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对《史记》的接受

2020-01-02 01:54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吕后冯梦龙韩信

赵 颖

(兰州大学 文学院,兰州 730000)

学界对冯梦龙“三言”本事来源的研究成果颇丰,相关专著如孙楷第《三言二拍源流考》、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等,论文有袁行云《冯梦龙〈三言〉新证——记明刊〈小说〉(五种)残本》、吕友仁与米格智《〈三言〉〈二拍〉故事来源考补正——读王同轨〈耳谈〉和〈耳谈类增〉后》、王瑾《“三言”“二拍”本事来源的新发现——附谈〈湖海新闻夷坚续志〉的作者》等。但鲜有学者关注《史记》对“三言”的影响。实际上,《史记》对冯梦龙的创作有着多方面的滋养。冯梦龙曾撰著《纲鉴统一》以补《史记》等典籍之失。其友人黄道周为此书写的序言:“由《尚书》《春秋》暨《左》《国》《史》《汉》子玄分为六家……参诸史之异同,洗前哲之讹谬。”[1]1-2若非熟读《史记》,如何敢指摘其中之不足?同时,因为熟悉《史记》,冯梦龙也积极汲取《史记》人物传记的营养,融汇到自己的创作中。如在《新列国志·序》中,冯梦龙提及创作时参考了《史记》诸书:“本诸《左》《史》,旁及诸书,考核甚详,搜罗极富。”[2]155该书的凡例中,他再次重申《史记》的重要作用:“兹编以《左》《国》《史记》为主。”[3]1“三言”作为冯梦龙最著名的传世作品,其中尤能体现《史记》影响的是《喻世明言》卷三十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该篇小说在沿用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入话框架的基础上,在情节设置、人物安排等方面,明显汲取《史记》相关篇目内容,经过再创造而形成。下面从接受表现、接受标准和接受原因三方面分而述之。

一、《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接受《史记》的表现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讲述东汉灵帝时代,秀才司马貌在“贤愚颠倒”的社会抑郁不得志,梦境中代替阎罗王断案一事。司马貌共审理四宗案件:屈杀忠臣、恩将仇报、专权夺位以及乘危逼命,涉及刘邦、吕后、韩信、彭越、英布(即黥布)、项羽、戚夫人等《史记》历史人物。

尽管孙楷第、谭正璧先生认为《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本事来源于《三国志平话》入话《仲相断阴间公事》。但笔者以为,冯梦龙《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只是借鉴了《三国志平话·仲相断阴间公事》入话公案剧的框架,具体内容则仍然来源于《史记》。冯梦龙之所以借鉴《三国志平话》入话中公案剧常见的判案框架,是因为他深谙市民审美心理,正如郑振铎先生认为:“‘摘奸发覆,洗冤雪枉’的故事,当是很博得到京瓦市中听小说的人们的喝彩的。他们把它们当作了新闻听;同时,也把它们当作了故事听。”[4]566冯梦龙深知传统公案剧模式为民众广泛接受,因此才以审判官与被审者这种审案形式来描述故事。入话作为故事正文的引子,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基本没有人物刻画,更无法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念,与冯梦龙《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相差甚远。相比较而言,《史记》相关人物传记无论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以及观念表现上都对冯梦龙小说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冯梦龙以《史记》中《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魏豹彭越列传》《黥布列传》《淮阴侯列传》等为蓝本,根据自己的主题表达需要进行接受和改编。

(一)小说中韩信之死与《史记》相关篇目比较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沿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田儋列传》《淮阴侯列传》相关内容,讲述在楚汉战争中,为建汉立下赫赫战功的韩信,因汉初统治者巩固新生政权需要而被诛杀之事。小说以韩信之死为线索,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功成被杀的原因及杀害他的凶手展开描写。

