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2020-01-04 07:13王喜芳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王喜芳

【摘 要】 文章利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 229)标准,对劳动者工作场地的职业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确定出劳动场地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危害级别,明确工作场地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的分布状况,为用人单位指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严重度

目前,我们国家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仍然存在不足,每年国家统计的新的职业病人数近3万例,其中煤炭行业最为突出。为了搞好职业病防治,国家要求对生产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多年的评价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人们的劳动条件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目前我国已颁布的最新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 229)标准,是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非常适用的科学方法。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4270-2015)中的评价目的,其中一条要求要对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价,显然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价方法最适合,而分级标准就是该方法的评价依据。

煤矿企业存在的主要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有:煤粉尘、噪声、手传振动、毒物、高温等。在这些因素中,煤尘影响面广、影响时间长,造成危害大。因此,下面就粉尘因素,利用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对其危害性大小、职业病危害暴露及接触水平重点进行分析。

一、矿井概况

(一)矿井概况

该矿井产量为90万吨/年,开采15号煤层。在15号煤层一采区布置一个长度为180m的1111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在二采区布置两个综合机械化掘进头,一个是1206回风顺槽掘进头,一个是1206运输顺槽掘进头,采用EBZ-160TY型掘进机掘进。井下煤炭运输均采用皮带。

(二)现场防尘情况

1.井下安装有防尘洒水管路

地面建两座(每座V=300m3)消防洒水水池,水管沿副斜井进入井下,沿井下巷道分枝布置,一直进入到采面、掘面。在管路上每隔100m、50m,设置一个支管或阀门。

2.喷雾装置

采掘工作面、井下输煤皮带转载地点、装煤机等都设喷雾洒水装置;破碎机安装喷雾装置。采煤机有内喷雾和外喷雾系统,截煤时喷雾降尘。掘进机有内喷雾和外喷雾系统。

3.风流净化水幕

在主要回风大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采区回风巷、掘进巷道安装风流净化水幕。

4.煤层预注水

采用动压注水系统,采煤工作面回采前,提前在煤层内沿着煤层倾角打长钻孔把水压入煤层。但实际工作时用静压进行注水。

5.除尘器

掘進头配备湿式除尘风机、破碎机安装有防尘罩、锚喷使用锚喷除尘器。

6.消除落尘设施

对巷道的落尘定期清扫、冲洗。主要大巷定期刷浆。

二、某矿井的井下粉尘浓度现场检测结果

(一)井下粉尘游离二氧化硅检测结果

经检测,该矿井综采工作面转载点游离二氧化硅浓度为4.40%,采区回风巷工作面游离二氧化硅浓度为4.16%,煤仓下口为3.72%。

(二)煤矿井下粉尘检测结果

井下各工作地点粉尘浓度检测结果见工作场所粉尘分级情况表(表1)。

三、粉尘危害程度分析评价

(一)分级指标

1.分级依据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规定,确定粉尘分级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作为分级依据,共有3项权重数作为分级依据:一项为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第二项为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第三项为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2.分级指数

A.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

当M<10%,则WM取1;当10%≤M≤50%,则WM取2;当50%80%,则WM取6。

B.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分级和权重数(WB)

当B<1,WB取值0;当1≤B≤2,WB取1;当B>2,WB取3。

C.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权重数(WL)

体力劳动强度为Ⅰ(轻),WL取值为1;体力劳动强度为Ⅱ(中),WL取值为1.5;劳动强度为Ⅲ(重),WL取值为2;劳动强度为Ⅳ(极重),WL取值为2.5。

D.分级指数和分级级别

分级指数G=WM×WB×WL

分级级别为:

当G=0时,作业级别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

当0

当6

当G>16时,作业级别为Ⅲ级(高度危害作业)

(二)危害级别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煤矿井下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小于10%,其权重数WM为1。

井下采掘工作面工人的劳动强度一部分为Ⅱ级(中度),也有的为Ⅲ级(重度),其权重数WL取2.0。转载点、井下其他场所劳动强度为Ⅰ(轻),权重数WL取1.0。

煤矿井下工作场所煤尘(呼尘)的限值为2.5mg/m3,其接触比值B及其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B见下表1。计算的分级指数也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该矿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煤粉尘的危害程度为Ⅱ级,为中度危害作业;转载点煤粉尘的危害程度为Ⅰ级,为轻度危害作业;井底车场、中央配电所煤粉尘的危害程度为0级,为相对无害作业。

(三)粉尘超标原因分析

井下作业场所煤粉尘超标地点大多数集中在采面、掘面。经现场调查发现,采煤机在切割时、掘进机在掘进时,内喷雾、外喷雾都会开启,且喷雾压力符合相关规程、标准的要求,采掘空间逸散煤尘部分得到了一定的抑制。由于工艺的限制,仍有一部分煤粉尘在飞扬。因此井下采煤工作面作业回风侧15米处、采煤面液压支架工移架作业点、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机司机操作位、掘进工作面掘进机组后5米处、回风侧等煤粉尘的浓度较高,而皮带和转载机均布置于产尘点的上风侧,加之转载点的喷雾效果较好,其操作司机位置的煤粉尘的浓度相对较低。另外本矿采煤机司机采用电动遥控操作采煤机,所以采煤机司机接触的浓度相对不是很高。

采煤场所的煤粉尘超标原因主要是:尽管该矿实施了煤层注水,但是注水时采用静压注水,对煤层的润湿效果较差,注水效果不太理想。建议采用动压对煤层进行注水,改善注水效果。

四、结论

根据生产性粉尘分级标准中的管理原则:该煤矿企业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煤粉尘作业危害程度为Ⅱ级,为中度危害作业,企业应把采、掘面作为防尘重点,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动压注水,采用高压喷雾等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转载点煤粉尘的危害程度为Ⅰ级,为轻度危害作业,企业应加强管理,保证各转载点喷头的数量,并能正常喷洒。

井底车场、中央配电所煤粉尘的危害程度为0级,为相对无害作业,煤粉尘防护措施可以继续保持。

作业分级标准体现了接触者实际接触危害的程度,还为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了供科学依据,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4270-2015[OL].[2020-07-08].http://www.zywsw.com/zwpj/6200.html.

[2]李英.职业危害因素分级标准在职业安全卫生评价中的應用[J].劳动保护,2005(8):78-80.

[3]杨万宗,胡正海,许红林.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应用[J].现代职业安全,2013(6):104-106.

[4]于瑞广,陈公利.我县石英砂加工粉尘治理措施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S1):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