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十四五”: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高质量的农村职业教育

2020-01-03 10:06张祺午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33期
关键词:十四五职教现代农业

张祺午

乡村振兴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这体现出党中央对“十四五”时期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明态度。“优先位置”凸显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定位,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更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提高农业质量、加快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建议》中明确要求“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是着眼长远,通过加大农业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乡村振兴,而农村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取得快速发展。从布局结构来看,全国已经基本实现每个县建设一所县级职教中心的目标,多数地方基本形成了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从基础能力来看,农业高职院校校均固定资产值近5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了50%;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超过1万元。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发了人力资源,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贡献了力量,为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重要支持。

“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破解区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职业教育差距过大、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农村职业教育创新与服务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高质量的农村职业教育。

一是要推动城乡与区域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引导中心城市优质职业院校与县级职教中心、农村职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互补发展。落实东西部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显著提升老少边穷地区农村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整合“空、小、散、弱”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基础、社会发展需求、人口规模等优化农村职业学校布局。结合实际,鼓励各地将政府投入的职业教育资源统一纳入县级职教中心调配使用,提高辦学效益。

二是要增强农村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农业农村等人才急需领域的职业教育供给。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加快遴选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发挥好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等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与职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农业产业与农业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受教育特点建设开放型、共享型、智慧型实训基地。培育涉农产教融合型企业。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职业教育学徒制,做好农业技术和文化的传承。发挥职教集团推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纽带作用,打造高水平农业领域示范性职教集团。

猜你喜欢
十四五职教现代农业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