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益导向谋划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2020-01-02 22:54殷思益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设施农产品生产

殷思益/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

对于农业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以更好地对接国内外市场,还是主动引领新消费,创造市场新需求,从而提升农业效益,激发农业发展新动能。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考虑效率问题还要突出效益问题,提升农业的吸引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挖掘降本增效潜力: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通过发展规模化经营、省力化种养、社会化服务等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农业效益

推进规模化经营。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规模经营具有成本优势、产品供给优势,可以更好地获得规模效益。农业规模化经营要避免简单数量型扩张,规模失衡会造成规模不经济,投入产出比不升反降,应提倡适度规模化,保证管理工作能跟得上。从培植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为主抓手,首先是扶持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合作社,巩固农业传统主力军,稳定职业农民队伍。其次是扶持农业企业、涉农企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稳步推进,与传统农业主体合作并存、和谐发展。

推进省力化种养。“刘易斯转折点”已加速到来,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低廉的状况不复存在,人口红利在农业领域正逐步消失,农业劳动力短缺及用工成本较高的情况成为常态。推广省力化种养技术及模式正当其时,能够减少农业用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种植业、畜禽业、园艺业已有许多成熟的省力化技术和模式,关键要做好推广应用。同时与农业机械化、管理智能化、生产自动化有机衔接。

推进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领域的服务外包,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专业力量的作用,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克服自身的局限性,获得生产经营上的支持。社会化服务是多方面的,涵盖农业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管理环节等,适应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建设,要重点培育农机服务、农业植保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等专业户及合作社,不断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要,形成现代农业大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配套服务。

提升补板增效活力:弥补农业发展的短板弱项,积极破解设施农业发展不快、高标准农田占比不高、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等瓶颈,增强农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充分挖掘农业潜能,提高农业效益

发展智能农业。农业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技术支撑,能针对不同的土壤和气候、作物生理特性、生长特性等环境条件,给出系统性高、应变性强的农业问题综合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高水平服务。要高度重视智能农业发展,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基地需要,推进农业专家系统、农作物决策系统、综合环境监控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智能化技术及装备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升级换代,有利于农业资源要素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稳产高产目标。目前,设施农业发展还不平衡,欠账较多,需要加大推进力度。一方面要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高中低各档次的设施农业均应大力发展,以经济适用管用为根本标准,不要攀大求洋。

发展多功能农业。农业不仅解决食物来源、原料来源,还有观光旅游、教育科普、参与体验、自然生态等很多功能。要通过农业的深度开发,大力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附加值。开阔发展思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生产与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采摘、农业科普等活动贯通起来,不断培育壮大农业的新业态,引领并提供多样化消费需求,实现农业效益的多元化最大化。

做强提质增效文章:适应今后消费升级的需要,着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农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业效益

注重产业结构特色化。农业产业结构同质化越高竞争就越激烈,应坚持差异化发展,把产业结构特色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从大的方面讲,要考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观光业等农业产业布局问题、产业链打造问题,产业发展规划彰显自身特点。从小的方面讲,要考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观光业内部的产品结构,种植什么作物、养殖什么品种、加工什么产品、提供什么休闲项目等,不要从众跟风,产品生产规划凸显自身特色。同时,把会展、养老、公园、节庆等农业新业态贯穿其中,把区域农业品牌培育提升一并推进。

注重生产过程绿色化。现在的消费者很关心农产品质量,生产者必须把提供优质农产品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好农产品质量。农业经营主体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由追求产品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营造放心消费氛围。要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全流程的质量控制,科学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控制减少农药、化肥和激素的使用量,大力推广生物发酵肥替代化肥、农艺物理生物技术替代化学农药,多采用生物措施来替代化学药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

注重农产品科技含量。从品种、品质、营养、功能、加工等方面赋予农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水平。积极运用有科技含量的新技术新模式,改善农产品品质,有效提升产品营养价值。积极引入有科技含量的农业新品种,生产营养丰富或口感独特或有功能作用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心理。积极采用食品保鲜技术,保障产品品质,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还要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实现转化升值,体质增效。

加大财政支持。农业的基础比较薄弱,自身积累能力不强,强基固本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投入。在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销售平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品牌推广、技能培训、贷款贴息、大宗农作物收购等方面应不断加强财政补贴力度,大力发挥财政支农的引领作用和“定心丸”效果。

加强金融支持。农业的投入资金需要多元化,金融贷款是重要渠道,应放大金融支农力度。对普通农民、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扩大小额贷款、低息贷款、贴息贷款、无抵押贷款,推进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抵押贷款,保障面广量大、以农民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更多金融支持。对农业企业、涉农企业加强低息贷款、贴息贷款、有限抵押贷款等,保障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各类农业企业获得稳定金融支持。

加强用地支持。目前部分农业项目的生产设施、附属设施、配套设施还比较欠缺,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应尽快解决“用地难”。对配套建设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生产看护房、连栋温室、环保设施、临时存储设施、分拣包装场所、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等用地要予以保障,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要主动落实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细化工作流程,提高操作性,让好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加强监督管理,杜绝乱搭乱建行为,做到规范有序。□

猜你喜欢
设施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