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建生态水系大网络工程规划探讨

2020-01-04 06:03孙晓杰
水利技术监督 2020年2期
关键词:沟渠德州市滨水

孙晓杰

(山东德州市水利局河道工程管理处,山东 德州 253000)

根据市规划局最新修编的《德州市城市水系与水体景观规划》,结合德州市城区水利设施建设现状、水源供给、德州市排水防涝等城市系统体系,通过与市规划、环保、住建及城管等部门积极对接,提出“一轴三脉九曲水、五环四带十六廊”的总体水系连通规划结构,并提出“五水共治、四水润城、引水织网、碧水营城”的治水思路。结合城市发展需要,规划将分为近期实施与远期实施,规划近期通过修建必要的橡胶坝、节制闸、泵站等水系控制设施,实现德州市城区主体水系连通;规划远期将通过开挖新河道、建设生态廊道等措施彻底实现德州市城区水系连通总体规划结构。

为实现德州市城区水系连通总体结构,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的城市水系结构出发,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综合解决德州市城区水体连续、水体生态、水体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等涉水问题。宏观尺度:保格局。以包含城市主体河道流域作为规划边界,通过城市水系景观结构、区域防洪、供水、生态保护等综合分析,构建区域生态水系大网络,实现德州市中心城区的水系连通和循环格局。中观尺度:强体系。在构建宏观城市水系结构的基础上,以城市骨干水系为边界,构成南运河与岔河、岔河与减河、减河与马颊河3个分区,以实现城市分区的水体循环体系。同时充分考虑城市水源、水位高程、现状建设等问题,强化城市水环境治理体系、水资源利用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和水安全保障体系等四大涉水体系,制定城市中观体系的水系连通方案,提出实施的建议。微观尺度:建工程。在城市水系连通与水体循环方案指引下,结合城市水利工程现状建设情况,分区实施,确定实现水系连通与水体循环的具体坝、闸、泵站及河道清淤治理工程,科学布局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项目及设施。

1 水系重点连通段工程

德州市内水系脉络完整,影响城市水系连通的主要因素在于:①城市局部沟渠不通,局部沟渠水系不成网络;②城市水位管理体系不健全;③城市河道缺乏清理,垃圾淤泥较多,影响河道顺畅和水质。根据现场勘测及调研,完成水系连通工程需建设重点连通段9段,管道输水工程2项。按照城市排涝规划及水质要求清淤河道13条。

1.1 三里庄及陈庄沟连通工程

三里庄及陈庄沟位于运河经济开发区,现状连通条件已具备,局部区域需要打通。工程需要进行渠道开挖及设施配套等内容。

1.2 岔河与南运河连通渠道工程

岔河与南运河连通渠道设计总长400m,需要开挖沟渠400m,开挖土方1.7万m3,两侧各修建1座涵闸,规模均为2孔3m×3m,双向泵闸1座,流量为10m3/s,用于南运河与岔河水量之间的相互调补。

1.3 三干渠改造连通工程

三干渠位于德城区南部,总长4000m,现状大部分河段均已封盖,岔河上游橡胶坝建成及水位抬升后,规划结合用地及道路调整,对三干渠进行渠道截污导流及明渠改造,打造滨水空间及亲水平台,供附近市民休憩游玩,增加水景观,改善水环境,并配套景观建设[1]。

1.4 中沟及青年路沟改造连通工程

在城市水系循环中,中沟和青年路沟是连接新湖公园与大学路管涵的通道,现已全部封盖,规划对部分河段结合用地调整进行涵沟截污导流及明渠改造工程,打造滨水空间,供附近市民休憩游玩,增加水景观,改善水环境[2],并配套景观建设。

