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城镇燃气企业适应配气价格监管策略

2020-01-05 18:55邹晓琴伍泉霖李佳忆王文婧党雪霈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配气管网气管

邹晓琴 伍泉霖 李佳忆 王文婧 党雪霈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51;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资本运营部,四川 成都 610051;3.中国石油贵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14;4.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6;5.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沙坪坝分公司,重庆 400030)

0 引言

城镇配气管网是天然气供应的“毛细血管”,天然气配送是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天然气配送环节价格监管相对滞后[1-4]。为加强城镇燃气配送环节价格监管,2017 年6 月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7〕1171号)。四川省、重庆市相继印发城镇燃气配气价格管理办法和城镇管道燃气配气成本监审办法,初步建立了四川省、重庆市城镇管道燃气配气价格管理和定价成本监审制度[5]。国家发展改革委及重庆市文件中规定的准许收益率上限为7%,而四川省文件中规定的准许收益率上限为6%。为促进城镇燃气行业更好地适应相关政策,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城镇燃气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实现城镇燃气企业稳定过渡,以达到健康有序发展。

1 城镇燃气企业发展现状

川渝地区城镇燃气用气具有覆盖范围广、经营企业多、销售占比大的特征。截至2019 年,区域内除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外,均使用管道天然气,有近500家城市燃气经营企业,其天然气销售量占川渝地区的天然气消费总量超过60%。在使用管道天然气的大部分县域内至少有3 家以上的燃气公司,有的甚至多达10 余家,主要包括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天然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下属终端公司、中国石化重庆页岩气销售企业等参资合股的燃气公司,以及华润和港华下属的分公司、子公司等。城镇燃气企业的综合成本由购气成本和配气成本组成,购气成本为企业购进天然气产品的成本,配气成本由折旧摊销费和运维费构成。对川渝地区城镇燃气企业的配气价格进行综合分析,估计一般配气价格在0.5元/m3。

2 成本监审环境下城镇燃气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选取了近50 家在川渝地区城镇燃气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分析,其中既有代表四川地区的企业,也有代表重庆地区的企业;既有发展多年的老企业,也有近两年发展起来的新企业;既有主要供居民和商业客户的企业,也有主要供工业或CNG的企业。

2.1 城镇燃气企业天然气销售业务整体利润水平过低且分布不平衡

从调研的近50 家城镇燃气企业利润构成情况来看,销售天然气实现盈利的企业占调研样本数的53%,天然气销售亏损的企业占调研样本数的47%。从成本监审的角度对调研样本企业的收益水平进行分析表明,整体收益率仅为0.04%,但其中也有近10家企业收益率超过7%的准许收益率,6 家企业的收益率在15%以上,最高的达58%,分布极不平衡。

2.2 以民用气安装业务为主的利润增长模式面临重大挑战

从调研样本分析,城镇燃气企业安装业务实现的净利润占企业净利润的总额超过80%,安装业务净利润率超过40%,是城镇燃气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目前这一利润增长模式面临重大挑战:一是政府文件的出台必将导致安装业务利润空间下降。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城镇燃气工程安装收费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9〕1131 号),其核心是放开建筑区划红线内的燃气工程安装市场领域,对于燃气工程安装竞争性市场体系尚未建立的区域,收费标准由价格部门制定,并且原则上成本利润率不得超过10%。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不少燃气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安装业务的后期维护维修费未归集到安装成本中。

2.3 有效资产过低的城镇燃气企业数量较多

有效资产是影响配气价格核定的重要指标,在准许收益率不能突破最高限额的情况下,有效资产越大,核定准许收益的计算基数越高,单位资产净利润越小;反之,若有效资产越小,计算得到的实际利润将越高,政府可能按照准许收益率降低配气价格,减少城镇燃气企业收益。

从调研的样本企业来看,有效资产相对于经营规模,资产总额并不高,且分布不均衡。有效资产高于1亿元的企业占调研样本数的30%,这些企业的有效资产占样本企业有效资产总额的70%;有效资产低于1亿元的企业占调研样本数的70%,这部分企业的有效资产占样本企业有效资产总额的30%。

2.4 城镇燃气企业配气管网负荷率偏低

根据《四川省城镇燃气配气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川发改价格〔2017〕64号)、《重庆市城镇管道燃气配气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渝价规〔2018〕2 号),配气量是根据企业年度销售气量及管道负荷率进行核定。配气管网负荷率达到或超过60%,据实核定配气量;配气管网负荷率低于60%的,按60%核定配气量。因此,当配气企业管网负荷率低于60%时,政府核定的最终配气价格低于企业按实际配气量测算出的配气价格,配气企业面临损失。50家样本企业中有28家的配气管网负荷率在50%以下,严重偏低,导致按实际配气量测算出的配气价格在0.6~1.3元/m3。

3 应对策略

3.1 做好应对配气价格监管的基础工作

3.1.1 加快配气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分离或实行配气业务财务独立核算

目前大多数城镇燃气企业还存在输气、配气、燃气安装、CNG 销售以及对第三方转供等多种经营一体化的情况。因此,为应对配气定价成本监审,城镇燃气企业要做好对业务现状的梳理,尽早进行配气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分离。对暂不具备配气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离的城镇燃气企业,要通过实施配气业务资产与其他业务的资产剥离、配气业务的运维成本与其他业务的运维成本剥离和配气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剥离,逐步实现配气业务财务独立核算。

