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探析

2020-01-02 09:36邵萌婧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停车场静态

邵萌婧,应 君*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车辆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相应的停车位却难以达到匹配。据统计,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低于国际通行1:1.15~1.3的标准。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城市中的绿地空间不得不做出让步,用来建造以停车场为主要存在形式的静态交通设施。在用地紧张和强调生态的今天,“硬化”与“绿化”的矛盾日益凸显。

能否在保证一定绿地的前提下,同时使场地满足停车的需要?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概念指导,将属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绿地,与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静态交通设施相连接,提出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探析。该设计探析将有效缓解城市发展问题,丰富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2 相关概念辨析

2.1 景观基础设施

景观基础设施的概念脱胎于20世界90年代出现的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其主张将景观介入城市规划设计中,用景观设计的手法来重建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即将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灰色基础设施与绿地、湿地、森林等绿色基础设施结合,达到“硬化”与“绿化”平衡的基础设施[1,2]。景观基础设施不仅强化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同时赋予其景观上的美感,更肯定了绿色基础设施在缓解城市危机上的能力,具有可持续性意义。

2.2 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的概念随时代发展有不同定义,国内外分别有不同解读,也有广义与狭义的分别。理论上,城市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以植被为主要形态,具有改善和保持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休闲娱乐、科普文教、或具有卫生和防护等功能的区域[3]。城市绿地强调了城市范围内具有景观性的绿地空间,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静态交通

城市的交通系统可分为动态交通系统和静态交通系统两部分,前者主要针对城市中车辆的行驶问题,后者主要针对车辆的停放问题。静态交通包含公共交通车辆为乘客上下车的停放、货运车辆为装卸货物的停放、小客车和自行车在交通出行中的停车、大型交通枢纽站换乘所产生的停车等概念。为解决停车问题而建造的各种形式的停车场、停车库、停车楼,是静态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3 以停车场为代表的静态交通设施的分类及存在问题

3.1 停车场的分类

依据停车方式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停车场可有如下分类。

表1 停车场的分类

3.2 停车场存在的问题

城市发展对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景观和生态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以停车场为代表的静态交通设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3.2.1 用地紧张

城市发展到今天,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的规划设计逐渐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和减量规划转型。但对于供不应求的停车位来说,其不得不增量规划更多的停车场,以致不得不争抢仅有的土地面积,使得本来就稀缺的绿地进一步减少。

3.2.2 空间利用不足

专用停车场的使用程度在时间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例如,写字楼等单位的停车场在白天使用率很高,下班后便处于空闲状态;而居住区内的停车场在白天处于空闲状态,下班后则处于高峰状态。这类停车场只在一天的某一段时间里被使用,大部分时间被闲置,空间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3.2.3 景观性差

许多停车场只强调其在目的、功能上的单一需求,大多忽视了在景观上的营造。仅有的绿化也只是简单的树阵种植模式,辅以绿篱做隔离,缺少植物景观设计的创新性。近几年,停车场的建设越来越往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于景观上的考虑愈加减少。这些智能化的停车楼、停车库虽体现了高新技术,却因其生硬的建筑外壳、闭塞的空间环境,难以给人带来舒适愉悦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地下停车场的一些辅助设施,如车库出入口雨棚、通风口、排烟井等,在景观上处理不够,难以和周围的城市环境相互协调。

3.2.4 环境污染

停车场是集中安置汽车的场所,会积累各种污染,如汽车排出的尾气和噪音、轮胎在地面的磨损残留、汽油泄漏等。再者,由于停车场内存在大量铺装,使得地面温度增高,散热困难,进一步加剧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其次,停车场内的铺装又会使雨水的渗透能力下降,加大地表径流,雨水冲刷残留在地面上的汽车污染,进一步带来径流污染[4,5]。

4 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探析

4.1 设计策略

本文中的“静态交通功能”指提供停车位的功能,“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指包含停车设施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针对地上停车、地下停车和立体式停车这三类停车设施存在的问题,结合CJJ/T85-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我国城市绿地现行标准和各类停车设施的设计规范,从总体设计、专项设计和后期运营管理的角度上,给出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策略。

4.1.1 空间的集约化

针对用地紧张问题,需要将绿地空间和停车空间做集约化处理。可利用城市中广泛存在的闲置破碎空间,如交通沿线、建筑周边等,来设计绿地景观。这些空间大多与城市道路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依据服务半径和周边交通状况,在保持一定绿地率的前提下,于场地中布置数量适宜的停车位,不仅能满足路边临时停车的需要,也能满足行人穿行的需要。其次,还可利用绿地下的空间来建造停车场。

4.1.2 功能的多样化

针对专用停车场在使用程度上存在的周期性问题,需要赋予场地多样化的功能。对于结合周期性停车场的绿地,在保证其停车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可通过时限性来规划场地不同时段的不同用途。在闲置时间,可将场地作为周边市民休闲、健身、举办庆典、观看露天电影的开放场所,营造兼具停车功能和活动功能的绿地空间。对于结合非周期性停车场的绿地,可利用功能分区的方式,在场地中划分出停车区和休闲活动区,并合理规划交通流线,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1.3 专项的景观化、生态化

在场地的材料运用方面,应使用生态可持续性材料。如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以及具有渗透作用的透水砖、植草砖等铺装材料。场地在不影响停车功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硬质铺装,增加绿地,以效缓解热岛效应。

