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几点建议

2020-01-06 10:50苗秀平
山西水利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水价用水量水源

苗秀平

(山西省襄汾县水利局 山西临汾 041500)

襄汾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经过农村饮水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三个阶段建设,截止目前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96 处,解决了481 657 人的吃水问题。其中“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8 处,千人以上供水工程72 处,其余单村单户工程共计116 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这些工程的实施,惠及了襄汾县348 个行政村,447 个自然村的居民。使襄汾县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工程规划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现就需要注意加强和改进的几项工作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1 当前襄汾县农村供水工程面临的问题

1.1 饮水解困时期的一些工程运行至今年久失修

2000年左右的饮水解困阶段,全县实施了一大批饮水工程,当时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少,建设规模小,设计标准低,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已达到了当初设计使用年限,管网不同程度地出现老化、损坏、漏水等现象,供水漏损率较高,一些饮水工程甚至不能正常运行;一些工程水源水位持续下降,水质不稳定,农村饮水安全不能得到稳定保障。如汾城集中供水站建于2011年,建有水源井一眼,井深295 m,原出水量50 t/h,经多年使用,水位持续下降已经加深泵管30 m左右,现出水量30 t/h;南贾集中供水,水源井井深60 m,原出水量50 t/h,水量锐减为20 t/h;南辛店乡贾罕村供水管网建于2000年,经过多年使用,漏水严重,造成3 家房屋受损。2018年进行了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建设前村里每月供水量5 000 t 左右,巩固提升后每月3 000 t,节约40%;汾城镇兴平村饮水工程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管网漏水严重,已经无法进行供水运行,村民靠集中供水点拉水供水。

1.2 现有农村供水工程难以跟上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襄汾县建成较大饮水安全工程8 处,由于管理良好,供水有保障。近年来随着工程覆盖村庄逐年扩大,以及农村改水厕所、新型卫浴、集中供暖等用水需求进一步增加,原设计供水主、支管网已经满足不了增加供水量的需求。襄陵集中供水有水源井三眼供水,涉及襄陵镇17 个村庄,2.7 万人,出水量分别为80 t/h、50 t/h、50 t/h,但由于输水管道管径较小,群众用水需求增加,夏季高峰期输水能力不足,部分群众用水高峰期用水困难。

1.3 农村供水工程缺乏后备水源

一些供水工程由于用水量的增加已经不能满足水量日益增长的需要,遇到干旱或节日用水高峰,水量明显供应不足,部分村庄会出现了“水荒”情况,群众反映强烈。邓庄镇利民集中供水覆盖村庄35 个,供水人口6.5 万人,最高日用水量2 000 t,自备水源井4 眼,①号井已经干枯,无水可取,②号井井深298 m,水泵由208 m 加深至290 m,出水量由40 t/h 减少为不足15 t/h,③号井井深285 m,水泵由208 m 加深至底285 m,出水量由40 t/h 减少为20 t/h,④号井井深400 m,水泵由208 m 加深至290 m,出水量由40 t/h减少为25 t/h。累加出水量60 t/h,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但是由于没有后备水源,目前只能通过外购其他村的3 眼水源井补充供水。

1.4 地方财力有限影响供水工程建设

上级批复的有些供水工程需要县级配套资金,但由于县级配套的资金有时不能及时足额到位,造成部分饮水工程不能及时建设实施。

1.5 农村水价偏低难以维持工程正常运行

近年来城镇水价已经调整多次,但农村饮水工程自建成以来一直执行的水价为1.5~1.8 元/m3。现有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价远低于运行水价和成本水价,属于保本微利经营,这种状况已经执行了十年左右。随着用水市场扩大,电费、维修养护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及管理费用逐年增加,一直不变的水价已难以维持供水工程正常运行,更谈不上提取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用及利润。供水水价偏低制约了供水工程的良好运行。

1.6 农村饮水工程水费回收率较低

“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由于规模较大、管理运行相对效果较好,水费收缴由县村镇供水服务有限公司和乡镇水利管理站共同管理,全部实行以表计量计征收取水费,水费回收率在60%~90%以上。其中运行较好的利民集中供水、古城集中供水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运行效果一般的晋源、襄陵集中供水回收率为60%。除集中供水外的各类单村供水工程管理由于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为村委雇用的临时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管网维修,工程运行费用大多由村集体负担,村民用水不掏钱,村里不收水费,无提留折旧大修理费用,工程一旦损坏无钱维修,影响群众吃水,且群众吃“福利水”造成水量的浪费严重。有些村虽然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但是实行定时供水,降低了村民生活水平。

2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应注意加强的一些建议

1)供水工程的建设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工程规划初期,要因地制宜,着眼农村未来发展,科学规划,尤其全县近年来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很多村庄实施煤改气工程,供水工程建设规划初期就要考虑煤改气环保工程的建设治理、排水工程的建设以及乡村道路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结合起来,规划初期,加大勘测和调查力度,合理安排工程项目,考虑资金捆绑使用,避免国家资金浪费使用。

2)农村供水工程的水量计算按照《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中的用水量定额及计算方法,居民平均日用水定额取25 L/人,居民最高日用水定额取40 L/人,大牲畜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取64 L/(头·天),小牲畜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取40 L/(头·天),日变化系数取1.6,时变化系数取2.0。根据全县近期对已经建成使用的供水工程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旱厕改造、太阳能的使用等等,村民的用水量增加。在设计水量计算中,应根据实际用水需求,考虑村庄长远发展,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增大用水量的设计标准。

3)供水管网管材标准要进一步提升,根据2019年对全县供水工程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以前所建工程管材大多为PVC 管材,连接工艺为胶粘或胶圈连接,在使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加大了工程的运行成本,也给群众的正常供水造成了不便,自2015年以来,全县逐步推广使用HDPE 管材,连接方式采用热熔连接,接口较少,局部水头损失可以适当减少。在工程规划设计中选择新型管材采用新的施工工艺非常重要。

4)应加大后备水源的建设力度,县内8 处集中供水工程,每个工程都关系到上万人的吃水问题,一旦出现供水不足造成水荒问题,后果难以想象,需要对每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后备水源的储备。确保供水水量充足。

5)应推广集中供水水表井的建设和使用,近年来县内供水工程建设中推广建设集中供水水表井,(井深1 米,直径1.2 m,砖混结构)井内设分水设施及各用水户水表及控制设施,6 至8 个用水户建设一个集中水表井,既减少了土建工程用量,又便于工程的管理,供水工程调查结果显示,使用集中水表井的村庄供水工程运行良好。

6)要加强水质监测力度及水质检测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及水样检测工作,对“千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实行周检测制,每周一次19 项指标检测,对单村和联村供水工程按要求频次进行巡检和送检服务,按工程总处数的50%进行抽检,每半年进行一次。及时了解实时水质状况,保证全县农村供水水质安全。

猜你喜欢
水价用水量水源
基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灌区终端水价测算及分析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寻找水源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
中国水价改革的理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