首先,小说袭用《史记·淮阴侯列传》内容,描写韩信功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又救汉皇于荥阳,虏魏王豹,破代兵,禽赵王歇;北定燕,东定齐,下七十余城;南败楚兵二十万,杀了名将龙且;九里山排下十面埋伏,杀尽楚兵;又遣六将,逼死项王于乌江渡口。”[5]300充分肯定韩信的战略眼光以及非凡的军事才能。

其次,小说借助《淮阴侯列传》分析韩信功成被杀的原因。一是违背君君臣臣之礼,欣然接受君拜的大不敬行为。小说描写:“萧何丞相三荐韩信,汉皇欲重其权,筑了三丈高坛,教韩信上坐,汉皇手捧金印,拜为大将,韩信安然受之。”[5]301与《淮阴侯列传》“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信拜礼毕,上坐”[6]2611吻合。二是自私自利。小说写道:“辩士郦生,说齐王田广降汉。田广听了,日日与郦生饮酒为乐。韩信乘其无备,袭击破之。田广只道郦生卖己,烹杀郦生。韩信得了大功劳,辜负了齐王降汉之意,掩夺了郦生下齐之功。”[5]301与《淮阴侯列传》“从其计,遂渡河。齐已听郦生,即留纵酒,罢备汉守御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菑。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亨之”[6]2620对比,可以看出,冯梦龙不过是把《史记》所叙略作改动而已。

最后,冯梦龙沿用《淮阴侯列传》中长乐宫之祸情节,将杀害韩信的矛头直指萧何与吕后。《淮阴侯列传》写道:“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遂夷信三族。”[6]2628-2629而小说描写为:“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某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缚某斩之;诬以反叛,夷某三族。某自思无罪,受此惨祸。”[5]300显然,小说与《史记》记述相同,唯一不同在于小说将《史记》的客观叙述改为由韩信亲口控诉。在接受《史记》的基础上,小说多有冯梦龙加工之处。

情节上主要表现为:第一,增加韩信杀害两樵夫之举。小说写道:“当初韩信弃楚归汉时,迷踪失路,亏遇两个樵夫,指引他一条径路,往南郑而走。韩信恐楚王遣人来追,被樵夫走漏消息,拔剑回步,将两个樵夫都杀了。虽然樵夫不打紧,却是有恩之人。天条负恩忘义,其罚最重。”[5]300-301此为韩信折寿的四大原因之一,冯梦龙有意编写此事,是为强调知恩图报的重要性。第二,设置蒯通亲身经历刘邦封韩信为齐王的情节:

汉王骂道:“胯下夫,楚尚未灭,便想王位!”其时张子房在背后,轻轻蹑汉皇之足,附耳低言:“用人之际,休得为小失大。”汉皇便改口道:“大丈夫要便为真王,何用假也?”乃命某赍印封信为三齐王。某察汉王,终有疑信之心,后来必定负信,劝他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以观其变。[5]300

其中的“某”指蒯通。《史记》中《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等相关内容中,均未出现蒯通身影。小说将蒯通虚构为现场目击者,在目睹刘邦封韩信的前后态度后,蒯通以眼见之实规劝韩信反叛,但韩信坚守“汉不负信,信不负汉”[5]300的誓言,绝不叛汉。冯梦龙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是表现蒯通作为谋士见微知著。通过刘邦的态度转变这一细节,判断出刘邦有疑信之心;二是小说创作的需要。冯梦龙以小说家惯用的虚构手法,通过刻画韩信绝不叛汉形象,来表现韩信的忠诚和刘邦的奸诈。这显然也代表着冯梦龙自身对韩、刘二人的看法。

在人物安排上,小说虚构算命先生许复。《史记》并未记载许复,但冯梦龙却安排此人,目的是详述韩信悲剧命运的个人原因。许复说:“阎君听禀:常言‘人有可延之寿,亦有可折之寿’,所以星家偏有寿命难定。韩信应该七十二岁,是据理推算。何期他杀机太深,亏损阴骘,以致短折。”[5]300冯梦龙无疑是借许复之口,表达他对韩信之死的看法,即韩信之死亦存在其自身原因。

