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散煤削减量将超过2亿t

2020-01-05 04:15
矿山安全信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周边地区北方地区民用

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预计“十三五”期间散煤削减量将超过2亿t。

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在第五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上介绍到,2019 年散煤治理持续深入,削减散煤约4900万t,其中,民用散煤治理对年度散煤削减总量的贡献达50%,比2018年上升22个百分点。

而纵观“十三五”时期,《报告》指出,预计“十三五”期间散煤削减量将超过2 亿t。其中,在工业散煤治理方面,2016-2019 年工业散煤治理对全国散煤削减总量的贡献超过60%。在过去的4年中,工业小锅炉淘汰政策逐步加严并扩围,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前所未有,建材等行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以及错峰生产等新举措的高效执行,使得重点区域工业散煤治理空间有效压缩。民用散煤治理主要依托北方清洁取暖的推进。截至2020 年4 月份,三批43个北方清洁取暖试点合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29.77亿m3、改造户数2677万户。

在散煤治理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也使得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供的数据,2019 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 平均浓度较2016 年同期下降33%,重污染天数下降52%。

另外,据《报告》内容,包括天津、石家庄、太原在内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第一批试点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109.5μg/m3下降到2019年的69.7μg/m3,降幅36.4%;西安、临汾、淄博等第二批试点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从2017年的80.6μg/m3降至2019 年的71.4μg/m3,降幅11.4%;三门峡、渭南等第三批试点城市秋冬季PM2.5 平均浓度从2018 年的85μg/m3降至2019 年的73.25μg/m3,降幅13.8%。

展望“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煤控研究项目分析师李雪玉建议,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散煤治理的可持续性,是“十四五”散煤治理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报告》明确,“十四五”散煤削减量建议为1.5亿t,并力争2亿t。

猜你喜欢
周边地区北方地区民用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近45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冬半年积雪时空演变特征
地磁逐日比与新疆及周边地区强震关系
墓葬艺术的阐释性解读
———《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艺术研究》评介
上厕所为何称“解手”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春秋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的联姻探究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2019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高层论坛在京举办
对民用节能建筑之采光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