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问题与建议

2020-01-05 23:57李巍仑
山东水利 2020年4期
关键词:试点县供水管德州市

郎 磊,李巍仑,万 齐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14)

德州市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水资源贫乏,水资源总量11.53亿m3,人均占有量211m3,仅占全国的1/10,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多年来,为保障用水需求,德州市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来解决供需矛盾,年均开采量6.8亿m3,导致大面积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综合整治点多面广,任务异常严峻。

1 地下水超采区现状

1.1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

根据《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结果表明,德州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为莘县—夏津孔隙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和宁津孔隙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涉及夏津、武城、宁津、乐陵等4个县(市、区),超采区总面积1221.1km2,为一般超采区。

1.2 深层地下水超采区

根据《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结果表明,德州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包括全市各县(市、区),总面积10356km2,年均实际开采量11746万m3。其中德城区和平原县由于地下水开采强度较大,地面沉降情况较为严重。

2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情况

2.1 治理目标

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要求,德州市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底,全市计划封停全部浅层地下水井2770眼,封停深层承压水井883眼;到2025年底,全市计划封停全部深层承压水井1640眼。

2.2 治理措施与成效

1)关停自备井。地下水超采综合整治工作开展近3年来,按照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德州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按照任务配档表,超额完成任务,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关停深井1158眼,压采水量8034.62万m3;关停浅层地下水井2221眼,共压采水量1102.14万m3。经过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工作,浅层地下水位逐步回升,深层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趋缓,地下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市级50眼深层地下水观测井实测数据分析,德州市深层地下水漏斗中心区水位回升2~4m;浅层地下超采区平均水位埋深由2010年的8.66m回升到目前的8.07m,上升了0.59m,浅层地下水漏斗区面积缩小738km2,地下水下降趋势得到有效缓解。

2)完善替代水源。通过修建平原水库,建设水厂完善供水管网,疏通河道等措施,全市地表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4种替代水源配置不断优化,供水结构日益完善,替代水源置换能力大幅提升。全市河道、沟网和坑塘总蓄水能力7亿m3,21座平原水库供水能力6.75亿m3。德州城区现有供水管道7条,总长120km,日最大供水能力可达106万m3,可同时向三水厂、四水厂、华鲁恒升、华能电厂、天衢工业园输水,仅三水厂、四水厂就铺设公共供水管网960km,基本满足再造一个“新德州”的需水要求。

3)推进试点项目。2017—2019 年,陵城区、平原县、宁津县、乐陵市、武城县被先后列为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县,通过不断探索,以点带面提升德州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平。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经过3年的努力探索,已在全县铺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交易制度。陵城区为工业自备井解决替代水源问题,自筹资金5000万元建设新隔津河水库工业供水水厂,日供水能力5万t,并铺设供水管网53km,延伸至经济开发区各重点企业门口,彻底扭转了过度依赖地下水的供水方式。平原县结合地下水压采工程建设,对河道两岸土地进行确权划界,使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水清、岸绿、河畅、路通、景美的治理效果初见成效,河道调水行洪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地表水得到充分涵养和利用,为地下水压采替代水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2.3 存在问题

德州市总压采面积和压采水量均占山东全省的1/4左右,任务较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资金不足。据初步测算,还需投资120亿元左右,才能全部完成德州市的压采任务。市县财政实力较弱,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置换水源工程、供水管道工程建设进度缓慢。

2)进度不一致。德州市试点县地下水压采整治进度较快,非试点县进度较慢,整建制彻底解决德州市地下水压采工作,还需要扩大试点县数量,整齐划一、全盘推进。

3)建城区需置换水源的用水大户较多,公共供水管网存在超负荷、水量不足、水压不够等情况,供水管网铺设改造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全覆盖。

4)水质需进一步提升。工业供水水厂由于原水处理相关配套工程不完善,导致工业供水达不到企业原用的深层地下水水质标准,部分对水质要求较高企业,如食品、酒业、羊绒企业等被迫自装水处理设备,增加了企业的水支出成本。

5)部分居民有抵触情绪。城市老旧居民小区置换公共供水管网地表水源工程,目前需按住房面积缴纳33元/m2的配套费,居民有抵触情绪,配套费收缴困难大。

6)乡镇封存备用的深水井数量多,位置分散,后续监管困难大,深水井封停后续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3 建议

3.1 强化监督,责任落实

继续督导各县(市、区)政府,落实地下水压采工作的主体责任,进一步优化水源置换方案,加快建设水源置换工程。以德州市国家试点县和省级试点县为示范,按照“先建体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全面推动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对各县(市、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月调度,及时向各县(市、区)通报工作进度,年底进行考核,确保各县(市、区)按时完成压采任务。

3.2 整合资金,加大支持

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支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整合发改、国土、水利、城管等有关项目资金,集中规划、统一投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供水工程建设,全力提高封井进度。积极向市政府建议减免老旧居民小区置换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水源工程配套费用,切实提高城区封井进度。

3.3 完善配套,严格税收

切实提高替代水源工程覆盖规模,是保障封井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1)农业方面,进一步加快河道清淤治理,疏通供水河道,完善水网建设,大力开展河道拦蓄工程和坑塘蓄水工程建设,提高雨洪资源利用能力,积极发展高效节水工程,切实改善农业灌溉条件。2)工业方面,进一步加强发改、城建、水利等部门协作,切实加快公共供水管网建设,提高管网覆盖面,为企业置换水源提供便利。严格征收水资源税,按照山东省水资源费改税试点方案,对取用深层地下水用户按3倍征收水资源税,通过经济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引导用水户转变用水方式,促进节约用水。

猜你喜欢
试点县供水管德州市
二次供水管道漏损预警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市政工程供水管网运行管理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32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公布
基于BIM的供水管网智能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德美土地金融借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构建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制约及推广
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经验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