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协优势 勇当抗击疫情前锋
——信阳市科协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纪实

2020-01-03 02:16
农家参谋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阳市工作者科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信阳市科协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迅速响应市委防控指挥部的一系列工作方案,信阳市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对病毒逆向而行,一个个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书写着科学抗疫的“答卷”。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任务面前,信阳市科协各级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动员凝聚科技工作者铁肩担当、挺立一线,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道防线。

提高站位,凝聚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构筑“科学战疫”的坚强阵线

抗疫战役离不开科技支撑。信阳市科协着眼发挥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优势,凝聚起信阳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战“疫”有我、逆行而上的共识,第一时间动员科技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1月30日,信阳市科协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席张善伟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信阳市科协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信阳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志愿者,坚决响应中央、省委、市委和中科协、省科协号召,各县区科协均向当地科技工作者发出了广泛倡议,积极做疫情防控责任落实的推动者,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的传播者,疫情防控科学应对的践行者。主动加强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机构联系,面向社区、农村基层积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积极响应,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专业学科及应急科普传播优势

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信阳市科协组织牢记听党话、跟党走,做到疫情防控“学会勇担当,科普不掉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

1.组织专业学会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恐慌和焦虑情绪的泛滥。疫情之下,奋战于一线的医疗人员,被确诊和隔离的患者,高度警惕的普通大众,铺天盖地海量网络信息都有可能陷入心理危机中,心理疏导也是防疫,及时干预,过滤焦躁,避免情绪失控,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新冠肺炎防控战的重要一环。为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防控疫情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信阳市科协党组及时向信阳市心理学科社团组织发起倡议,鼓励信阳市学术类、科技类社团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职能和专业优势,向公众提供“战疫”心理支持、心理危机干预和情绪疏导等公益服务。疫情发生以来,信阳市科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8号)文件精神要求,及时发布疫情紧急危机干预指导意见,为心理学科社团科学、规范、有序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提供有力指导。1月26日,信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市心理研究所共同发布信阳市首个24小时疫情心理援助服务热线。社会心理学会成立由16人组成的信阳市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服务安心小组,1月28日,信阳市心理学会发起成立“信阳应对疫情心理援助志愿团”50名心理专家组成志愿服务队。信阳市心理卫生协会于1月30日开通了“6552120”心理疏导咨询公益热线,并向社会公布了志愿者手机号,为市民提供24小时待机的防疫心理干预服务。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先后为信阳市教体局、平桥区委分别录制了100分钟的防疫心理疏导讲座和危机干预访谈节目,在信阳市教育电视台和平桥区电视台播放,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社会心理影响。截至目前,信阳市科协组建的4个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共有各类技术层次的志愿者2055人,其中心理咨询师278人,他们通过热线电话、视频、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开展疫情心理疏导,目前接收心理咨询热线电话8556次,视频咨询156人,深入咨询1389人次。该活动被《人民日报》等10家知名媒体报道并接受河南都市频道、《东方今报》等媒体现场采访和报道。信阳市心理工作志愿者张丽霞老师成为河南省首批支援武汉心理援助医疗队员。

2.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信阳市科协早在1月 26日起就开展了防疫科普知识宣传,在“科普信阳”微信公众号发布权威科普知识,自2月3日开始,启动应急科普机制,每天发布防疫科普知识,更新“科普信阳”微信公众号,以群众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科普方式,普及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知识和有效方法,解疑释惑科学辟谣,不断增强公众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全社会的疫情防控能力。目前,已经发布相关科普知识信息80多条。“科普信阳”总浏览量超13万人次,在信阳市范围内组织市民参与省科协举办的“众志成城 战疫必胜”网上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拓展了疫情防控科普的覆盖范围。潢川县、息县、罗山县科协通过联系当地电视台,利用科普栏目定期播放防疫科普知识;各县区科协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科技工作者微信群等媒体,广泛开展防疫科普、农业生产等信息宣传;光山、潢川、固始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利用建成的300多块科普大屏,通过“科普中国”“科普之声”“科普全方位”“科普新天地”等平台,直播《遏制新冠,科学防控》滚动播出防疫科普节目,淮滨县、光山县、新县、平桥、浉河等县区科协利用科普e站进行实时科普宣传,送防疫科普知识“进村、入户、到人”,引导群众科学战“疫”。

发挥优势,汇聚科技力量,勇当抗击疫情前锋

1.基层“三长”发挥带头作用。科协基层组织中兼挂职主席、副主席多数为一线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都是一线防疫工作的主力军。特别是基层医院、疾控、卫生系统的科协人,他们带头驻守一线,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作出了表率。如:信阳市科协兼职副主席、市中心医院办公室主任郑延梅一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商城县科协挂职副主席杨旭德作为县医院急救中心主任连续一个月没有离开岗位;平桥区科协兼职副主席吴传亮、浉河区科协挂职副主席陈志银等既是科协人也是医务工作者,既是职责所在,同时也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的责任担当。

2.专家人才发挥作用,为农业春耕生产提供专业技术服务。2月29日,信阳市科协发布了《致全市各级农技协组织和广大会员一封信》, 充分发挥信阳市各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广大会员作用,动员各级农技协组织和广大会员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固始县、光山县科协组织农业专家采用微信视频通话、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信阳农林学院科协组织农作物栽培管理、畜牧、水产、茶叶、特色种植五个学科45名专家组成的科技专家服务团,通过建立微信群、网络直播、开展视频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和线上培训工作,在春耕复产期间,指导农民、农业企业做好科学生产,有序复工,疫情防控等工作。

3.上下一心各显其能,主动捐款捐物支前。各级科协组织、农技协、学会组织等捐款捐物100多万元。特别是浉河区吴家店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协会负责人刘丫丫,疫情期间先后捐赠消杀艾产品及现金8.5万余元;省科协委员、响山生态农业公司创办人杨继凤主动参加科普宣传及值守活动,并向市三院、湖东社区、东双河社区捐款、捐物3万余元,并被信阳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罗山县科协兼职副主席、信阳市科协常委钱晓玲,心系疫情,捐赠消毒水等物资价值约43万元。

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守望相助,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信阳市科协党组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靠前指挥,统筹协调,为扎实有序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坚强保障。为保证人员防疫安全,“一把手”通过书面批示的方式,安排部署信阳市科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关工作。每天下午听取值班员汇报当日值班情况、机关人员及家属具体情况。多次通过信阳市科协系统工作微信群强调全市科协系统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讲政治和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负责的高度,提高防疫规范标准,结合实际,周密部署,扎实有效、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2月5日,信阳市科协机关党支部印发《关于做好市科协机关支部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当天下午机关9名在职党员全部到社区报到,第二天就开始参加党员突击队,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防疫执勤、社区入户排查、跟踪随访等联防联控工作。信阳市科协选派第一书记黎伟同志,在家庭有三名卧床病人的情况下,自我克服困难,始终驻守基层一线,积极主动开展各项防疫工作,确保了帮扶村无一人疑似感染。当前防疫物资紧缺,黎伟同志个人通过联系战友、同事、朋友,协调购买了村委会应急防疫需要的口罩、消毒水、酒精等物品。信阳市科协党组做好后方保障,落实了防疫物资1万元工会费的经费支持。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信阳市科协将更加坚决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防疫的指挥和市委市政府、省科协决策部署,把打赢这场战“疫”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汇聚全市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助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猜你喜欢
信阳市工作者科普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河南省信阳市通联站
科普达人养成记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