1.5 南干渠与南运河连通渠道工程

连通工程全长1000m,水面宽度为26m,设计水位为17.50m。需新开挖沟渠1000m,需开挖土方5.5万m3,连通段西侧靠近南运河需建1座涵闸。

1.6 站前沟渠道连通工程

站前沟水面宽度26m,设计水位为17.50m。现状站前沟南段阻塞未通,长度为3.8km,规划修建涵闸1座,规模为1孔2.5m×3m,北段新建节制闸1座。

1.7 北外环路沟连通工程

规划在岔河与减河之间的北外环路新开挖1条沟渠,设计总长度为6.3km,水面宽度为26m。工程预计需新开挖河道6.3km,开挖土方约30万m3。

2 城市水系景观

城市水系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要保障,城市滨水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既是具有实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市民休息游憩的重要活动场所[3],也是向在此活动的人群进行文化传播的场所和空间。

现状城市已在岔河、减河、南运河局部地区做了滨水景观改造,成为城市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德州市水系与水体景观规划》,城市水系总体格局为:“三环四带十六廊,一轴九湖四十五海子”。结合城市建设需要,重点打造4条骨干河流、16条城市主要风景廊道、9个城市湖泊湿地。

2.1 四条骨干河流建设

根据《德州市水系及水体景观规划》,城市4条主干河流为文化古道——南运河;城市绿道——岔河;科技游道——减河;生态廊道——马颊河。

2.2 城市主要沟渠建设

城市需要建设的主要沟渠有:东八里沟、陈庄沟、宣惠河、长庄沟、东沟、三干渠、南干渠、艾家沟、沙王沟、陈段沟、避雪店沟、牌子沟、四支干沟、杨庄河、马赞河、横河、站前沟、减马横河。

2.2.1东八里沟——湿地净水之廊

东八里沟位于南运河西侧,是运河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沟渠。东八里沟南段规划新建东八里湿地公园,具有净水活水的功能。东八里沟结合湿地建设,注重水体净化与修复。东八里沟全长1560m,景观注重水系生态修复与城市生活休闲。

2.2.2陈庄沟——工业休闲之廊

陈庄沟位于运河经济开发区,河道两岸以城市工业为主。景观设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城市工业文化,融入景观设计手法,打造城市独特的滨水工业景观[4]。

陈庄沟全长4430m,景观设计注重挖掘工业文化。

2.2.3宣惠河——铁路屏障之廊

宣惠河位于南运河以东,石德铁路以东。宣惠河两侧的景观应当注重城市防护。植物应当采用高大、密厚的植物,注重植物的降噪、降污功能及观赏价值。宣惠河全长5100m,景观规划注重植物配置与景观观赏。

2.2.4长庄沟——滨水生态之廊

长庄沟位于德城区中部,是横贯南运河与岔河的城市沟渠。两侧以居住区和城市轻工业为主。景观规划充分考虑人与水的关系,既要体现城市水体的生态性,又要充分考虑人在滨水空间的活动情况[4],打造一条人水共荣的城市滨水空间。长庄沟全长4280m,景观注重城市景观节点打造、滨水水生态修复等。

2.2.5东沟——缤纷生活之廊

东沟位于岔河西侧,是一条南北向的城市沟渠。河道两侧分布较多的居民区。景观设计以满足居民滨水生活为前提,创造生态娱乐的休闲环境。东沟全长4725m,景观注重滨水活动空间设计。

2.2.6南干渠——秀色田园之廊

南干渠是连接南运河与岔河的沟渠,规划将南干渠与南运河连通后新建一个湿地公园。南干渠为灌溉渠道,两侧现以农田为主,自然生境良好。景观设计充分尊重场地现状,注重农田景观营造,同时应具备生态性、游玩性、观赏性。南干渠全长7860m,景观注重农田景观、大地景观的营造。

2.2.7艾家沟——绿色休闲之廊

艾家沟是连接岔河与沙王沟的一条沟渠。沟渠内现已进行部分景观建设。沟渠两侧主要有居住小区、工业厂房及学校,绿化条件较好,有相当多的乔木。景观设计在保留现状绿化上进行景观提升,提高绿地空间的准入性,打通空间区域的主要节点,提升植物配置。艾家沟全长2230m,景观注重植物提升、节点打造,增强场所准入性。

2.2.8沙王沟——行水阅城之廊(在建)

