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文化连接文明古国:希腊在“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及其和中国的文化交流

2020-01-02 04:14希腊玛丽亚尼古拉卡基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希腊一带一带一路

[希腊]玛丽亚·尼古拉卡基

高振译 金伟校译

2013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也称为“一带一路”或“古代丝绸之路”的演进,旨在加强中国通过欧亚大陆与整个世界的联系。“一带一路”结合了新老项目,覆盖了广阔的地理区域,包括加强硬基础设施、软基础设施和文化纽带建设。目前,该计划已扩展到60多个国家,截至2017年覆盖了全球65%的人口和40%的全球GDP。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①https://chinapower.csis.org/china-belt-and-road-initiative/除了经济方面(政府间沟通、基础设施计划的协调、鼓励软基础设施的发展如签署贸易协定、促进金融一体化等),主要政策目标之一是通过培养学生、交流文化和发展旅游来加强人民之间的联系。该项目的目标完成日期为2049年②Crowd Reviews Partnered with Strategic Marketing & Exhibitions to Announce:One Belt, One Road Forum,PR.com.,25 March 2019.,恰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一、古希腊与中国

中国与希腊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西方探险家在中国定居的时间比专家们认为的早1500多年。特别是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农民于1974年发现的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可能是在希腊人的帮助下制作的。来自欧洲和中国大学的研究人员参与了一个项目研究此事。据考古学家透露,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和其他艺术品反映了古希腊和中国文明之间的直接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贸易路线之一,也是人类最具影响力的贸易路线之一,它与希腊有着最为紧密的文化联系。希腊和丝绸之路之间最著名的历史联系是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他被认为是第一批从西方来的丝绸之路旅行者。丝绸之路将希腊带到文化十字路口,丰富了希腊的文化遗产,通过遍布全国的陆路和海路交通可以体验到。约8000公里长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东西方文明的摇篮。成吉思汗就是沿着这条路到达欧洲的,亚历山大大帝也沿着这条路向东行进,几乎到达了中国的新疆。亚历山大大帝在与新征服的领土和人民打交道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在亚洲各地所到之处都建立了新的城市,通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亚历山大大帝遗留的文化影响,它将古希腊文化与波斯、印度、中亚乃至中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

希腊创造了科学、数学、哲学,而希腊—佛教融合影响了中国和印度的艺术、哲学发展。有迹象表明,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的塞琉西帝国时代,远征军远行至中国突厥斯坦的克什米尔,导致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国与西方的首次接触。敦煌壁画和佛像在考古上证实了这一点。

古代中国人与希腊巴克特里亚人、大宛人(意为“伟大的伊奥尼亚人”)交往,在中国史书《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古代中国人将大宛人描述为居住在有城墙的城市中的具有白种人特征的城市化居民。天马之战(公元前104—前101年)是大宛与汉朝之间的一场战争。

从罗马时代开始,中国古代历史中就有关于拜占庭帝国和中国几个朝代之间往来的记载,甚至在马可·波罗旅行之前就有了。中国元朝(公元1271—1368年)的创始人忽必烈不仅与拜占庭希腊人保持通信联系,还在他位于汗八里(今北京)的朝廷接待过不少希腊人。

几个世纪后,公元6世纪,两名来自拜占庭的基督教僧侣在查士丁尼皇帝的支持下进入中国,将易碎的蚕卵走私到了君士坦丁堡。这一行为标志着一项技术转移,使东罗马帝国对欧洲丝绸拥有长达6世纪的垄断地位,极大地支持了其经济活力,其在西方事务中的政治霸权一直延续到12世纪。周恩来把编写第一部古希腊语—汉语词典的重任交给了罗念生。20世纪50年代以来,罗念生还将希腊所有重要的古典著作翻译成中文。中国的历史文献也需要这样做。这将有助于两个古老文明更加深入地融合在一起。

二、现代希腊与中国

丝绸之路将中国和希腊连接了几个世纪,然而,随着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交流和旅游在过去几年才真正开始升温。今天,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通过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目前拥有比雷埃夫斯港51%的股权。中国国有企业中远集团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资被视为成功的典范。自中远开始投资以来,该港口的“集装箱处理能力”排名从全球的第93位跃升至第36位。比雷埃夫斯港是众多游客进入欧洲的门户,希腊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队之一,承载了中国在全球出口量的60%。

希腊是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西方国家。希腊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成为首个签署该谅解备忘录的发达国家。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一带一路”既适合发展中国家,也适合发达国家。

迄今为止,希腊和意大利是欧洲主要经济体中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因为西方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感到担忧。

雅典希望成为亚洲和中欧之间的主要枢纽。中国企业正在推进匈牙利布达佩斯至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铁路现代化。北京和雅典的项目是将这条线路延伸到比雷埃夫斯,以促进欧洲腹地的贸易。2019年4月12日,希腊正式加入中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为第17个加入这一合作机制的欧洲国家,即“17+1”。此举进一步发展了中希关系。

