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导向” 推进产业融合

2020-01-05 09:24褚小明江苏省句容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融合农业

褚小明/江苏省句容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句容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这条主线,努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挖掘致富潜力,促进农民增收。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23元,同比增8.6%,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11: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5:1)。

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产品品质提升。围绕葡萄、草莓、稻米、茶叶、草坪“五朵金花”,中草药、无花果、薄壳山核桃等“春苗产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放大品牌效应,完善追溯平台,培育出一大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乡土品牌。2019年,茅山长青、戴庄大米分别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丁庄葡萄成功入选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2%。

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桑葚、花木等关键产业,整合产业链、要素链、利益链,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新模式,培育6个产业化联合体,新增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入选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的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白兔产业强镇建设初见成效,茅山镇获批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市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346家,年接待游客量达到650万人次。

依托优质孵化服务,加快“双新双创”走在前列。围绕成立农业产业联盟、青年职业农民协会、举办“十佳”农民评选活动,为广大新农民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品牌营销等提供服务。目前,已建成葡萄、草莓、草坪3个产业研究院,成功打造2家省级农民实训基地。2019年,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家电商平台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人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全市已有越来越多“80后”“90后”返乡创新创业,帮助提升产业质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产业兴旺是先手棋。继续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做特做亮句容农业品牌,让广大农民在小康之年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坚持人才导向,培植融合主体。继续培育“葡二代”“莓二代”等产业带头人,发展多元合作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重点深化产业研究院、亚夫工作室、“农二代”留学、高素质农民评选等一批有句容特色的制度创新,健全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助力主导产业向纵深发展。2020年,将创建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重力争达到80%以上。

坚持效益导向,提升融合质态。深入推进品牌培育行动,按照做大企业品牌、整合区域品牌、争创地标品牌的思路,一方面,不断做强老品牌,保护、提升“丁庄葡萄”“茅山长青”等地理标志,推广做大“白兔草莓”“戴庄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在此基础上再争创1~2个“国”字头地标品牌;另一方面,积极做亮新品牌,鼓励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挖掘品牌内涵、获取品牌溢价,加快实现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深入推进全产业链联动增值行动,重点鼓励发展产地初加工,特色食品、特色制造和特色手工业等乡土加工制造业,挖掘保护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统手工艺等。抢抓2020年国际道教论坛在句容举办的“机遇期”,全力推进本市休闲农业精品培育和乡村旅游全域发展,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美丽休闲乡村、主题创意农园、精品线路和精品村等。

坚持绿色导向,推广融合模式。2019年底,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发文,转发6部门制定的《进一步推广赵亚夫“戴庄经验”,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试点方案》,2020年本市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擦亮发源于句容的“戴庄经验”这块绿色招牌,认真组织开展试点村的产业指导和技术帮扶,加快推动生态循环农业跨越发展。重点推动食味稻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业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生态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2020年将新增稻虾等稻渔共作面积3000亩,预计亩产小龙虾130~150公斤,亩均增收1000~3000元。

坚持项目导向,增强融合动力。强化抓项目就是抓产业的发展理念,以重大项目落户和推进为抓手,推动各类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统筹整合,加快乡村产业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增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2 0 2 0年,将围绕重点产业做好精准招商,筹划专题活动,配备专业队伍,下大力气招引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高效农业项目、骨干龙头企业落户。鼓励支持农业企业强强联合、同业整合、兼并重组,就地升格一批领军型、旗舰型的农业龙头企业。□

猜你喜欢
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