沙王沟是贯通城市南北的重要沟渠,曾作为农田灌溉沟渠,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发展成为城市重要的景观廊道[5]。两侧居住区、工业区、城市景点林立,对于城市形象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沙王沟全长10850m,景观注重打造城市风景廊道,体现出休闲娱乐、庆典活动、健身体验、观赏游玩、文化传承等滨水空间功能。

2.2.9陈段沟——古韵水街之廊(已建)

陈段沟是一条重要沟渠,现已完成景观改造。陈段沟城市文化底蕴深厚,且位于商业繁华地段。景观将城市文化与沟渠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复原古建的方式,合理布局空间形式,将沟渠打造成城市商贸繁盛的文化水街。陈段沟全长4770m,景观吸取国内著名仿古商业街规划设计,通过严谨论证,将其打造成一条城市文化水街。

2.2.10三干渠——和睦水岸之廊

三干渠位于德州市城区南部,是一条沟通南运河与岔河的渠道。两侧有较多的居住小区和城中村,城市市民较多。但三干渠作为排污沟渠,污染严重,现状已经封盖。因此,三干渠应在沟渠完成雨污分流后进行景观设计。景观设计要注重沟渠水体与土壤的净化,同时创造优美的滨水空间供附近市民休憩游玩,打造和睦共荣的城市水岸,修建硬质护岸[5],与岔河橡胶坝上游水位齐平,水可自流至南运河。景观设计注重滨水空间打造、水体土壤的生态修复。

2.2.11牌子沟——悠然绿野之廊

牌子沟位于东部新区,是区域连通避雪店沟和杨庄河的城市沟渠。现状两侧以村庄和农田为主,生态基质良好。在城市规划中,牌子沟未来两侧以工业用地为主,景观设计注重原始生境的保护,同时结合现有条件打造绿野悠长的城市体验滨水廊道。牌子沟全长5325m,景观注重保护场地生境,增加绿量。

2.2.12四支干沟——生态复育之廊

四支干沟位于东部城区北侧,是连通减河与马赞河的城市沟渠,现状两侧以工业厂房和村庄为主,自然生态良好。景观设计可从生态复育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调研场地植被、生物、水体、土壤的情况下,通过景观设计手法,拓展沟渠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6]。同时也要允许人的进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支干沟全长6390m,景观注重生态系统的延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2.13杨庄河——生态科技之廊

杨庄河位于东部新区核心区,连通减河与马赞河,是东部新区主要的城市沟渠。杨庄河定位为在满足城市排涝安全性的基础上,兼顾科技展示、生态示范、休闲健身,带动片区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廊道。杨庄河全长6700m,景观注重体现科技展示、休闲建设、生态示范等功能。

2.2.14马赞河——缤纷野趣之廊

马赞河位于东部新区东侧,连通避雪店沟与马颊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未来城市两侧以工业用地为主。现状马赞河两侧以农田为主,考虑到城市发展与城市市民需要,马赞河景观设计应注重原始生境的保护,同时结合现有条件打造具有野趣体验的城市滨水廊道。马赞河全长6750m,景观注重保护场地生境,打造野趣横生的景观廊道。

2.2.15战前沟——高铁展示之廊

站前沟位于东部新区南侧,德州东站站前,连接杨庄河与减马横河。沟渠现状两侧有农田、村庄、高铁站,南端不通。景观设计应将站前沟定位为高铁站的附属景观廊道。依托高铁站等交通优势以及先天的自然生态优势,借助当地的传统文化,引入文化体验、商业服务、社区休闲、生态居住等多种功能,提供文化展示、商业、交通门户、餐饮、居住等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市域级的现代城市门户形象[6]。同时通过水体保护、植被景观、生态知识科普等手段,改善并保持其特有的自然生态肌理。战前沟全长3865m,景观注重城市形象打造与水体保护。

2.2.16减马横河——静谧幽香之廊

减马横河位于东部新区南部,是连接减河与马颊河的城市沟渠,是城市重要的引水渠道、生态休闲廊道。现状两侧以村庄和农田为主,两岸有相当大的防护林带,河水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景观应以不破坏沟渠生态环境为基础,采用低影响开发,增强植物与花卉配置,并通过连续的木栈道来创设一条静谧幽香的城市廊道。减马横河全长7900m,景观设计注重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打扰,增强区域植物配置。