与《史记》论赞不同,冯梦龙运用诗歌形式品评韩信。小说中,韩信的每一件事末,皆附一首四言诗发表评论。如韩信安然接受刘邦拜将后,冯梦龙批评:“大将登坛阃外专,一声军令赛皇宣。微臣受却君皇拜,又折青春一十年。”[5]301正如游友基先生所言:“‘三言’受儒家传统美学制约的又一表现,是诗词掺入小说中,构成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入话部分排比诗词,而且人物描写、情节开展都离不开诗词。从审美效益看,诗词点缀了高雅之气,产生俗而不俗,雅而不雅的美感。”[7]120可见,诗歌对明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冯梦龙对雅俗共赏审美趣味的追求。

冯梦龙以小说家的笔法,安排不同时空的人物进行对话,通过蒯通、许复之口分析韩信之死的原因,表达冯梦龙对韩信的二次认知。冯梦龙一方面肯定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面指出韩信见识短浅、政治幼稚的短板,并含蓄地批判统治者为巩固新生政权诛杀功臣的残忍行为。

(二)小说中彭越、英布被杀情节与《史记》相关篇目比较

彭越、英布被杀之事分别记于《史记》的《魏豹彭越列传》《黥布列传》。彭越、英布依靠非凡的军事才能,在楚汉战争中为刘邦集团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开国功臣,同韩信一样,他们成为刘邦稳固政权的牺牲品。

《史记》中,司马迁指出彭越为自己的悲剧结局埋下祸根——拒绝助汉击楚:“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6]2593并以史学家的眼光认识到彭越之死的罪魁祸首是刘邦。文中虽然将吕后描写为杀害彭越的凶手,但司马迁认为刘邦是幕后主使,吕后充其量只是一个杀人工具,一句“上乃可”[6]2594,便可看出刘邦早有灭彭越之心。但冯梦龙却在小说中将彭越之死归罪于吕后荒淫:“某进得宫时,宫门落锁。只见吕后降阶相迎,邀某入宫赐宴。三杯酒罢,吕后淫心顿起,要与某讲枕席之欢。某惧怕礼法,执意不从。吕后大怒,喝教铜锥乱下打死,煮肉作酱,枭首悬街,不许收葬。”[5]302无疑,此处小说与《史记》记载明显不同。

关于英布之死,《黥布列传》记载,因立下战功的异姓诸侯王相继被杀,为自保,黥布秘密布兵,其后因爱姬事件被人告发,黥布被迫谋反,最终被灭,即“祸之兴自爱姬殖,妒媢生患,竟以灭国”[6]2607。不同于《史记》,小说将黥布之死归咎于吕后,“吕后知道,差人将三般朝典,宝剑、药酒、红罗三尺,取某首级回朝”[5]302,不谈黥布谋反之事。

对于彭越、英布之死,小说与《史记》内容出入极大。对于彭越之死,冯梦龙与司马迁皆认为,杀害彭越的直接凶手为吕后。不过司马迁指出,刘邦是杀害彭越的真正凶手,并讽刺刘邦阴险狡诈,让吕后背上千古骂名,可见史家对历史事件的洞悉力。但冯梦龙却极力丑化吕后,将其描写为荒淫暴虐的反面人物。而有关英布被害,《史记》客观公正地讲述英布之死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他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一方面指责英布因小失大,一方面讽刺刘邦不念旧情。而冯梦龙却将英布之死怪罪于吕后,将吕后刻画为蛮横专政的恶妇。

以上为第一宗屈杀忠臣案,冯梦龙在接受《史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韩信、彭越、英布故事。

