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短视频平台高校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

2020-01-02 03:53陈晓彬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播体育课堂

陈晓彬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短视频是2013年新兴的网络热潮,相对于微电影、博客等来说,移动短视频的最大特点是时长短、内容精[1]。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短视频文化的盛行。移动短视频凭借精细化(well-producted)、小巧化(bite-size)的特征瞬间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在向年轻人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吸引了他们加入到“分享生活”(sharing life)和“展示生活”(broadcast yourself)的短视频大军中。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5.77亿,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达到3.11亿[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数的45.8%[3]。时至今日这个数据会更大。在信息传播步入碎片化、快餐化的时代,人们更乐于在极短时间内去接收这种具备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短视频。盛行一时的网络直播在短视频文化冲击下也渐渐退去了昔日的辉煌。精彩刺激、充满未知、挑战极限的体育本身就是充满了热点的信息载体,非常契合短视频的要求。体育题材的短视频在近两年横空出世,在科普教学、技术展示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体育纪录片和教学片模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点不仅仅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魅力有关,还与教学技术和载体有关。大学生已经痴迷于短视频文化,那么教师也应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尝试借助网络短视频这种学生钟爱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改革尝试。网红老师李永乐借助西瓜视频发布了一系列教学、科普短视频,瞬间俘获了大批追随者,原来枯燥的课可以上得这般有趣。这一案例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点赞。广义的学习应当突破课堂、教师、教材、运动场的固定框架,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更合适的学习模式和内容。从本质上来看,移动短视频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运动技术的展示和教授,与当前网络直播良莠不齐的直播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可以将移动短视频看作网络平台微课教学或网络智慧课堂。移动短视频还阐释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具体内涵。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技术的动作要领、重难点、技术的运用,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悲观者看来,网络直播让这个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娱乐至死的阶段,各种无下限的直播乱象让人唏嘘喟叹。而在乐观者看来,移动短视频造就了更便捷的学习方式,足不出户甚至随时随地便可学习新的知识。为此,合理引导、利用移动短视频资源能够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巨大的效益。

1 移动短视频的发展和体育性格的兼匹配

1.1 移动短视频的发展及现状

短视频是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算,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编辑美化,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2]。网络直播是一种通过影像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4]。伴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新鲜事物,直播+网红已经成为当前一段时间网络领域的热点。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作为新生事物,现在学术界还没有对网红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百度词条将其界定为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走红的人[5]。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网红具备传播专业知识的能力。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直播用户增长率28.4%,相比2016年60.6%的增长率,呈现大幅下滑。报告还预测,到2019年用户增长率将只有10.2%[6]。

直播+网红的信息传播模式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字阶段。网络写手或是论坛名人是这一阶段的直播主体,而载体则是通过论坛或者网络小说的文字性的描述作品。20世纪90年代,徐静蕾、宁财神等写手是这一发展阶段网红的代表性人物。此阶段对于主体的了解主要是基于文字介质,需要花费时间去阅读、思考、想象。第二阶段,图片阶段。进入21世纪,网络直播进入了图片阶段,通过图片直观展示出网红独特的形象,在传播过程中激发人们的追捧。这一阶段出现了犀利哥等网红形象,相貌平平学历浅薄的芙蓉姐姐甚至能够引起国内两所重点高校学生的追随。这是那一个时代网络直播的缩影。猎奇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直播模式。第三阶段,视频阶段。网络资源获取的难度降低,4G网速的覆盖让视频成为了网络直播的主流。视频比文字和图片更具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当前网络已经进入了抢夺人类“注意力资源”的时代。《2016年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统计,国内有超过100万的网红,视频直播占据39.5%的份额。所以,现在已经进入了视频直播时代,网红经济发展将会越来越快,网络直播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1.2 移动短视频与体育的兼容

