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空中水塔计划:增高求雨?

2020-01-03 10:20黄东舒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9期
关键词:水塔贺兰山用水量

黄东舒

一、情景呈现

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中国宁夏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处,是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山脉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220千米,东西宽约20到40千米,主峰海拔3556米。贺兰山作为一山之隔,东西两侧风光迥异。西侧是广袤的戈壁和荒漠,东侧为丰饶的草场和农耕区,且有库不齐沙漠、毛乌素沙地镶嵌其中,东西两侧的沙漠面积较大。贺兰山东侧的宁夏虽有黄河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但当地水资源禀赋差,时空分布不均,再加上治理沙地需新增大量水源,用水总量趋于上限,未来水资源供需紧张态势凸显。故有学者曾大胆提出“贺兰山空中水塔工程”设想:用钢铁框架结构把贺兰山整体“包装”起来,增加贺兰山的整体高度,提高山体的水汽转化为降水的效率,进而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二、原创设计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侧为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当地计划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提高目前低下的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论证其他超级工程,力争缓解水资源不足局面。结合以下图表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贺兰山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贺兰山以西的西北干旱区,          (景观)广布,东侧由于          (河流)经过,形成了被誉为“塞上江南”的          平原,为其灌溉农业提供重要          。

(2)由图2可知,银川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降水特征为全年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蒸发量                        ,水资源不足。

(3)结合材料和图文信息,分析宁夏用水紧张的社会原因。

(4)有科学家提出“贺兰山空中水塔”工程,作为世界产钢大国,可用钢铁整体“包装”贺兰山,增加山体高度,提高降水量。请你从气候、环境、成本等方面论证空中水塔工程是否可行。

三、答案解析

(1)答案 季风区;非季风区;沙漠;黄河;宁夏;灌溉水源

解析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由材料1的图1可知,贺兰山西侧是广袤的腾格里沙漠,故以沙漠景观为主,东侧有黄河干流经过,河流冲积形成宁夏平原。

(2)答案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大

解析 由图2可知,银川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水资源匮乏。

(3)答案 农业、工业用水量大,生态建设用水量增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污染严重,加剧水资源的紧缺。

解析 宁夏农业上用水量大,利用率较低。近年来随着荒漠化治理的深入推进,生态建设用水量增加,再加上水污染严重,加剧了当地的用水紧张。

(4)答案 可行。理由:①中国钢铁产量有保障、资金充裕,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②宁夏位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的区域,该工程能够提高对季风的利用效率。③增加当地水资源能缓解当地用水紧张的局面。

不可行。理由:①整体包装山体会破坏贺兰山的生态环境,对当地动植物产生不利影响。②宁夏粗放型的农业和耗水量大的工业生产模式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紧缺,应该从节水、减少水污染等环节入手解决问题。

解析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可行”和“不可行”的角度进行分析,需有理有据。认为“可行”的可从当地中国钢铁产量、对夏季风的利用以及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等角度分析;认为“不可行”的可从保护贺兰山的生态环境、当前粗放型用水形式和水污染情况等角度论证。

四、试题解析

本题组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紧缺的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对贺兰山的地理意义、宁夏的气候特征、当地用水紧张的原因以及建设“賀兰山空中水塔”工程是否可行等多个知识点进行考查。4道小题紧扣情景,由浅入深,层层设问,环环相扣。先利用图文信息考查贺兰山的地理意义和宁夏的干旱自然环境特征,再通过详实的数据图表考查当地缺水的原因,最后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探究论证“贺兰山空中水塔”工程是否可行,从区域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某地区的水资源特点,考查了学生图文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开放性地理思维,落实保护与节约水资源的环境教育。

猜你喜欢
水塔贺兰山用水量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印象贺兰山
在水塔上
论《黄雀记》中“水塔”意象的叙事功能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儿
Nozzle喷嘴
炸掉一座老水塔
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