(三)小说斩丁公、虐戚氏、分尸项羽情节与《史记》相关篇目比较

《季布栾布列传》《吕太后本纪》《项羽本纪》分别记录斩丁公、虐戚氏、分尸项羽之事,小说中分别对应案件:恩将仇报、专权夺位、乘危逼命。

恩将仇报案讲述丁公战场上围困刘邦,因刘邦承诺与其平分天下而将刘邦放走,但刘邦称帝后却将前来请功的丁公,以“为项羽爱将,见仇不取,有背主之心”[5]303为由斩杀。此部分内容完全沿用《季布栾布列传》:“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6]2733但在人物认知上,冯梦龙与司马迁侧重不同。司马迁在《季布栾布列传》中描写丁公因不忠被杀是为了赞美季布因义勇被释,正如清代丁晏《史记余论》所写:“前传以丁公作一反照,为季布生色,此画家背染法。”[8]3380-3381更深层次而言,是为衬托刘邦善用赏罚,如明代张之象所言:“季布之忠,虽有怨而必用;丁公之不忠,虽有德而必斩,书附于此,见高帝善用赏罚也。”[8]3379但冯梦龙在此处描写丁公被杀,并非为衬托刘邦的政治手段,从小说末尾对丁公的判词,“你去周家投胎,名瑜,字公瑾。发你孙权手下为将,被孔明气死,寿止三十五而卒。原你事项羽不了,来生事孙权亦不了也”[5]305,可以看出,冯梦龙只是斥责丁公对上级的不忠。

丁公因不忠被杀,戚氏因挑战权威被虐,专权夺位案围绕吕后对戚夫人的迫害展开。刘邦承诺得天下后立戚氏子为太子,但因大臣惧怕吕后,刘邦的承诺并未实现。在刘邦驾崩后,吕后立儿子刘盈为太子,封戚氏子刘如意为赵王,并为斩草除根,杀死刘如意,虐待戚氏。

《史记·吕太后本纪》详细记叙了吕后与戚夫人之事: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6]395

刘邦对吕后、戚夫人二人态度迥异,对二人所生之子的态度亦相差甚远。刘邦对待吕后极其冷漠,以至于吕后“希见上”,刘邦甚至认为吕后之子刘盈“不类我”,产生废太子之意。而相反,刘邦“爱幸”戚夫人,并爱屋及乌,认为戚氏之子刘如意“类我”,在戚夫人“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下,竟打算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对后宫之事可以漠然无视,但她绝不容忍他人对太子之位的觊觎,因此为维护儿子与自己的绝对地位,生性毒辣、工于心计的吕后,针对戚夫人与其子实施一系列报复手段。

冯梦龙在沿用《史记》的同时,将《吕太后本纪》中记载吕后与戚夫人的相关情节改为:在睢水大战中刘邦兵败无路可逃,单骑到戚家庄,悦戚夫人美貌,欲行男女之事,戚夫人不从。因刘邦承诺得天下后将戚夫人之子立为太子,并以一幅战袍为凭证,她才依允。但其后因满朝大臣惧怕吕后,刘邦的承诺并未实现。在刘邦驾崩后,吕后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封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赵王,并为斩草除根,虐待戚夫人,杀死刘如意。

通过改动情节可以看出,小说将戚夫人塑造为一个被刘邦强行拉入权力斗争中的受害者,并通过截取吕后对戚夫人迫害的片段来突出吕后的冷漠残忍。

在人物认知上,冯梦龙与司马迁不同。总观《吕太后本纪》可发现,司马迁将吕后对戚夫人的迫害归结为普通后宫争斗的结果。尽管司马迁描写戚夫人与刘如意的悲惨结局、吕后的血腥手段,但因刘邦死后,一度掌权的吕后治国有方,所以对她称赞有加。而冯梦龙则有意忽略戚夫人的心机与手段,将戚夫人与刘如意塑造为无辜受害者,并一味攻击吕后的血腥残暴。这与男权社会中,人们对女性在政治上占据高位、掌握大权的不认可有较大关系(下文详述)。由此可见,司马迁识才之卓著和冯梦龙之偏狭。

