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相关思考

2020-01-04 07:07和婷艳
财会学习 2020年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问题

和婷艳

摘要:在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经费来源获得了有效保障,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事业单位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体制原因,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环节上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可能会让事业单位运营产生一定风险,这必须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策略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涵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单位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控制措施,并按照相关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及管控。在事业单位运营发展过程中,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合理开展。经费是事业单位运营发展的基础,由于经费的存在,必然就会涉及到经济业务,如采购、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差旅费等。通过科学的内部控制,能够让事业单位准确、实时、有效地应用经费,提升资金利用率,避免出现资金浪费,促进单位有序发展[1]。其次,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有利于控制经济活动风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实现职务分离以及职位轮换,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预防财务失真,并能够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控制潜在风险因素,保证单位稳定发展。另外,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有利于遏制腐败行为。内部控制强调事前防范,能够对风险作出提前预判,并给予预防性措施。如此一来能够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对职工以及干部行为进行系统性地约束及限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这对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升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部分问题

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1)风险评估存在缺陷。一些事业单位会将风险评估与廉政建设充分关联起来,对风险因素的梳理主要从廉政建设角度出发,并未结合单位发展目标以及市场环境建立针对性的定期风险评估机制,特别是在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方面缺乏全过程监督,使得风险评估效能不足。(2)内部管理有待加强。在人员管理方面,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工作压力较大,相关岗位无法有效分离,再加上缺乏有效的责任机制,无法做到“责任到人”,为财务工作以及内部控制埋下隐患[2]。同时,一些事业单位在内控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有所不足,未能统一各部门数据端口,可能会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无法充分实现信息共享。还有一些单位相关软硬件设施较为陈旧,导致信息传递速率以及信息处理效率较为低下,无法满足实际内控活动需求。(3)业务控制需要完善。首先,在预算业务控制方面,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以及预决算编制衔接不够细致,再加上数据审核不严谨,可能会出现预算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会产生较为明显的预决算偏差。其次,在单位采购业务控制方面,未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采购,商品配置可能无法达到业务活动具体使用要求,会导致资金浪费。存货类资产管理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入库登记管理,导致入库信息不准确。另外,一些事业单位资产管控方式相对陈旧,定期清查制度不够到位,存在资产记录不完整的情况,可能会造成资产流失风险。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优化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单位内部要给予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内部可成立内控领导小组,负责对风险评估以及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梳理。单位根据相关规范以及自身发展目标,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风险评估工作,并且将风险评估融入到日常业务活动当中,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控氛围。当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出现巨大变化时,要进行风险重估,对产生变化的事项重新进行风险评估,从全局出发,进一步强化风险因素防范[3]。同时,事业单位需要对风险评估流程进行优化,对现有流程进行有效梳理,将不合规范、不合法律以及权限设置不合理的环节挖掘出来,进行针对性优化,尽可能精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手续,在保证评估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评估效率以及质量。在风险评估方式上,可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层级划分,建立风险评估矩阵(以风险影响程度作为横坐标,以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为纵坐标),通过专家评级确认风险因素等级,从而筛选出重点风险因素、关键风险因素,给予重点监督,将整体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优化内部管理

在岗位设置上,事业单位需要对不相容岗位进行有效分离,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并建立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于人。一旦出现问题,按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起到督促作用。对于内部关键岗位需要执行轮岗制度,并由上级部门或相关监审部门对岗位履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制定人才招聘计划,并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从多个维度对应聘者综合素养进行考察,筛选出可靠的人才[4]。单位还要协助相关人才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并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不断强化相关人才专业能力,提升其岗位胜任力。在考核方面需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从多个维度对单位职工进行合理评价,设置差异化的岗位考核指标,发挥激励作用。通过以上举措不断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为内控工作实施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重视内控信息系统建设。单位要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淘汰一批陈旧设备,根据单位需求开发专门的内控信息管理系统,打通各部门信息端口,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借助系统能够对内控信息进行准确捕捉、挖掘,并进行整合分析,为内控活动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三)优化业务控制

首先,要加强预算业务控制。在预算编制方面由计财部门组织,先制定预算准备工作要求,并由各部门提供预算编制相关基础数据以及申报项目。再由各内设机构对基础数据以及项目进行审核、排序,最后由计财部门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编制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计财部门结合年度预算目标对预算执行进行部署。各预算部门要根据计财部门要求执行相关预算。期间计财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偏差,并监督整改。计财部门以及预算单位要定期开展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工作,对绩效结果进行总结性分析,提出优化措施,并适时公开绩效结果,提升预算业务控制的透明度。其次,在加强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方面,业务经办部门需要结合合同等收款依据对收款事项进行充分核对,并由计财部门进行审核。计财部门根据合同以及协议内容开具相应的发票,由财务人员收取款项[5]。对于未能结算收款的,记录为应收款项。由业务部门对应收款项进行催收,对于无法追回的款项,且满足坏账条件,则提供相应材料证明,在计财部门审核后确认坏账,并进行处理。支出业务方面,业务部门根据合同、发票等提出付款申请,由计财部门对原始付款凭证进审核;付款部门对付款申请及时进行审批;出纳付款,由记账会计进行会计处理。另外,在采购业务控制方面,要构建物资采购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將无法量化的风险转变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以此来控制采购风险。采购之前要对采购物资进行细致分析,确保采购物资与单位实际需求相契合,再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确保采购活动的合理性,避免出现资金浪费。

四、结语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重视并优化风险评估,挖掘潜在风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控制措施,并且要对内部管理以及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内控体系,确保单位能够维持稳定发展状态。财

参考文献:

[1]罗玉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相关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知识经济,2019 (03):71-72.

[2]钟新发.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 (33):231-232.

[3]何敏.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 (30):226+228.

[4]陈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问题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7 (05):37-38.

[5]杨荣.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思考[J].财会学习,2017 (02):254.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