短视频短小精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人们对咨询、新闻的及时接收[7]。短视频本质上是对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成功吸引众人的注意力就会形成信息传播热点,而信息传播热点则能够带来流量,而流量又意味着商业利润。所以,要求短视频必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浓缩进更多的精彩元素,让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获取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体育正好能满足短视频的这一本质诉求。首先,一方面,短视频主播一般为年轻时尚的运动员或领域内高水平练习者,具备高超的运动技术,容易形成热点。另一方面,短视频传播过程的两极隐藏着巨大的群体。一端是现役和退役运动员或水平较高的业余爱好者,另一端是渴望获取运动技能,掌握科学训练、健身方法的常人。如果离开了网络,只有在固定时段的健身房、学校、体育馆等平台才能将这供需双方撮合到一处。而短视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供需模式,随时随地可以观看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示范讲解、战术演练、锻炼方式。其次,我国的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是处于割裂形式。竞技体育系统的生活、训练状态往往是不为人知的,好奇心驱动人们渴望了解这一围墙内的世界。所以,竞技系统内发出的短视频足够吸睛。再次,现有的网络课程平台更适合理论教学的开展和实施。现有网络课程的教学载体主要是语音、图片、PPT,而体育课程更多的是视频载体。

热点的形成首先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在网络直播平台上时常爆出各种错位、范禁事件的根源就是为了夺人眼球。体育在这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以挑战人类体能和技术极限作为终极目的,换言之体育是用来“秀”的。娴熟高超的技术和令人咂舌的体能能够瞬间形成关注热点。截至目前,体育领域的网络短视频体现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态势。因为体育是一个人类社会约定成俗的最为公平的理想领域。在现实生活中体育传递给社会的是健康、快乐、公平、竞争、团结、和平、友谊等褒义价值观。在虚拟的平台上体育仍旧坚持其本质底线,通过简练的视频传递出上述人类的普世价值观。所以,在直播平台乱象丛生的背景下,体育直播反而是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形象示人。目前体育方面的短视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运动技能传授。大量专业运动员背景的主播通过技能传授来展示风采,也可以理解为以夺人眼球为目的的炫技。如篮球主播展示熟悉的球性,并教授各种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第二,结合专项服务大众的内容。诸如摔跤运动员背景的主播向普通受众教授摔跤运动的防身方法。拳击主播向大家讲解有氧健身、力量练习的先进、专业方式。第三,个人炫技。主播主要依据绚丽精彩的技术展示来吸引练习者,比如篮球主播精彩的扣篮,柔道主播干脆的摔技,拳击主播敏捷的躲闪训练等。第四,赛事赏析。通过精选赛事片段向人们展示项目的规则和赏析点,提升受众对项目的认同感,并对项目规则、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科普。第五,个人生活展示。我国的举国竞技体质将专业运动员完全封闭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他们的生活对于普通人而言是神秘的,无法触及的,现在直播却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两个世界之间的围墙。封闭训练的人通过直播镜头向外面世界展示其独特的训练生活状态,这有利于项目的普及发展。

2 以移动短视频平台构建体育教学的模型

2.1 客观全面评估学生需求

高校体育主要是针对17~20岁的年轻学生,他们身体和心理发育几近成熟。对体育的需求更多元化,思维也更具批判性。虽然近年来全国高校体育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让体育能够真正塑造完美的人。但是,现实情况是这并不能完全实现。一方面,体育教学仍旧带有传统的宽泛烙印。一个教师针对一群学生利用相同模式教授同一内容是当前高校体育的主要形式。体育课针对性不足,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技术水平不高。具备专业运动员背景的教师在高校体育中的比重较低,在教学中又要照顾技术体能较薄弱的群体,所以体育课的难度和专业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掌握先进、高超技战术的需求。第三,学生追求新生事物的心理较迫切。这一年龄段的群体很容易被新生事物所俘虏,智能手机、网络直播、网络支付、网络购物、手游等大部分流行起来的事物都会受到高校学生的热烈追捧。老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大多数学生的要求了,他们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硬件的新颖和个性。第四,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课后参与是大学体育的重要构成,但目前针对这一领域的探索还不成熟。学生在课后锻炼缺失教师的指导,短视频正好可以充当课后体育锻炼的有效指导载体。