专权夺位案之后,司马貌审理乘危逼命案,此案的主要人物为项羽。项羽兵败垓下,路遇汉将夏广扮作的田夫错误指路。在乌江渡口,他希望故人吕马童念及旧情,但吕马童与其余四将为请功逼项羽自刎,并在项羽死后残忍抢夺其肢体。

对于项羽与吕马童的相遇,《项羽本纪》记叙: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6]336

很明显,在情节设置、人物安排上,冯梦龙完全接受《史记》,但对于项羽的态度,他与司马迁表现不同。司马迁一方面歌颂项羽身经百战、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感慨他刚愎自用、政治幼稚的武夫缺陷,并认为这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决定因素,即《项羽本纪》所言:“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6]339但是,冯梦龙却未关注项羽的短板,而是一味同情项羽的悲惨结局、斥责吕马童为追求功名不念旧情的丑陋嘴脸。小说末尾的项羽来世为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刘备桃园结义,共立基业……项羽不杀太公,不污吕后,不于酒席上暗算人。有此三德,注定来生俱义勇刚直,死而为神”[5]305;吕马童等人来世被关羽所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5]305,便可看出作者对项羽的感情倾向。由此可见,冯梦龙与司马迁对项羽的认知存在差异。

通过不同方面分析,《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接受《史记》可以看出,司马迁作为一代良史,客观公正地记载历史事实,“不虚美不隐恶”,故他笔下的人物真实立体。而作为市民小说家的冯梦龙,在小说创作中娱乐成分、世俗化内容居多,多塑造易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市民接受的平面单一人物。

二、冯梦龙接受、改造《史记》的自我标准

《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受《史记》影响,接受《史记》不言而喻。但冯梦龙并非全盘吸收《史记》,而是对《史记》相关人物和情节又进行了再创造。只是,无论是接受还是再创造,冯梦龙均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具体说来说,冯梦龙在忠义观、男权思想、果报思想的影响下,借重构《史记》中的人物形象,表现自己的价值观念。

(一)标榜忠义观念

冯梦龙对《史记》人物的认知,首先受到忠义观念的影响。丁佐湘与蔡欢江先生指出,“程朱理学在明代始终占据着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封建礼教的桎梏”[9]81。在程朱学派的指导下,明前期文人士大夫对“三纲五常”推崇备至。到了明中期,虽然程朱学派受到了严峻挑战,但教化思潮仍然声势浩大,如提倡“致良知”的王守仁,在弘扬主体精神的同时,又以“去人欲,存天理”为宗旨和归宿。[10]78-79在理学的影响下,冯梦龙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统摄《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的创作,以传递他信奉的忠义观念。《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将韩信接受刘邦君拜之礼归为他折寿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就是通过批判韩信不遵守君臣之礼、违背忠孝伦常的行为,表现冯梦龙对“君为臣纲”信条的持守。

义,即讲究信义,位列五常之中,是古代统治阶级标榜的道德观念之一。小说描写韩信折寿的另一重要原因便为忘恩负义,杀害无辜樵夫。同时小说中还借丁公之口指责刘邦不讲信义,不守承诺,皆为反映“义”在伦理道德中的重要性。可见,“忠”“义”思想是冯梦龙塑造、评判小说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崇尚男权文化

中国古代,女性不能干政的观念根深蒂固。历史上,史家常将女性进入政治领域视为朝纲大乱、政权衰败的原因之一。受这一观念影响,冯梦龙对女性执政也存有偏见。正史中的吕雉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政治家。《史记》和《汉书》分别为吕雉单篇立传,并将其划归到主要记载帝王的“本纪”中以彰显其独特重大的政治影响力。《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对吕后的政治才能和功绩给予高度评价:“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群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6]412

