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合力:科技和文化相结合的非遗保护模式

2020-01-02 22:21杜思慧
文化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传统

◎杜思慧

(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中国民间文化资源丰繁多样,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非遗保护既是人们文化自觉的体现,也是新环境、新形势的实际需要。科技和文化相结合的非遗保护模式,使传统文化既能保持独立性,又能在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中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实现其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技方面,依靠数字化和高新技术的推动,起到宣传普及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深入人们的观念当中,特别是改变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助于形成全民重视、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和非遗相互转化,有效发挥非遗的经济价值,实现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在文化方面,越来越多学术研究注重多学科跨领域融通,以历史的视角深入挖掘非遗背后文化发展变迁规律,在尊重文化传统性的基础上寻求适当合理的保护发展策略。

一、世界各国的非遗保护及启示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实践中,许多国家走在了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最早提出“无形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包括戏曲、传统技艺等内容,以立法作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以保存和修复作为主要保护方式;韩国受日本影响,出台《文化财保护法》,利用媒体向大众宣传民族文化保护理念;法国通过全国普查方式,制定非遗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意大利提出“反发展”的整体性保护概念,保留历史文化建筑和旧城区,如被保护下来的阿雷纳露天剧场成为意大利音乐节举办地,吸引大批歌手和观众前往。

结合国内发展现状、借鉴国外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和方式,中国开始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以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使中国非遗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深刻认识非遗的价值,是有针对性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①

由此可以看出,非遗的两大价值分别是保存价值和保护价值,这两个价值分别对应传统文化向内和向外的保护;保存属于基础性步骤,保护更多的是实现非遗在当下环境中的活态生存。因此,科技和文化分别代表保护传统文化的内外方式,将两种形式有效利用是发挥非遗价值、保护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二、我国非遗保护的现状

如今,我们正处于“非遗时代”,但“非遗”作为一个文化事项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仅十几年时间。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两个文件,标志着非遗保护正式拥有政策支持;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成功举办;2007年颁布《关于加强老字号非遗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已有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3145个子项,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3154个。②非遗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作为一个新概念日益深入人心,至今已经成为民众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③从非遗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内容包罗万象,多从语言、技艺、思维、精神气质等非物质形态层面强调其蕴含的价值。“活态性”是非遗“非物化”特点的重要表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流变。非遗是人们精神的寄托、是珍贵的文化记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社会各界全面开展民间文化资源抢救,保护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即科技和文化。

科技方面主要借助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便利,利用高新科技搜集、整合、呈现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经济、教育等时代价值的实现。如中央电视台将非遗引进不同栏目,自2017年开始持续至今,中央科教频道专门推出《中国影像方志》栏目,记录全国各地民间文化;四十分钟一集的容量,从地理、村落、民俗到非遗,以地方志为题材记录地方文化,用影像手段传承方志文化,通过局部观照中国整体文化,具有创新意义。2015年乡村文旅共享平台“云游佳乡”创建,首创互联网“乡村共享”模式,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文化乡村旅游服务,同时带动地方经济资源有效利用。

在文化层面,学者愈加意识到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从“根”和“源”解决非遗保护的核心问题。部分口述史、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文章著作对某一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全息式研究,为非遗保护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例如四川音乐学院杨晓女士经过两年之久的艰辛记录,编写成《蜀中琴人口述史》,汇集20位蜀地琴人口述史及5篇琴人回忆录;作为中国第一部琴人群体口述史,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从上述所列举的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口述史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引入非遗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为非遗研究带来新面貌。

虽然非遗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丰硕的传统文化资源,非遗工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民间文化资源的搜集和挖掘上缺乏深度和创新;对科技和文化如何有效结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科技和文化形成内外合力,以跨时空对接为途径保护文化资源,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三、科技创新:解锁非遗保护新模式

目前数字技术在交互领域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呈现和传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非遗保护提供全新思路及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VR全景交互、AR增强现实技术等各式数字化交互模式,使民众以全新视角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D打印、AI智能等各项技术则为非遗保护提供必要的操作手段。

习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国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面对丰硕的民间文化资源,科技进步打破非遗保护难、传承少、技术单一化等局面。各式新型技术手段提高了博物馆的品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数字交互展示,实现人与传统文化零距离互动。以数字交互展示艺术为例,参观者可以在网络覆盖地区访问不同的对象,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虚拟博物馆突破传统博物馆的局限,只要进入线上界面,便可直接选中想要参观的文物,移动鼠标即可实现多维空间、多元角度的详细浏览,这种设计与“穿越火线”“绝地求生”等网游有相同之处。现如今,博物馆、旅游平台等均以开始使用VR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在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过程中进行深度讲解,实现全民非遗教育,成功吸引年轻人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

