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寻找放屁王》绘本初识集合的教学设计

2020-01-03 15:32汪蒙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戴眼镜男孩子老爷爷

汪蒙

教学内容:数学绘本校本课程从绘本《寻找放屁王》初步认识集合。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数一数、比多少、加减运算中已经初步感受了集合,并具有理解明显特征的意义的能力,能抓住一些事物的特征给事物进行分类集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初步感知集合,了解集合的意义,为后续集合概念做铺垫。

2.在阅读活动中激发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的意识。

3.经历推理、分析、操作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集合,了解集合的意义。

学具准备:

卡通人物、两个集合圈。

教学过程:

一、阅读准备,导读激趣

1.欣赏封面

师:从图片,你看到什么了呢?(出示图片)

师:那你想到了什么?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数学故事“寻找放屁王”。

2.引入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语音,介绍故事情节:歹徒们一到晚上就出没于城市各处作乱。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有一天晚上,骑摩托车的歹徒们攻击了一位老爷爷后准备逃跑。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超级放屁王。

师:你刚刚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放屁王”绘本,以故事文本来创设情境,顺应将学生置于探索悬疑的侦探情境中,适应了低年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有趣性。

二、层层推疑,“构”建集合

师:原来我们的放屁王是一个大英雄呢!这位大英雄做好事不留名,可老爷爷还是想当面感谢他,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能帮老爷爷找到这位救命恩人吗?让我们一起变身当一名小小侦探吧!

1.第一线索(出示线索一)

出示线索:新闻社小记者

播放语音:放屁王是我们学校新闻社小记者。

师:你听到了什么?(学校有14名小记者)今天老师也把这些小记者们请来了,请哪位同学来贴一贴?

学生协助贴好记者人物。

师:那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2.第二线索(出示线索二)

(1)出示线索:男孩子

播放语音:还记得他的声音是个男孩子。

师:你听到了什么?(指着黑板板贴人物)能不能分一分?

请同学来黑板来分一分。

(2)出示集合

出示课件(校长在地上画了一个集合圈并提问生它的作用)

在黑板演示画圈,介绍这个圈在数学里也有个名字叫集合。

指着男孩子集合,明确圈中为目标人物。

(3)联系生活,巩固集合概念

师:一起来看看我们身边的集合吧!比如说我们班全体同学是一个集合,那二(1)班同学也是一个集合。二年级同学是一个集合,那三年级同学呢?第一组全部同学是一个集合,那第二组全部同学呢?

【设计意图】“集合思想”如果只是机械地讲解概念,学生听起来就会很枯燥乏味。这个环节教师通过设置两条线索让学生体验探索悬疑的快乐感,适时引出“集合”,巧妙地利用教室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特点,帮助学生初步建构“集合”认知。

3.第三条线索(出示线索三)

师:我们来看看老爷爷还提供了什么线索?

(1)出示线索:嘴边有痣,戴着眼镜(语音播放)

师:先思考一下,你有什么办法来找到我们的放屁王吗?

师:有同学已经有想法了,我们先四人合作找一找,在合作之前有几点有求,请同学来读一读。

(2)操作活动,小组合作(找嘴边有痣和戴眼镜的男孩子集合)

操作要求:

第一步:把嘴边有痣的男孩子放在红色圈里

第二步:把戴眼镜的男孩子放在黄色圈里

第三步: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请生汇报,巡視四人小组合作情况。预设有以下三种情况:

请小组上台汇报(分工操作汇报)一人摆嘴边有痣的男孩子,一人摆戴眼镜的男孩子,一人摆重叠部分,一人负责讲。

抽测环节:在质疑中进一步明确集合圈表示的含义。

【设计意图】教师在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在巡视过程中对个别小组的摆法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恰时点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思考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集合思想。

4.介绍集合图

师:同学们,简简单单的两个圈,轻轻地一重叠,就清楚地表示出了这么多的信息,你们真了不起!这可不是一副普通的图,它是数学上赫赫有名的维恩图。

(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用集合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是由英国数学家维恩发明创造的,集合图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

5.提出疑惑

师:嘴边有痣的男孩子是4个,戴眼镜的男孩子是5个,一共是几个?(9个)可是才8名男孩子,哪里多出了1名?你能列算式表示出来吗?

先独立思考:算一算;再小组交流:算式中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巡视,请生板书说明算式的含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集合图观察发现两个集合数的变化,从而思考怎样列算式,在表达中发散思维,学生列出多种算式,在对比中发现,只要把集合图看成几个没有重叠的部分,加法仍然可以用来解决重叠问题。教师巧妙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感知集合图在解决重叠问题时的价值,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梳理集合图

猜你喜欢
戴眼镜男孩子老爷爷
老爷爷和音乐蘑菇城
男孩子
共享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你好,男孩子
我送老爷爷回家
小兔戴眼镜
小猴戴眼镜
戴眼镜的孩子伤不起
Near-s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