但在普通男性心目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最大作用在于繁衍后代、相夫教子。一旦她们超越男性权力站在食物链顶端,成为政权的实际操纵者,便会受到整个男权社会的进击。很显然,男权文化统摄下的冯梦龙,无法接受异于传统女性的吕后,于是他放大吕后残酷阴暗的一面,虚构故事情节,将彭越、英布之死强加于吕后,描写吕后对待戚夫人的残忍,极力夸大吕后阴暗歹毒的一面。其中反映出的正是冯梦龙对女性执政的偏见,以及明代观念开放背后对女性的传统认知。

(三)信奉果报思想

鲁迅在讲到话本的产生时说:“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11]66小说作为通俗文学,其劝善教化目的,主要是通过果报思想实现的。果报思想认为人的寿命循环不止,今世的行为按照善恶因果决定来世的命运,强调人们应规范自身行为,否则将受到相应奖赏与惩罚。冯梦龙生活的晚明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自仁宗开始,统治者贪财纵欲。朝廷百官不以国事为重,聚敛财物。地方豪强亦是搜刮民脂民膏,欺压百姓。描写明代万历年间世俗社会的《杜骗新书》,罗列当时流行的骗术有二十四种之多,可见当时人心不古,世道沦亡。“三言”为发挥劝善作用,规范世人行为,作品多蕴含果报思想,尤以《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为典型。冯梦龙按照故事人物的今生言行,依次判定来世命运,人物的不同命运表现出冯梦龙惩恶扬善的果报思想。他将抑郁不得志的秀才司马貌的来世判为“一生出将入相,传位子孙”[5]305的司马懿;将衔冤而死的韩信,来世判为“享有汉家山河之半”“威权盖世”[5]304的曹操;将杀忠臣的刘邦、荒淫残虐的吕后,判为汉献帝及汉献帝之后,“一生被曹操欺侮,胆战魂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5]304……冯梦龙设置今世、来世的轮回报应,为的是伸张正义,抗击邪恶。正如文末那首打油诗所言:“半日阎罗判断明,冤冤相报气皆平。劝人莫作亏心事,祸福昭然人自迎。”[5]306

三、冯梦龙接受《史记》的原因

《史记》自身的特点和魅力,《史记》在明代的广受欢迎以及明代通俗小说的勃兴、商业利益的驱使是冯梦龙“三言”接受《史记》的主要原因。

(一)《史记》独特的魅力

首先,“司马迁在写作《史记》的时候,曾经使用大量的民俗资料和传说故事来构筑他宏大的历史图景”[12]3,上至帝王将相下到无名小卒,《史记》皆囊括其中,并认为他们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参与者、推动者,从而使得我们开始关注历史人物而非历史事件本身。显然,不同于其他史书,《史记》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的故事情节,符合民间审美趣味,易被百姓接受、传播。因此,一定程度上,《史记》成为通俗小说的风向标,并为后世小说提供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从而影响通俗小说的创作方式与内容。

其次,《史记》蕴含的古代史料满足明末小说多谈古事的创作需求。宋人小说多谈古事,正如鲁迅先生指出,“宋时则讳忌渐多,所以文人便设法回避,去讲古事。”[13]61而宋代市人小说又在明末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惟至明末,则宋市人小说之流复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复称市人小说也”[11]126。因此,明末小说多谈古事之风盛行,这为明末小说的内容指明了方向,使得其多借鉴前代史书内容。作为纪传体通史,《史记》叙述了我国近乎三千年的历史,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明末小说“古事”题材提供了蓝本。

(二)明代《史记》被大力接受的氛围

明代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官、私、坊三大刻书系统的日益完善,使得书籍普及更加便捷,从而为《史记》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明代《史记》刊刻达20余种,众多版本既为民众阅读接受《史记》提供了便利,同时说明《史记》受欢迎的程度之高。