3.1.2 建立与配气业务相关的成本数据库

气源调整、运输方式和用户消费的波动对天然气配气环节管网设备利用和资源配置造成了冲击。需求动态波动造成了配气成本的历史估算和实际运营的差异,给天然气配气环节精准核算和评估预测带来了不利影响,急需建立一套与配气业务相关的成本数据库[6]。

3.2 提高配气管网负荷率

3.2.1 优化输配气管网布局,建设高效管网系统

1)统筹区域内输配气管网规划布局,提高输配效率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形成蛛网式管网系统的布局模式,统筹规划布局区域内全部城镇燃气企业的管网建设。蛛网式管网系统是一种高效、集约化的设计,拥有强大的调配保障能力和良好的用气变化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各地区根据市场发展就近搭接骨干管网,进而快速建设区域管网,并辐射周边,促使市场迅速由点到面铺开,从而最快地培育市场[7]。布局蛛网式管网系统要求改变区域内不同输配气企业主体各自为阵建设管网的现状,必须整体地考虑区域内资源、市场格局。因此,为了实现区域资源市场优化配置、提高输配效率,保障公司总体经营效益,应当站在公司层面统筹规划各区域燃气业务管网发展规划布局,推动建设蛛网式管网系统。

加强输配气管网适应性分析,及时调整优化管网格局。目前,川渝地区城镇燃气管网适应性分析开展得还不够深入细致,也没有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各企业可借鉴输气管网适应性分析的有益做法,加强所辖配气管网的适应性分析,及时调整优化管网,保障管网的高效运行。

2)配气管网建设经济评价引入负荷率达标时限,提高设计水平

管网建设经济评价中通常是按照规划的气量测算输配气收入,而并未考虑负荷率存在不达标的风险。事实上,负荷率比规划的时间延迟达标是经常发生的。实施配气成本监审前,其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并不显著,因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实施配气成本监审政策后,负荷率已经成为影响城镇燃气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开展管网建设可研、初设工作进行经济评价分析时,必须考虑管网负荷率达标时限,评估不达标的风险大小,以及对配气价格、经济效益的影响。

3.2.2 加强调配管理,依靠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负荷率管理水平

目前管网负荷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建立有效的配气管网负荷率相关重要参数的动态监控手段;二是没有明确配气管网负荷率的测算方法,生产运行管理部门基本上不清楚所辖管网负荷率的具体水平,只能概念性地估计很低或较好;三是由于前面两个问题的存在,也就无法动态地评估负荷率水平变化对配气价格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因而不能及时地调整优化管网调配。实施配气定价成本监审以后,这种状况亟待改变,重点是依靠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负荷率管理水平,主要工作包括:研究制定管网负荷率计算公式及参数选取标准;完善管网负荷率参数监控基础设施;生产运行系统中增加负荷率动态曲线;负荷率经济效益影响评估。

3.3 提升有效资产及价值

根据配气定价公式,有效资产的价值是作为公式中的分母,做大有效资产可以使配气价格提高,从而有可能提高配气企业的效益。究其根本原因,一是配气定价公式中规定了有效资产的收益率固定为6%,保障了收益的稳定性;二是需要具备负荷率较高、配气量较高两个重要条件,保障有效资产的增加并不会导致配气价格水平的明显提升,保障客户利益不受影响。

近中期,重点应将加快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城镇燃气企业有效资产的主要手段,包括燃气管网、燃气调峰设施等。这既是加快推进城镇燃气应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需要,又有助于企业自身效益发展。

3.4 加强成本管控,优化成本结构

根据配气定价公式,对于负荷率较低的配气企业,如果准许成本(主要是运行维护成本)过高,会导致配气价格过高,超过政府允许的范围,进而导致实际结算的配气价格低于满足企业效益需要的水平,最终降低企业经营效益。

3.4.1 实施标杆成本管理

一是对直接影响输配气价格的部分核心指标参数规定具体标准,如折旧年限(管网不低于30 年)、维修费(不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2.5%)、安全生产费(不超过配气收入的1.5%);二是对供销差率、员工薪酬等确定标杆成本;三是加强投资建设、工程施工、物资采购、输差管理等生产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费用的控制[8]。

3.4.2 优化成本结构,降低非准许成本

优化成本结构的核心是通过加强成本管控,聚焦于控制或削减非准许成本。一是对照政策规定完善成本核算办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核算办法进行修订、细化和完善,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燃气销售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成本。二是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在分析各项成本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成本预算,划分成本责任单位,落实责任预算指标,加强跟踪控制分析,及时改进控制措施。三是完善成本核算基础资料体系。建立成本台账,对成本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为成本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4 结束语

配气价格监管政策对中国城镇燃气行业的发展影响重大[9]。一方面,城镇燃气企业要主动适应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趋势[2,10-11],积极转变观念,研究应对策略[12-13],在新的政策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川渝地区是全国燃气行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之一,笔者提出的策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在应用效果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持续的跟踪和深化研究。另一方面,政策的执行效果也迫切需要实践来检验,并根据实践进行调整完善,以有效促进燃气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关于配气价格监管的问题,业内还需要持续予以关注,并着重从操作层面、细节方面加以细致地研究。

猜你喜欢
配气管网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意大利配气行业监管概况
本安火花试验装置之配气系统的设计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