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

2020-01-06 21:45刘建琼
科学咨询 2020年29期
关键词:解题笔者小学生

刘建琼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南川 4084030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与我们的预期之间往往会存在着很大的“代沟”。如当前我们应用的新教材,不仅仅每一个习题都经过了精挑细选,每一个图片也都经过了仔细的设计,在画面精美的小学数学课本资源中,我们展现出了我们的教育预期。在有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做支持之后,尤其是在我们经历了停课不停学活动之后,我们对于互联网上的新资源拥有了更为客观的认知。在越来越丰富的教材资源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空间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为什么“小马虎”还是占据极大的比重呢?笔者认为就是因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少读的能力、悟的能力、解的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同样的教学资源展现给不同的学生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教育局面呢?笔者认为,就是因为学生在解读这些资源时的关注点不同。不仅仅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生成语感,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同样需要学生生成语感,这样学生在阅读时能够通过把握每一个“字词句”,进而搜集更多的数学信息,进而生成数学模型、数学理念[1]。其实小马虎的出现就来源于此。在促使学生生成“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多元化的设计帮助小学生把握好每一个“细节”,进而“会读”,“有感”,“可解”,“反思”。由此可见,让学生能够“咬文嚼字”、“耐心推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2]。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重点。例如在教材中有一题:“小张和小李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张的速度是4米每秒,小李的速度是6米每秒,经过40秒两人相遇。环形跑道长多少米?”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层层递进,进而实现“读”、“悟”、“解”目标。如先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圈出题中的关键词,“环形跑道、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这些关键词的意思,感悟题中两人的行走方式,明白是从同一点相背而行,并结合所要求的问题,学生就能很快明确解题思路,要求环形跑道的长度其实就是求两人行走的总路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写标注的习惯,写读后感的相关活动,在培养学生“读、悟、解”能力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些活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标注,在读后让学生参与演讲、讨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生成更多的“有感”。当然,为了帮助学生捕获相关的信息,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设计相关的情境图,用“箭头”等帮助学生分析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必然可以生成读的能力,并且会不断地调动学习节奏,先感悟,再尝试着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

二、多做一些“变化”

在培养学生的读能力时,笔者建议,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读的价值,而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有感”、“多思”。这样学生才能够“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当然,这种学习模式的营造也来源于每一位主导者。如在低学段的计算教学中,笔者在屏幕上为学生提供了静态图,然后应用动态视频让学生将这些信息转变为有趣的生活故事,进而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构建个性化的数学模型,在自己编题的过程中,同时猜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动手操作、集体讨论、教师演示等多种方式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将各种信息变得直观化。在高学段我们可以提升一些难度。如,在学习“比例问题”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学校五、六年级的学生共有180人,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比是4:5,五年级和六年级各有多少人?”在学生阅读完这一道题之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完成问题的解决。在后期的相关题型设计中,并没有让学生“课前读”、“反复读”、“共同读”、“示范读”。而是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将关键句“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比是4:5”换成不同的说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了,兴致盎然的开始积极思考、认真探索。这不,经过思考,马上就有同学想出了不同的说法:换成“五年级学生是六年级学生的4/5”,“六年级学生相当于五年级学生的125%”,“五年级学生是六年级学生的0.8倍”,“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多1/4”等。让学生在独自思考中把一种数量关系“换句话讲”,在这样的阅读、感悟、解题的过程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思维“空白”,而他们很快又会投入自己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来填补这些空白。从“实”到“空”再到“实”的过程必然可以让小学生生成数学学习能力,他们会拥有更多的体验[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出现的问题往往来源于“细节”,来源于“基础”。所以我们在帮助小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从“第一步”开始不断地“延伸”,如我们可以从“读”开始让小学生不断地“感悟”,进而生成“解题”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中爱上数学学习,生成数学思维,生成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解题笔者小学生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老师,别走……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是小学生
解题勿忘我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