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文化时代里的大学生群体概述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

2020-01-02 01:46任莹汪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事物样本时代

任莹,汪莉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成3 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前喻文化,又称老年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 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 ”[1]

如果说在前喻文化(即传统社会)中,社会化的对象是社会中尚未成年的个人, 那么, 借用社会学的术语,后喻文化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反向社会化”。在米德的概念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

1970年,当以1968年5月学潮和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事件”为标志的美国60年代青年运动刚刚退潮之际, 这位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写出了她晚年的压卷之作《文化与承诺》,这部不足7 万字的小册子对代沟问题做了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阐释。 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发现,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已极少有人提起,就如今的社会发展来看,文化反哺越来越频繁,后喻文化的特征愈发明显,我们已然迈进了“后喻文化时代”。

1 后喻文化时代下的社会变迁

米德的后喻文化理论是完全奠基于二次大战以来迅猛的社会变迁之上。 如果说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所谓“信息时代”),那么米德是最早领悟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少数几个天才人物之一。 二次大战以后, 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激光和光导纤维为主的光通迅技术、海洋工程、空间开发等技术,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利用,都使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无以逆转的变化。 未来再也不是今天的简单延续,而是今天的发展之果。在这全新的历史时代面前,年长者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丧失了传喻的价值[2]。

近年来, 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又达到了另一个高潮,互联网、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迅猛发展,我们开启了足部出户知晓天下事的时代。 国家网信办5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数字中国建设成效明显,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8年我国宽带网络全面提速,70.3%以上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速率达100M 以上,IPv6 地址数量比2017年增长近一倍。在此支持下,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2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3]。 中国社会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高度浓缩的变革历程,改革40年几乎走完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完的路程。我们从农业社会大步迈进工业社会,又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进行了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冲击。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地球村的出现都加速了中国的后喻时代的到来。这也使得年轻一代更容易接触新知识新观点, 知识接收的多元化也使得他们更加具有独立人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90 后手绘手机指南教父母学境外上网”“90 后教父母手机理财”“90 后教父母线上缴费”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淘宝卖家甚至做起了“帮教中老年人上网”的生意。 2018年,湖南卫视的一档纪实类节目《少年说》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反响,节目直面代沟问题,通过少年们的呐喊,了解孩子和家长之间的问题,“少女希望自己的母亲可以支持自己, 而不是对女孩子当建筑师有偏见; 希望爸爸妈妈不要管自己管得太多,相信自己给自己更多自由时间;......”种种此类,都显示出现在的年轻一代独立意识越发强烈,他们不再局限于父母长辈的说教,自我意识越发强烈,开始进行积极的文化反哺。

2 高职院校里的后喻情况分析

由此,笔者从后喻文化的视角出发,研究高职院校里的后喻现象,假定大学校园里的后喻现象明显,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调查设计。 此次调研以笔者所在的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样本单位。 通过问卷调查、 深度访谈的方法了解该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教师群体后喻认知情况。该次样本调查共发放了500 份调查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483 份。由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均在大一年级,故投放问卷时,有所侧重。 在受访的483 份问卷中,大一新生333 人,大二学生120 人,大三学生30 人,均拥有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

2.1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

问卷调查中,在问道“你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接受新东西吗”? 有231 个回答为 “有接受但是频率没这么高”,占比为47.8%,接近一半。 有182 个学生回答为每天都在接收新东西,占比37.7%。 35 个样本回答为“不是”,占比7.2%,另有7.2%的样本回答为其他。 就样本数据显示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在接收新兴事物,不断接收新东西。这从“你知道以下网络热词的意思吗?”中也能佐证,题目从搜狐网2019年“热词百科”中列举了“C 位、CP、社会人、万能杠律、锦鲤、肥宅快乐水、真香、土味情话”8 个网络热词,在样本回答中,几乎答案为全知道,远超预期。 在“你认为你有时候比一些老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吗? ”266 个样本回答为“说不准”占比55.0%,147 个样本认为自己比一些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占比30.4%,35 个样本不认为自己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2.9%样本回答为其他。 (在样本分析中发现,年级越高的学生,回答为“是的”概率越高。 )

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尤其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网络热点、新兴事物、新鲜词汇的热衷度和使用度超出预期。

2.2 强烈的自主意识

强烈的自主意识表现在现在的学生对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十分的明确,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希望自己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有时候,他们喜欢独立的解决自己的问题,拒绝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他们追求个性,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与此同时,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言谈举止中有这着年龄段特有的幼稚,他们渴望表现自己,却又缺乏团队意识,不知如何表达自己。

与此相关的是,有91 位学生觉得自己“有时候好像懂的比教师还多”,189 位学生在此问题上说不准,两者占比60.0%,175 位学生认为自己并不懂得比教师多,28 位学生选择了其他。

2.3 鲜明的反叛精神

反叛精神最大的表现为,反对说教、反对传统、反对规矩束缚,尤其厌倦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通过深度访谈可以得知, 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从心底里排斥说教性质的思政课,而且觉得专业课等课程的重要性要大于思政课,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思政课教师有点“out”,很多东西不懂,有些教师还存在讲错的情况。

与此相对的是喜欢追求新鲜时髦的事物, 对网络世界有这浓厚的兴趣,对传统的、固定不变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逆反心理。

2.4 具有民主参与意识

当代大学生群体并不是故步自封的,相反,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意识, 愿意积极地参与到民主事务中去。尤其在网络中,许多热门话题都能见到大学生活跃的身影,他们为热点事件发声、为社会不公呐喊。 很多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均表示, 他们愿意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去,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愿意积极地为某项事务贡献力量。

相比于学生群体, 笔者抽查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10 位教师做调查,他们中只有一半的人认为自己每天都在接受新事物,且对网络热词的知晓率较低,由于精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跟踪社会热点,他们也坦言,有时候也会被学生问住,搞不清楚学生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感觉学生一年比一年难教。相较于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师群体由于受到年龄和经验的制约,还存在着对后喻状况认识不清, 接受新事物弱于学生等特点。

由此, 我们通过调查刻画出来了后喻文化时代的高职院校的师生特点。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充满朝气与活力, 他们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烈的自主意识、且自主意识中带有鲜明的反叛精神。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早已不是在校园里默默地接受教育,而是不断地将想法反馈给学生、教师,被后喻文化影响的程度很高。 与此同时,是教师群体对后喻文化认识不清,接受新事物不强等现状,这的确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猜你喜欢
事物样本时代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规划·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