三、“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与教育

中国政府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中首次阐明了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文件指出,“一带一路”的五大目标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最后一个目标包括五个具体领域,即广泛开展文化交流、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合作办学、开展学术交流、提供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该文件多次提到教育。2017年,中国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该文件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开展哪些教育项目提供了详细框架,概述了教育伙伴关系的三个主要合作愿景,即“推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和“实现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加强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共同开创教育美好明天。

上面摘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摘要,明确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互动的具体目标。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留学生交流,包括“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和“中国—东盟十万人次双向交流计划”,旨在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华留学。2016年,中国政府还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在未来5年里,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大学和企业也通过签署学生交流协议和新的奖学金项目来鼓励交流。同样重要的是,教育部表示,到2018年中国已与46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为了在国际上发展汉语和文化,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中国国际教育发展迅速,2017年国际学校数量达到734所,2020年有望达到1000所。为加强对话,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举办国际论坛、开展竞赛和设立研究中心。大学间的互联互通使得许多新的研究合作得以形成,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并允许大学和研究人员共享资源和研究成果。

四、作为创新工具的文化外交

“一带一路”预计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文化走廊。西诺斯认为这是加强和平共处的重要举措,也是所有接受这一倡议的国家获得发展的机会。综观“一带一路”在亚洲的重点,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可靠的经济中心,同时为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打开了大门,这将重塑亚洲和欧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①Sterling, D.P.:A New Era in Cultural Diplomacy:Promoting the Image of China'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Asia,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8, 6, 102-106.

通过将文化外交作为软实力工具,作为实现其国家和国际利益的一种手段,中国旨在将全球联系起来。文化外交改变了“其在21世纪的声誉和形象,不仅被视为全球贸易的领导者,而且被视为软实力战略家,投射出非对抗性和友好外交的形象”。②Sterling, D.P.:A New Era in Cultural Diplomacy:Promoting the Image of China'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Asia,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8, 6, 102-106.中国的软实力实践如文化外交,改善了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的方式,为避免政治和地区争端提供了机会,并在一段时期内保障一个国家及其公民享有的经济繁荣。它提供了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强迫或金钱外交达到政治目的的能力③Sterling, D.P.:A New Era in Cultural Diplomacy:Promoting the Image of China'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Asia,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8, 6, 102-106.,并且即使失败后果也有限,与硬实力策略相反,硬实力策略对国家来说代价高昂。习近平主席2013年强调必须加强宣传,加强文化教育和科学交流,以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友好关系。④Important Speech of Xi Jinping at Peripherial Diplomacy Work Conference, 2013, 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http://www.cciced.net/cciceden/NEWSCENTER/LatestEnvironmentalandDevelopmentNews/201310/t20131030_82626.html.最近一段时期,中国一直努力树立一个可靠的、经济高效的地区领导者形象,这很可能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中国将继续坚持教育开放政策,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球趋势深度融合。促进沿线国家教育的共同繁荣,不仅有利于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而且将为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国愿意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履行尽可能多的承诺,为该地区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就希腊而言,南开大学成立了“希腊文化和丝绸之路”历史系,探讨希腊对丝绸之路的创建、演进的影响以及希腊与中国的互动,并着重强调“一带一路”背景下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在雅典大学举行的仪式上,中国和希腊大学的数十位校长出席了论坛,希腊和中国大学共签署了11项合作协议。

根据论坛提供的数据,雅典大学校长梅莱蒂奥斯·阿萨纳西奥斯·季莫普洛斯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将在希腊学习,越来越多的希腊人将在中国学习。他特别指出:“我们希望在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交流方面的合作有助于两国人民更好交流,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希腊和中国是两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两国之间的交流是自然而然的;在教育方面,两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近年来,中国和希腊之间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中国大学开设了希腊语课程,建立了完善的希腊研究中心,汉语学习在希腊也越来越受欢迎,第二所孔子学院也将很快在塞萨洛尼基开设。正如杰里米·坦纳所写的:“西方文化和社会与中国的碰撞将是新千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与西方一样,中国也有自己的古典传统,对这些传统的根源和特征的比较研究应该在这次碰撞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和汉语研究的兴起以及古典研究的开放,为古希腊和早期中国的发展比较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两种文化同等重要。中希学研究极有可能成为古典学和汉学中最重要的子领域之一。”①Jeremy Tanner:Ancient Greece, Early China:Sino-Hellenic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the Classical World:A Review Article, 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2009, Vol.129, 89-109, http://www.jstor.org/stable/20789893.

猜你喜欢
希腊一带一带一路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希腊三部曲:追逐阳光之岛》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紧缩计划引爆希腊大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