移动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深入学生内心,据调查,大多数在校学生都关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甚至在上面发表自己的作品。如果能将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到教学过程中,就能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效果。体育主播的专业背景和高校体育教师巨大的差异性,也将是吸引学生关注的一大因素。体育主要是动作技能的展示,纯粹讲解和书面知识的教学比重不大。视频能够最直接地体现运动技术的魅力。另外,主播娴熟高超的技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示范的过程中一直在向观众传递你也能做到的理念,有助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形成。而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体能,也成为众人关注的主播。

2.2 教师借助移动短视频平台实施教与学

高校体育教师的定位是一个技术的传授者,虽然也一直在提倡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自我学习。但是,继续教育的教条化很难迅速提升其专业技术和知识。很多教师仍旧采用陈旧性的教学手段和内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地点也被严格限定在了校园内,教学的对象被限定为在校学生。所以,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传统的“教”与“学”是孤立的、僵化的。网络短视频和现实课堂要产生共鸣,分清主辅,前者是教学的扩展和深化,后者是教学的基础。技术和练习方法的创新是网络短视频课堂的重点。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音译。2012年MOOC浪潮席卷全球,获得了极高的媒体关注,纽约时报甚至将2012年称作“MOOC之年”,有人甚至预测MOOC将完全取代大学[8]。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短视频网络教学实质上与慕课一样是一对多的大规模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的共享模式。慕课要求课程实施者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技能、先进的教学方法,否则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正因如此,现在慕课在学校如此重视的情况下却在现实中开展得不如人意。而体育教学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下却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发展。主播发布的体育教学视频观众少则数万,多则数百万。快手和抖音平台的“郭教练篮球”吸引粉丝有110余万,发布的技术教学视频有600余个,还包含了大量的互动信息。移动短视频体育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翻转课堂的理念,是指教师借助微型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家里利用网络提前学习新课程,辅以在线学习、在线检测、网上社区研讨,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问题,然后在课堂中师生共同研究学习问题,达到对教材内容深入掌握的一种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9]。短视频同时也是微课教学的一种模式。微课(Micro-lecture)顾名思义是指微小的课,它时间短,内容少,可以将点滴的时间碎片集中用于学习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掌握一项技能等[10]。虽然短小,但是浓缩程度高,知识点集中的体育教学短视频是微课的最好展现。综上所述,短视频是一种通俗化、简约化的现代化信息课程模式,集中了慕课、微课、反转课程等多重先进教学理念。

“三人行必有我师”,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课堂控制等方面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否认在动作技能和体能训练等方面的薄弱。很多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很难达到专业运动员出身的主播水平,在训练方式上也很难做到与时俱进。我国先进的动作技能和训练模式总是先出现和运用在竞技体育领域。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一些体育主播的理念,吸收先进有价值的元素。直播平台能够给体育教师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捷,拓宽了学习的内涵。将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引入课堂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体育教师也可以借助平台展示自己的教学。成为网红不是最终的目的,但是在直播平台上的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网红教师的魅力是不可抗拒的。另外,在直播过程中,与观众的互动有利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推动教学的改进。

传统的网络课堂、慕课、智慧课堂主要借助网络云课堂、速课、学习中国、超星等,这类平台对于学生而言很难吸引他们。一方面,这类平台带有浓厚的课堂烙印。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任课教师设计的网络课程不感兴趣。对他们来说,这只是熟悉的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换了一个摆放位置而已。趣味性差、充满迂腐的校园教学气息,对于少数在课堂上都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而言,很难让他们自主关注这一领域的学习。另一方面,网络课堂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大部分的教学视频都是需要付费才能看的,所以上述平台的网上课程观看者寥寥无几,评价数量和互动程度非常差。相比之下,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教学更具新鲜感、趣味性,更精炼简洁。目前,短视频已经引起了网络课程平台的重视,例如超星学术视频已经开发了“微视频”板块。

