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研究

2020-01-04 07:06薛晓丽
辽宁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化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

薛晓丽

〔内容提要〕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和政治概念,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在一定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产物,本文重点研究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种逻辑。

〔关键词〕小康社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重大战略规划,根据十五大提出的,二〇一〇年、建党一百年和中国成立一百年,确定的发展目标。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會十亿人口中获益,促进经济更发展,促进民主更健全,加快科教进步,促进文化更繁荣,促进社会更和谐,促进人民生活更充实。“更高水平的建设小康社会”是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毫无疑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连接这两个阶段的纽带,是实现现代化第三个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和政治概念,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产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中,中国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三种逻辑:实践逻辑、理论创新逻辑和党建逻辑。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突出了围绕现实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

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在党中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集体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概念,有效地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在充分继承这一实践逻辑,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凸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逻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小康社会”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康原本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人们对小康生活的殷切追求。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并在20世纪末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宏伟构想。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不是你们那样的现代化观念,而是一种舒适的小康之家。”截至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但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很低,如1000美元的人均GDP出现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富裕国家,而我们远远低于这个水平,即使在这个水平上,中国仍然落后于西方。因此,到那时中国仍将是富有的一个小康的状态。“小康”在这里的意思是“四个现代化”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邓小平指出“,中国现在已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二十年内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水平。”可以看出,在邓小平时代,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到体现、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是江泽民同志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来的,那么建设小康的战略思想强调了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江泽民指出:“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继承革命传统,创造新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的思想统一中,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指导新实践。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不仅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更突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逻辑。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突出了党的建设逻辑,即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统一

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全面充分体现了辩证统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即“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党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重要目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只有实现党的最低纲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才能实现。如果我们没有最高的计划和最高的理想,我们就会失去前进的道路。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当然,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在全党进行思想教育。但必须明确党的最高纲领必须通过各个阶段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强调“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在当前阶段办好各种任务,脚踏实地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目标和纲领,不能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但最大的项目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切实的实际行动与最高纲领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康社会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重要步骤和现实要求。之所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能够反映党的最低纲领,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发展目标,是社会生产力和落后文化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二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最根本的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是邓小平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也就是说,“明确提出了分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是符合邓小平同志的战略观念,也反映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实现现代化阶段按照新的现实去落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新的实践和发展中形成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我们要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新时期,我们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大的决心、信心和智慧,确保中国梦永远的船只前进在正确的方向,确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继续推动和发展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概念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逻辑,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逻辑;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逻辑;突出了在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建逻辑,我们将继续不断研究和深化这种逻辑,推动小康社会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最终助力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化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