2.2.17避雪店沟——田园礼颂之廊

避雪店沟位于东部新区北部,是一条农田灌溉渠道,现状两侧多是农田与村庄。景观设计应当尊重场地,以塑造田园风光和大地景观为主。通过种植油葵、苜蓿、金银花等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农作物来打造景观。避雪店沟全长8295m,景观设计注重田园风光和大地景观营造。

2.2.18横河——水溪花径之廊

横河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侧,连接岔河与减河。现状两侧分布有工厂、农田、沟盘河水库。横河作为城市重要的引水沟渠,景观设计应注重水体生态修复,打造清澈的城市溪流,同时注重花卉种植,打造特色的城市水溪花径。横河全长4830m,景观设计注重水生态修复和花卉植物配置。

3 实施效益评价

通过对德州市城区水系连通与水体景观建设,优化城市水系格局,提升城市排涝能力,推进了用水方式的转变,为城市打造了优美的滨水景观,为城市发展集聚了雄厚的生态优势[7],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优质的城市民生工程,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3.1 为城市创造生态优势

通过水系连通规划建设,完成城市内水体流动循环工程,加强城市再生水回收利用与水质净化,有效削减水体污染物,预计城市水体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变成Ⅳ类和准Ⅳ类,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85.5%。城市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河流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修复,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城市品味得到极大提升。

规划通过城市闸坝、管道、清淤工程,实现城市水系连通280km,城市内水系实现整体循环流动,基本消除城市水系黑臭水体的存在。其中,通过建设城市4条骨干河道、18条城市主要沟渠、9个城市湿地湖泊、城市生态防护林带,结合城市文化与市民需求,实现城市河流沟渠沿岸“一河一特,一廊一景”的城市美丽生态画卷。预计通过水系连通建设,城市重要水体完成蓄水之后,中心城区浅层地下水逐步回升,地下水漏斗区逐渐恢复,市区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改善明显,河道生态功能逐渐恢复。

3.2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通过城市水系连通与水体景观建设,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的更高期待[7]。城市水生态环境得到提升,市民生活与水紧密结合,城市展示出更强的活力、更大的包容性与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城市水系连通与水体景观建设完成后,城市将成为国内水生态建设的典范,为其他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经验,为美丽中国作出一份贡献。

3.3 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生态的修复改善,解决了许多制约德州市发展的症结,增强了城市发展后劲,为德州市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新活力与新优势。城市水系将作为德州市的一大名片,融合城市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编制水系游玩精品路线,积极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

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优惠的招商引资方式,使城市更具竞争力,能为城市带来更多绿色生态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城市经济跨上更高台阶。

4 保障措施

4.1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成立由市长挂帅,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有关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规格工程建设指挥部,一线办公,靠前指挥,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开发区、陵城区及环保、住建、城管、水利等相关部门也成立相应领导组织,一把手负总责,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布局有力有序推进,避免出现重复安排、互不衔接、漏项空项、配套不全等问题。

4.2 部门联动,合力攻坚

“水系连通、碧水绕城”工程涉及多区域、多部门,需分工负责,共同推进[8]。指挥部把控全局,全面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定期对建设情况进行通报,加压驱动,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4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根据行政区划和工作职能承担具体建设和管理任务,切实履行工程建设主体责任,分包标段,协调联动。其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服务。

4.3 严格考核,确保实效

将“水系连通、碧水绕城”工程建设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精细实施,严格监管,出台奖励办法,调动工程责任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问题台账,跟踪督办,排名通报,对组织不力、消极懈怠、进度落后、影响工程质量的,由市政府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保证工程建设实效。

4.4 财政支持,创新机制

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模式,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同时发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整合部门各类建设资金,集中打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9]。

4.5 大力宣传,强化教育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10],形成万众一心城市治水的热潮。

猜你喜欢
沟渠德州市滨水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农村坑塘沟渠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