2.3 扩宽并深掘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关键元素,网络直播的体育教学和现实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要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两者并不能做到完美的耦合,因为他们面对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网络主播主要面对的是社会上某些项目的业余爱好者,他们有一定的基础,目的是为了提升技术。而高校体育教师面对的是运动基础层次不齐的学生群体,他们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借助自己喜爱的项目来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再者,两者在技术的选择上也有不同。网络直播的技术大多带有专业性的特点,例如在讲解篮球运球时候很少谈及基础的原地高、低姿态运球,而是讲解跨越式的传授行进间背后运球及胯下运球接背后运球等难度大的动作,因为这样看起来更能够突出其水平的高超。而高校体育主要还是以基础的、低难度的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要做好课堂教学内容与网络教学内容的高度兼容。一方面要合理选择网络直播上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依据不同的层次来学习。水平较高的推荐难度高的,便于提升技术,反之建议其学习基础技术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直播平台来讲解技术动作。因为网络直播过程中对于技术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优美的动作示范,而动作的技术讲解相对薄弱。这也是大多数运动员所不擅长的领域,而教师则深谙其道。所以,学生应着重观看网络直播的技术示范和练习方法,重点听体育教师的动作讲解,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实现教学优势的最大化。

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技术都要求学生通过直播平台来学习,不然长此以往反而会弱化教师的地位,对直播的新鲜度也会降低。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一些难度较高的技术和复杂的技术才需要推荐学生去借助其他的平台来实现,这也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体验。这种模式更能够激发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频度,就具体的技术问题差异作进一步的沟通。学生通过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主播讲解示范来总结技术的难点和要点,并掌握。网络体育教学直播过程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互动性较高,在直播的过程中对于相关技术的具体问题或疑惑可以直接和主播进行互动。而主播为了提升人气,也乐于不厌其烦地向观众讲解释疑。这些针对教学内容的沟通和交流不但能够提升他们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更能提升他们对项目的认同感,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2.4 及时反馈,做好科学评价

反馈就是控制系统将信息输送出去,又将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11]50-5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是双向交互的。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的反馈路径有两条。第一条路径:学生在接受信息传授过程中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这种是高校体育教学最为常见的反馈模式,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或课外网上接受教师的学习来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最终将结果传递给教师。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并据此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的调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第二条路径:学生通过网络向体育主播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馈。主播根据观众主要的反馈信息进行针对性回应,进一步纠正技术的讲解示范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主播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观众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的内容。例如,呼声较高的技术动作往往得到优先教学。体育主播教学与现实的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大差异在于反馈的局限性,因为主播面对的学习对象成千上万,很难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及时跟踪和回答。所以,在直播平台的体育教学反馈往往是间接的和不系统的,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主播回复的相似的问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三条途径:以教师为主导的网络直播平台反馈。学生在直播平台上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针对性反馈,比较技术动作示范、讲解、练习方式与其他教学平台的差异。教师可以在直播平台和现实课堂或是通过其他通讯方式进行针对性回应,并借此来调整教学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教学反馈的目的是教学双方进行信息交流,不断调整、改进、纠错的过程,贯穿于教学始终。所谓教学反馈的准确性,就是指发出反馈信息者和接受反馈信息者对信息的理解完全一致。具体而言,主要是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有关自己教学的反馈信息,还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学习的反馈信息,在其意义的认知和理解上应当是一致的[11]。另外,教学反馈还要做到有针对性。一方面,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要向学生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和策略掌握的要求,向学生反馈更多的训练和教学方法;第三,根据学生对技术难度提升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向其反馈如何搜索复杂动作技能的练习方式。

3 结语

体育课的性质和形式非常契合短视频传播的特点,短视频文化业迎合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将短视频打造成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平台是可行的。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短视频教学。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向其推荐较好的短视频主播,鼓励其探索更多的优质教学短视频,充分发挥移动短视频教学平台上示范动作、训练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另外,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自己的教学短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兼顾课堂内外,更好地做好沟通与反馈。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理论扎实、教育思想深厚、课堂组织规范的优势。教师尽可能集两种教学模式优点于一体,合理引导学生利用好移动短视频,挖掘体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可借此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网络文化并不是洪水猛兽,合理地驾驭和引导完全可以将其塑造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所谓的诸多先进网络教学课堂、信息课堂、智慧课堂其本质都可以在短视频教学上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主播体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主播说联播》:又刚又有梗,播有温度的新闻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是小主播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