燕瑜康忠慧
文化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基因民族

谭燕瑜 钟 泓 康忠慧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益的实证研究——以桂北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7KY0911);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社区视角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节庆旅游研究”(项目编号:15FMZ011);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黔桂民族文化旅游区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识别与活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XMZ09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谭燕瑜(1983-),女,广西贵港人,桂林旅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通讯作者钟泓(1971-),女,广西钦州人,桂林旅游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乡村旅游,民族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研究。

旅游扶贫是我国少数民族资源丰富地区最重要的扶贫方式。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急功近利导致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遭遇失真、过滤甚至失忆的困境。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资源的反哺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对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本

文化属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之一。体验异地异质文化是游客重要的出行动机。少数民族的生活生产、衣着服饰、食俗习惯、民族歌舞、宗教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本在一定的研究框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2]在旅游开发语境下,传统文化赋予了旅游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可消费的商品,从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激发了旅游扶贫主体参与的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的目标“真扶贫”和“扶真贫”,但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内生动力不足,影响扶贫受益面和效益。民族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语境中被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通过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吸引游客,使贫困人口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主体角色价值也在旅游开发中得到了提升和体现,从而吸引更多的村民守住“乡愁”,如此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对扶贫参与不足的问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有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除包括经济意义上的贫困之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3]。旅游扶贫的最终目标是贫困人口物质与精神双脱贫。民族旅游开发除了带来经济效益,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如果缺乏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和传承,就会导致民族文化的异化、文化原生态环境的瓦解,从而使旅游开发成为无水之源,负效应大于正效应,出现返贫现象。因此,二者适度融合才能形成造血功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扶贫目标的实现。

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失真

不少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如何呈现的意识是空白的,为迎合游客需求,将民族文化商业化、娱乐化,游客们带着新奇感和探索欲体验到的特色民俗文化已经处于失真状态。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生活仪式等具有原生态、时令性、神秘性特征,但在旅游开发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被选择性地重新建构,去神秘化、庄重性,转化为开放化、娱乐化的表演活动,消解了固有的庄重性和神秘性。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化与异化

随着旅游开发的粗放型推进,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无形中把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到了传统村落的各个角落,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和语境发生改变。民俗文化也在悄无声息中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从而逐渐淡化甚至消散。“如果因急功近利、过度开发而偏离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核,必然会导致传统民族文化朝着庸俗化、商品化、伪文化的方向异化。”[4]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觉意识衰退

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在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中生活,对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有着坚定不移的认同。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发展,大众媒体和游客越来越多地参与和介入,少数民族原来坚守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开始受到外界的冲击,逐渐发生动摇与改变。由于缺乏正确的保护和引导,当地村民对本民族文化逐渐淡化,有所质疑和动摇。

(四)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衰落

在旅游开发进程中,不少民俗文化被“商品化”“快餐式”利用,旅游规划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随意改造、拆除和改建,传统文化地域生态环境逐步缩小,导致民族文化失去赖以生存的空间,逐渐丧失原真性。

在全域旅游时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能停留在“封闭式的原生态保护”层面。文化人类学认为,变迁是一切人类文化的基本属性和永恒现象。文化的变迁,不是天马行空的幻化,而是有其内在逻辑。生物遗传有DNA密码,那么人类社会文化的复制和传播是否也有类似的影响因子?不少学者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中引入了文化基因的概念,认为文化传承具有类似于生物遗传的特征,既具有继承性,也具有变异性。而“文化基因就是人类文化传播和衍生的密码。它主要通过物质载体得以表现,是游离于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文化之间的活跃因子”[5]。文化基因概念的引入为旅游扶贫开发背景下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我国文化景观学者刘沛林依据文化基因的属性特点,将文化基因划分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三种类型[6],并从文化基因保护的视角提出了三种适宜的传承路径。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识别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类别,才能找到文化适宜的生存方式,重新焕发文化的生命力。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协同发展策略

(一)识别、保护核心主体文化与旅游产业战略合作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生产技能、建筑风貌、衣着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灿烂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背后蕴含着少数民族的核心主体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与衍生的母体,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离开或抛弃了母体,文化就无法传承。因此,首先要识别出核心主体文化的类型和特点,避免旅游开发破坏其原真性和地域性。

文化母体元素在旅游开发语境下传承的最好方法是遵循其内在机理和特色,在消费的商品化、符号化背景下,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在传承与保护主体文化元素的同时可以盘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旅游经济新增长点。此外,少数民族传统节事节庆通常是其主体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方式。节庆旅游,因其承载着特殊的文化内涵而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也更能激起人们的文化自觉性和感受性。

(二)提取附着文化元素符号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对附着于主体文化之外的民族多样化元素,可通过挖掘符号价值来实现文化增值。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除了关注产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之外,更关注产品的符号价值,即体验产品所带来的象征意义。民族地区中具有地域风情的物品构造、色彩、装饰纹样、民族服饰、民俗节庆、歌舞艺术、手工技艺展示等,都是极具民族个性和地方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游客在有限的旅游时间里,不可能全方位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本真性。因此,可从依附于主体文化的附着文化基因中提取文化符号进行包装、设计,植入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空间中,从而使民族文化元素概念化、景观化、具象化、感知化。

(三)围绕文化空间载体建设旅游文化生态保护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任何一种文化必须在其特有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将其抛弃或者破坏会都造成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在传统的旅游开发中,部分文化载体因经济效益低而无人修复或无人传承,已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保护文化基因依附的环境和空间,才能保存文化的原真性,这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关键环节。

目前依托村寨社区整体而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或生态博物馆等就是重要的文化生态环境保育模式,其维护了文化的生态平衡与文化基因的多样性,同时为游客展示了地道的少数民族生活空间和文化氛围。自2007年原文化部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不少民族地区相继设立了诸多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种原汁原味的“活态艺术博物馆”真实完整地保护、展示和传播了民族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保护工程。需要甄别文化基因的类别,维护基因序列,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和文化空间,在旅游开发语境下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保护。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基因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Frog whisperer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