在场地的雨水设计方面,应重点考虑地表径流和径流污染问题,结合场地内竖向情况,以“绿色雨水设施”为主“灰色雨水设施”为辅的设计模式,突出绿地自身的渗透力和净化力,减少地表径流,降低人工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可提高场地的雨水调蓄能力。“绿色雨水设施”主要指植被浅沟、生物缓冲带、雨水花园等;“灰色雨水措施”主要指排水沟、排水管道、集水井等。应依据场地自身的状况配以不同的雨水处理措施。

在场地的种植设计方面,应于传统的“围合式”、“树阵式”等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自然式种植模式,注重植物的群落、色彩以及季象变化的搭配,增加景观性,起到遮蔽建筑结构的作用。在植物选择时应以乡土物种和抗污染力强的物种为主。乔木要冠大荫浓,满足一定的枝下高度;草种要绿期长,耐碾压。考虑到场地雨水设计的需要,植被浅沟、雨水花园等渗透设施内的植物要选择耐湿耐淹的种类。种植设计除了要结合场地的竖向,也需注意停车场的安全需求,如植株不宜遮挡行驶视线等。

4.1.4 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化

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涉及停车场设计、绿地景观设计、生态设计等多方面,因此需要工程师、风景园林师、规划师、建筑师的多方合作。通过多学科的合作,能摆脱传统固定思维和僵化模式,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从而将设计发挥出最大效益。对于场地日后的运营管理,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的多方合作。公共开放的非营利性停车场绿地,可交由市园林局和交通局共同管理。有明确所属权的营利性停车场绿地,可交由专业的停车公司来管理停车系统,停车收益的一部分可用来聘请绿化工,对场地内的绿地进行日常维护。

4.2 功能与效益

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能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4.2.1 生态效益

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在满足停车需求的基础上,保留了绿地空间,并利用绿地空间将原本突兀的停车设施融入城市景观,降低了停车场存在的环境污染,起到了改善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4.2.2 经济效益

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合理利用城市中的闲置破碎空间,实现场地功能的多样化,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4.2.3 社会效益

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能有效缓解“绿化”与“硬化”之间的矛盾,降低人因灰色空间过多而造成的压力,提高停车设施的使用体验感,并营造提供市民活动和交流的公共活动场所,创造了一个舒适、和谐、健康、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5 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案例分析

5.1 法国Espaces Fenouillet商业中心停车场绿地景观

位于法国西南地区的Espaces Fenouillet商业中心是一家大型地区商业综合体,聚集百余家商铺,建筑面积达85000平方米。为了满足商业区休憩娱乐和停车服务的需要,设计师依据周边环境和交通状况,将商业中心一侧的场地布置为具有地上停车位的绿地空间。该空间被数条宽度不一的条带状绿地划分,连接室内的商业中心和室外的公共道路。绿地的两侧画有停车位,作为商业区的配套停车场。设计师在连接主要出口的绿地中布置了步道,步道两侧种植灌木及乔木。该设计手法不仅为场地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社交空间,也便于行人穿越的需要,同时起到停车区域划分的作用,达到了人车分流的效果。场地内的铺装材料和植被的运用都体现了当地特色,成功地与周围环境相融。该项目不仅打造了一个舒适的停车场地,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绿地空间,成为该区域富有特色的公共景观。

图1 法国Espaces Fenouillet商业中心停车场绿地景观部分https://www.gooood.cn/parking-and-the-surroundingsof-galerie-espaces-fenouillet-by-filao-amenagement.htm

图2 法国Espaces Fenouillet商业中心停车场绿地景观https://www.gooood.cn/parking-and-the-surroundings-ofgalerie-espaces-fenouillet-by-filao-amenagement.htm

5.2 深圳万科云城智能立体车库绿地景观

深圳万科云城智能立体车库绿地景观位于深圳市留仙洞总部基地万科云城,是产业综合体内的附属绿地。作为中国首个互联网创新城,未来新科技产业的聚集地,该停车场绿地在设计上体现了智能、生态、可持续性的特色。场地内的立体车库运用智能停车设备,实现平面移动和新型垂直升降的停车、取车方式,大大减少停车场建设用地的需要,为绿地留有足够面积。该立体车库的立面由玻璃幕墙围成,顶部也设计成可上人的屋顶花园,与周围绿地景观融为一体。为提高安全,实现人车分流,场地内有明确的分区和交通流线。除此之外,场地上空架有连廊,连接立体车库的顶层,通向周围的写字楼,可便于行人的快速通行。连廊下是公共绿地,设有座椅、喷泉等景观小品,可作为开放的休闲社交空间,也可作为举办节日庆典等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

图3 深圳万科云城智能立体车库绿地景观http://www.gstachina.org/pd.jsp?id=27#_jcp=2

图4 深圳万科云城智能立体车库入口http://www.gstachina.org/pd.jsp?id=27#_jcp=2

6 结语

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平衡土地的开发与保护,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需要深入关注土地与人类活动的内在联系,需要在完善城市绿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城市绿地的功能拓展。当下,用以单纯建造公园或其他开放绿地的大面积完整地块已减少,城市绿地的规划需要转向新的发展模式;而面对综合发展的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已不能局限于模式化、机械化的设计,其需要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结合静态交通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很好地给出了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设想,其不仅展现了基础设施景观化的潜力,也拓宽了绿地的综合功能。为应对未来城市中日益严峻的用地、生态、资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宽城市绿地的功能,发掘城市绿地的潜力。建设具有社会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城市绿地,将是未来城市绿地发展的科学模式。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停车场静态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停车场迷宫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编制城市绿地养护规范和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8·12”后,何以为家
油罐车静态侧倾稳定角的多体仿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