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

2020-01-04 07:06腾达孙雪梅
辽宁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绿色理念金融体系

腾达 孙雪梅

〔内容提要〕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带来恶劣影响的认识,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球兴起,我国更是将绿色理念列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若要实现绿色发展,就离不开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对其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出欠发达地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构想,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借助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绿色理念 金融体系

注:本文系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19ZXSY01);商务部与贵州财经大学联合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WBZD0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贵州省已彻底摆脱了“天无三日晴、人无二两银”的落后形象,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随着高铁站的开通,贵州省人力、物力资源的流通速度大大加快,经济增速十分迅猛。贵州省得天独厚的凉爽气候也使其成为众多高科技企业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中心,这促进了贵州省经济结构由一二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升级。截至2019年末,贵州省地区GDP已达到1.68万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8.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0.84万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7.8%。2019年,贵州省人均GDP达到4.64万元,与全国人均GDP(6.97万元)的差距正在缩小。同时,贵州省与发达省份的发展差距也逐渐缩小。这是因为贵州省另辟蹊径构建了具有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发挥巨大的作用。2017年6月,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浙江、广东、新疆、贵州、江西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贵州省由此成为了西南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先驱。本文针对贵州省,由一个贫困到迅速发展的省份,分析其绿色金融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既对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借鉴,也利于贵州省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借助绿色金融实现全面脱贫和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一、贵州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

(一)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

2016年11月,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积极构建贵州绿色金融的支持体系,《意见》对推动贵州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金融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后,贵州省在绿色金融诸如绿色银行、绿色保险等领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

(二)绿色信贷蓬勃发展

从2012年起,贵州省银行业依照银监会(即现银保监会)的要求,在贵州实行绿色信贷业务,以期通过绿色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向环境友好型模式的转型。截至2017年6月末,贵州省全省节能环保及服务项目贷款余额达到近1700亿元,大大促进了环保行业的发展。此外,贵州省在绿色信贷相关机构设置创新上取得很多成果。如2014年兴业银行在贵州成立了兴业银行全国第一家生态支行,以对绿色信贷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授权政策。

(三)协调推动发行绿色债券

2017年,贵阳市公交集团与贵阳银行等当地金融机构联合发行了26.5亿元公交绿色资产证券化债券,这是国内第一單公交绿色资产证券化债券。2018年,贵阳银行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发行了2018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空白。

(四)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基金

为了推动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在贵州省政府的主导下,贵州省政府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基金、贵安智慧制造医药大健康产业并购基金等基金,这大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贵州省经济转向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金融市场“绿化”进程推进

在政府的引导下,贵州省资本市场中的环保与低能耗企业比例大幅上升。2016年以来,贵州省40余家IPO上市公司中,有近20家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企业。在政策倾斜下,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

二、对绿色金融各机构的构建和优化

(一)对绿色银行机构的完善

1.绿色银行发展的转型设计。目前,国际上关于绿色信贷的界定比较权威的规则是赤道原则。兴业银行是我国首先实行赤道原则的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贵州省银行业可以参考兴业银行践行赤道原则的成果经验,初步建立绿色信贷运营体系,运行成熟后可将赤道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内涵进一步扩展至可持续金融,引导银行由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向重视长期社会效益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并逐渐落实到管理制度、信息披露、业务创新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及创新活动中。在具体的绿色信贷业务操作上,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对可能会对环境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项目,严格限制对其发放信贷。对存量客户中的环境不友好企业,采取减少授信额度、缩短融资期限等途径迫使其放弃污染严重之工程项目,将信贷资源规模逐步向低碳产业倾斜。将节能、环保、减排作为信贷审批的必要条件,在一定阶段的发展后可以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信贷源头上确保业务符合绿色金融的原则。

2.完善绿色银行组织结构体系。银行战略和政策的实际落实要依靠银行的组织体系来实现。许多银行在总行成立了专业的绿色金融部门,主要负责该行的绿色金融产品业务创新、市场营销和体制机制建设。贵州省本地银行在总行层面可以建立绿色金融事业部,以统筹管理全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对于贵州省的各银行分行,可以结合地方实际设立绿色金融中心,作为区域绿色金融经营与管理部门。在具体结构变革上,第一阶段是结合贵州省实际建立绿色项目小组。贵州省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可以设置相关的绿色项目小组向绿色信贷需求者提供信贷服务。以此种形式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相关流程,积累相关经验。第二阶段是随着相关职能逐步完善及业务规模不断壮大后,可以在公司金融部下设绿色金融中心作为专门经营管理绿色金融业务的二级部门,同时积极建立相关专业团队,并为员工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3.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助力深度扶贫。对于新兴产业、环保产业等,因为存在相对的产业聚集地,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相对详尽,可以由贵州省各银行设立绿色金融中心专门负责相关的绿色业务。而对众多特色农业、旅游业而言,因贵州省政府推行的产业扶贫政策产生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呈现分散分布的态势,其“短、小、频、急”的贷款特征大大提高了服务成本。此种情况下,按照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设立分支机构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建议按照金融功能观思想,利用互联网满足此类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以移动金融促进金融服务下沉。目前,随着国内众多IT公司向乡镇地区的“下沉”,手机支付业务已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移动端的支付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银行在欠发达地区的营业成本,也使得贵州省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群众能享受最基本的支付清算服务。二是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产业扶贫、“三农”扶贫对口小微企业贷款的“降风险、缩成本”。信贷成本控制上,贵州省银行业可借助大数据等技术降低对绿色小微企业贷款的运营成本,并在贵州省的农村领域大力推进移动金融发展。风险管理能力上,加强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利用,如利用互联网金融中的信息处理方式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对绿色基金的优化

1.绿色产业基金的优化。一是鼓励贵州省的机构投资者参与绿色产业基金,如国有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应当率先配置绿色资产,将其纳入投资组合并开展ESG评级,领头对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及披露。二是构建具有贵州地方特色的绿色基金体系。不同于北方重工业比重大的省份,贵州省重工业相对规模较小,对环保产业投资需求较小,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存在后发优势,可引导绿色基金重点投资在旅游业、特色农业等带有“绿色”属性的产业,完成经济结构调整。

2.绿色投资基金的优化。一是加强项目对接,明确绿色项目认定标准。二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绿色项目对接。可以由贵州省政府发起成立社会投资论坛,为绿色投资提供交流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设计融资方案,更好地满足绿色项目需求。四是完善投资决策和监督机制,确保基金投向绿色领域。

(三)绿色保险市场的优化

1.加强绿色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出台贵州省内与绿色保险相关实施细则,在省内各市县试点初步建立强制绿色保险制度。通过完善贵州保险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贵州环境执法力度,使造成污染的企业主动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提高投保意识和环境风险管理能力,鼓励保险公司联合发行证券、共同承保,推动绿色保险市场化交易。

2.使绿色保险与绿色信貸形成统一体系。在环保部门、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间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这一方面可使银行的贷款审批与企业的各项环评结果挂钩;另一方面可使绿色保险为绿色信贷进行再担保,从而形成绿色资金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绿色理念金融体系
The Great Unbanked
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绿色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金融体系等级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