百度百科成为中文网络百科全书。2017年12月,百度百科“AI非遗,爱非遗”非遗百科两周年会议在北京召开,大力宣传优秀文化遗产。近年来,百度百科收录上千条非遗词条、推出几十期国家级非遗专题,多位非遗继承人在互联网上展示精彩的非遗技艺,拓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目前,百度百科正在通过融合知识图谱、富媒体等一系列AI技术,拓展非遗文化传输渠道。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理念下,“2019首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以解决非遗技艺传承和经济效益转化之间的矛盾为目标,用多元化的手段实现文化产业和非遗文化的共同发展。

在科技的推动下,非遗文化从老式的旧物件中走出来,利用更符合当代特点的传承保护手段,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撒叶儿嗬”作为一项传统仪式,在商业化冲击、传承人减少的情况下,变得岌岌可危。随着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这一传统仪式在科技的支持下重新绽放活力。另如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因其制作过程有一些繁琐且缺少技术含量的基础工作,导致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传承人流失。随着3D技术的出现取代了这些基础工作,既保留了传承人和传统技艺,又使成本降低进入百姓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项技艺。镇江市“太平泥叫叫”这一传统民间泥塑儿童玩具,将原始的练泥、塑泥直至最后烧制过程,利用数字交互设计并结合手册和手机,引导人们通过APP体验制作流程,还可试玩吹响功能,吸引着年轻人了解传统工艺与文化。

四、学术回归: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非遗具有活态性、地域性、民族性、流变性等特点,其产生与当地的历史发展、文化变迁、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具有密切的联系。所有的民间文化资源都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其历史源远流长。人们将情感寄托于文化中,通过即兴编作、口头传唱等方式使其流传发展至今。王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以“花儿”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活方式及文化结构,并指出“这就构成了‘花儿’赖以根植、存活繁茂的文化生态链。只有这个文化结构,才是‘花儿’与其主人——当地各族群及文化空间和‘花儿’的文化植被。”④学者田青提出守住“根”和“魂”的非遗保护理念。学术研究领域要从传统文化的本真性和整体性入手,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将具体的文化事象一一记录,才能还原非遗的真实面目;而保护非遗本真性和整体性,离不开对文化的解释。

因此,对文化本质性的研究,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根本手段。首先,要关注“人”的重要性,关注口述史研究。相较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非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传承人“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口述史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先在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中就已被广泛运用。近十余年来,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史访谈方式,对传承人口述回忆进行整理,已成为非遗保护的关键环节。口述史几乎和历史是同步的;在无文字的情况下,口述史就是历史。通过对历史亲历者“当下”的记忆进行采访整理,撰写成史永久保存,对非遗的传承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在最新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⑤中,有关口述史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占七项,青年项目占四项。口述史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以一种自下而上的学术视角解读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发展脉络。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一些民间艺人的个体思维模式及经验性知识,包含很多概念隐喻,是行为个体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的直接表现。

其次,传统文化经历了长时期的形成、离散、聚合及重组,非遗在适应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必须对其文化传统有正确的理解,既看到“有形”的形态,又要挖掘“无形”的文化。学者在“区域性整体保护”理念下对区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非遗发展的有效路径。如王萍硕士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郧阳凤凰灯舞的演变与传承》⑥从民俗文化研究入手,在深入研究凤凰灯舞的文化变迁下,结合实际从科技和文化角度探讨其传承策略。陆辰佳《文化记忆视角下节庆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国家级非遗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⑦,以文化记忆理论切入,阐释文化记忆与非遗保护的关系,从文化角度提出罗店划龙船习俗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学术角度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发挥学者的文化自觉和学术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活态传承。

同时,非遗的生存依附其自身的文化空间和传统土壤,它身上具有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形态,是历史的见证者以及共同文化认知的具体体现。现代化发展为地方文化保护带来新的空间,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层面,导致人们在保护过程中往往忽略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本质属性,破坏掉其核心价值及内在规律,并且因方法不当也会导致“根”的断裂,造成对非遗的不正确利用。我们在忙于刻画它完整内容的同时,也应适时停下脚步仔细分辨其面貌是否遵循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使非遗保护不停留在表层。

因此,基于文化和科技相结合非遗保护模式,是建立在其保护的客观原则和实际需求上;无论从政府层面、社会参与以及个体传承等方式,均需充分考虑科技和文化相结合的准则,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大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注释】

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70页。

②http://www.ihchina.cn/project.html#target1。

③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8页。

④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59页。

⑤ 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9/0625/c219469-31187315.html。

⑥王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郧阳凤凰灯舞的演变与传承》,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4月。

⑦陆辰佳:《文化记忆视角下节庆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国家级非遗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遗产与保护,2018年第3期,第35-39页。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传统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