明代文人群体研究《史记》蔚然成风。以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等文学团体为代表的明代文人群体纷纷将注意力转向《史记》,对其进行广泛研究。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前后七子,强调从形式上模仿秦汉文章,从文本角度展开对《史记》的模拟,兴起了《史记》文章学。如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被认为“其于子长,以意师之,不可称龙门之大宗乎?”[14]2唐宋派以归有光为代表,号召学习《史记》的精神实质。他高度关注《史记》,《明史》记载:“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15]7383归有光评点著成《归评史记》,是明代重要的《史记》评点本之一。他的行文笔法亦多受《史记》影响,晚明钱谦益称:“(归文)参之太史以著其洁。”[16]730清代戴名世称:“震川独得其(《史记》)神于百世之下,以自奋于江海之滨。”[17] 419二人皆赞叹归有光深得《史记》之神髓。除文学团体外,明代文人个体研究学习《史记》者亦众。例如,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自觉学习《史记》,并称赞《史记》:“如神龙行天,电雷惚恍而风雨骤至,万物承其秽泽,各致余妍。”[18]427明代文人凭借自身的社会影响,提高《史记》地位的同时对促进时人关注、接受《史记》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通俗小说勃兴的文化背景

明代经济的繁盛,使得市民阶层地位不断提升,“当时的市民阶层中的广大劳动者不但在经济上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在政治上也开始成为一支反对压迫、剥削的社会力量”[19]359。这就要求作家创作的通俗小说必须满足这一日益强大的市民团体的审美趣味。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深居后宫的吕后、叱咤战场的彭越以及二人之间的情事,均极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激起人们的偷窥欲。“偷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偷窥行为,另一种是集体偷窥行为。‘集体偷窥行为’是指将个人偷窥或部分人的偷窥公开化、大众化,追逐那些可以激起和满足人们欲望的东西,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两性生活应该是私人化的东西,但当被写入小说中,就变成了一种公共欣赏的对象。”[20]184小说描写吕后与彭越的桃色事件,使得人们在偷窥帝王家族的私人生活中获得某种精神满足。

忠义、英雄等字眼亦为普通百姓津津乐道。吴士余先生在《中国小说美学论稿》中指出:“英雄崇拜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意识。它留存于作家(乃至国民)的心理深处的文化层积,并制约着他的思维模式、审美意识以及价值取向。”[21]415-416《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韩信、彭越、英布忠而被杀,便是为迎合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尽管作者指出他们自身存在不足与缺陷,但从小说判词将韩信、彭越、英布的来世分别定为曹操、孙权、刘备三位汉末风云人物可看出,冯梦龙欲塑造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这不仅表现出冯梦龙对此三人卓越战功的歌颂,更说明他深谙明代生活安逸的普通百姓对英雄人物横空出世的期待。

(四)商业利益的驱使

《史记》凭借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流传于明代的大街小巷。民间的阅读指向,令《史记》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冯梦龙不仅是文学家,更重要的,他还是一个大出版商。他“一生精力大都用在图书的编刊上,经他更订、增补、改编、注释、选评以及他本人所创作的作品,达到近八十种之多”[22]114。这一身份使得冯梦龙必然把追逐利益作为人生目标之一,因此他的文学创作不能不考虑民众喜好和市场需求。以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文字浅显易懂的通俗文学最容易获得市民读者的青睐。冯梦龙深谙此道,他感慨:“不通俗而能之乎?”[23]3同时代文人袁宏道说得更具体:“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聚颂言之不倦。”[24]121这也成为冯梦龙接受《史记》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5]73。就《史记》和《离骚》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来说,这一评价可谓至论。刘勰盛赞《离骚》“衣被词人,非一代也”[26]10。而《史记》自其产生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膜拜、模仿的对象,是启发他们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冯梦龙“三言”对《史记》的接受不过是《史记》接受史长河中一朵虽小但不能忽略的浪花。

猜你喜欢
吕后冯梦龙韩信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东周列国志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吕后情绪书写探析
冯梦龙的谜语
追韩信
吕后的精明之败和周勃的糊涂之胜
吕后精明不逊刘邦
一饭千金的故事
智短汉
不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