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己的旅程
——阅读推广感言

2020-01-02 17:07杜恩龙
新阅读 2020年9期
关键词:霍比特契合点道尔

文/ 杜恩龙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得很突然,现在已经遍及世界,对整个世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几乎造成全世界的停摆。从历史上来看,人类社会经历过很多次大疫,每一次大疫都会使人们反思人生,反思社会,使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何在,让我们感到生命脆弱、生命短暂,告诫我们要珍惜生命,要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把生活过得有价值、有意思。如把生活过得有价值、有意思,实际上就是寻找自己的问题。

阅读就是找自己

人类阅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认为,阅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寻找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被周围的环境异化了,失去了本心,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从生下来那天起就面临人生的三个终极之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我们这里主要谈我们是谁的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不简单。

人的一生都是在找自己,聪明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是谁,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有些人到了闭上眼睛的时刻也没有明白自己是谁,这样的人的一生何谈幸福。

我认为读书就是在找自己,读书的过程就是寻找自己的旅程。那些率先找到自己的人是聪明人,是创意不断的人,是幸福的人,是伟大的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干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在于位高权重、权倾朝野,不在于号令千军,不在于腰缠万贯,而在于其是否找到了他最擅长的工作,是把工作和兴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工作是自己的最大乐趣,那么这个人是最伟大的人,是最有自知之明的人。只有对工作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倾注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才能做出最好的成绩。人生乐趣与工作高度融合,这也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找自己是一个挑战

寻找自己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决定着我们的幸福和成功与否。同时,找自己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和我们自己似乎隔着千山万水,有时候似乎找到了自己,但是朦朦胧胧,很多时候简直不知道从何入手,很是迷茫。寻找自己的过程就像是王国维三境界说一样: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多方寻找,需要十分执着,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就突然发现了自己究竟是谁。当然这一过程也可能是从朦胧逐渐到清楚的过程。

我们自己往往被一层层的各种外衣包裹着,如何剥去这些外衣见到自己的本性,这是个挑战。我们了解别人很难,了解自己同样很难。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搞明白。谁搞明白,谁就是聪明人,谁就会成就一番事业,谁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人的才能多种多样,理论上讲,只有一种是他最擅长的。找自己就是找那种最擅长的工作、专业。鲁迅先生最初到日本学的是医学,可是,最后他放弃了医学,成为一个卓越的文学家,如果鲁迅先生坚持学医学,可能中国近代史上却缺少了这样一位文学斗士。鲁迅先生以自己的睿智很快找到了自己,成为我们的楷模。阅读是寻找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除了阅读以外,别人的评价也是找自己的一种参考。

找自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找自己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情况。找自己就是找自己与世界的契合点。怎样去选找契合点,靠什么?靠读书,靠思考。那些读起来让你非常舒服、让你神思飞扬的书也许是离你自己最近的书,可以考虑相关专业的工作。

每本书都是作者找自己的尝试,也是给读者找自己提供了一个模板、一种探索,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借鉴。世界在变,我们自己也在变,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契合点也在变。比如你非常喜欢锔盆子锔碗,在这个时代就需要调整自己。

所以,寻找自己,是一个旅程,我们永远在路上,可能没有终点。阅读帮助我们发现自己,阅读也在塑造我们,在改造我们,这也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

找到自己的表现

找到了自己,人生就进入快车道,人生就进入幸福的轨道。没找到自己的时候,你觉得很迷茫,你到处乱撞,可能一事无成,可能屡屡受挫,可能受到周围的各种白眼。找到自己以后,你就变得顺风顺水,干什么事情都有如神助,心情愉悦,你就斗志昂扬、激情勃发、灵感不断、成就卓越。

唐代大诗人李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有什么用?这是要寻找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你的才能也是多方面的。所谓天才就是找到自己的人。让大科学家牛顿去下窑挖煤,他和一般的工人不会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一般的工人。大智若愚就是说那些高人在他擅长的方面以外就是傻子,就是笨蛋,在那部分就不是他自己。这就好比用高射炮打蚊子,还不如一只蝇拍子。找自己就是为了让我们干擅长的事,不干自己不擅长的事。

歪打正着的人——那些偶然找到自己的人

找自己具有偶然性,你无意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也可能就是你自己的真实表露,你可能就发现了自己。找自己需要机缘,有时候机缘巧合就发现自己了,有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能离发现自己还很远。

《霍比特人》这本书被誉为20 世纪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一,作者托尔金,是牛津大学研究古英语的教授。他写的《霍比特人》自1937 年首版以来畅销83 年,是标准的超级畅销书,而且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畅销书。我们都知道,很多畅销书属于礼花型,瞬间很精彩,但是马上就变得无影无踪。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畅销书十分难得,也十分少见,《霍比特人》已被翻译成60 余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1 亿册。加上《魔戒》,还有《精灵宝钻》《胡林的子女》等书,全球销售2.5 亿册。虽然我国每年出版50 多万种书,但是只有400 种销售能过百万册,过千万册的寥寥无几。一本书卖上亿册简直就是神话。托尔金的第一部小说《霍比特人》原来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并不是为了出版,却不想被编辑发现并出版后却成为畅销书,他从此一发不可收,创作了一系列畅销书。对于他来说,奇幻文学写作远比古典文学研究更加得心应手。偶然为之,却使他发现了自己。

英国侦探小说作家柯南·道尔本来是个医生,因为行医不太顺利,就试着写小说。结果很成功,畅销全世界,他的作品至今也是侦探小说经典。实际上,他不想写侦探小说,认为写小说不是正道,行医才是正道,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把福尔摩斯写死,结束小说写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很多粉丝到贝克街(柯南·道尔住所)、舰队街游行(杂志所在地),要求把福尔摩斯写活。没办法,柯南·道尔只好让福尔摩斯复活。这里面,可以深刻感受到柯南·道尔心里的纠结,但是,行医显然不是他的专长,侦探小说才可以使他独步天下。

美国儿童畅销书作家杰夫·金尼也不是职业作家,是一位专业的电脑工程师,业余爱好画漫画,大多是随意涂抹,后来被出版社的编辑发现,在编辑的指导下2004 年开始创作以主人公为格雷的《小屁孩日记》。2007 年第一集结集出版。不想出版后却成为超级畅销书,而且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2009年、2010 年、2011 年连续三年获得美国儿童选择奖。显然,创作少儿图文书是他个人价值的实现得到了最大化。

在阅读中不要迷失自己

阅读要有一个俯瞰的视角。阅读一本书,好,好在哪里;坏,坏在哪儿?好,就拍案叫绝,畅饮几杯酒;坏,就是深恶痛绝,把书扔到一边,甚至烧掉。这是阅读的浅层次表现,我们的阅读不应该是这样的,要有一种理性的反思。这样可能对找自己有好处,在书中这些好好坏坏的地方找自己。这种理性的反思就是一种俯瞰,就是一种云端审视。我们阅读时不能总是仰视,也要俯瞰,书不是完美的,会有差错。任何人的书都可能有错误,每个人的智力都是有限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的书没有错误。人无完人,专家、大师也一样,更何况一般的作者。

总之,找自己是痛苦的,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程,阅读是找到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猜你喜欢
霍比特契合点道尔
大侦探福尔摩斯3
大侦探福尔摩斯
大侦探福尔摩斯
大侦探福尔摩斯4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广告翻译探微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找到大学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霍比特人退下,霍克斯湾上场
不做房奴,做霍比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