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苏州侨声 讲好中国故事

2020-01-06 03:37杨新
华人时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侨务华文华侨

杨新

侨务外宣是党和国家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苏州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充分发挥侨务外宣得天独厚的对外传播优势,紧紧抓住展形象、增美誉这个重点,坚持用苏州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用苏州经验阐释中国理念,用苏州风貌展示中国形象,不断赋予新时代侨务外宣工作新动能。

紧扣中心,强化侨务外宣的凝聚力

目前,苏州共有海外侨胞、归侨侨眷20余万人,海外高层次人才2.2万人,在苏投资的侨港资企业近万家,實际利用侨港资653亿美元。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海归新侨创新创业,助推苏州高质量发展,始终是苏州侨务外宣工作的一条主线。一是大力宣传投资创业环境。积极承接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海外华侨华人专业协会会长联席会、海外文化社团负责人高级研修班苏州站活动,宣传推介苏州投资创业环境,推动合作交流。连续参与主办12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组织“赢在苏州”“创业嘉年华”创新创业大赛,承办“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苏州行”“相聚长三角”“海外江苏之友苏州行”等侨务引智引资品牌活动。精心组织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苏州分会活动,举办“苏港携手·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开展苏州侨企、民企“共话发展、合作共赢”活动,引导苏州市民营企业主动对接海外侨商,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经贸产业、人文领域等交流合作,更好地发挥华侨华人和侨团侨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二是不断拓展侨务外宣渠道。每年组织侨务经科文化考察团出访,拜会当地侨团侨领,宣传改革开放成就,推介苏州良好的人文环境、创业热土和发展机遇,把经贸文化考察同侨务外宣、招才引智、友城交流、海外慰侨等有机结合起来。先后与69个国家与地区的300多个侨界社团建立友好关系,在3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5个海外侨务引智引资联络处,定期点对点发布国情市情、人才新政、节日问候,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苏创业。三是积极营造依法护侨氛围。推进出台全国地级市第一部以“侨”为主题的政府规章《苏州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大力宣传《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持续开展“走百家侨企,访百名人才”活动,成立市海外交流协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律师维权中心,帮助解决土地纠纷、新品上市、房产过户、子女入学等问题,为来苏创新创业的华侨华人营造和谐法治的新侨之家,使投资苏州、创业苏州、融入苏州成为共识。

真情服务,提升侨务外宣的向心力

通过个性化、精细化、标准化的服务,涵养一大批在关键时刻能够“找得到、靠得住、用得上”的重要海外资源,增强侨务工作的亲和力、向心力,是抓好侨务外宣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是亲情乡情互融。发挥地缘、血缘、亲缘、业缘的优势,突出做好苏州籍重点侨领侨团的工作,深化联络联谊,增进情感交流。注重加强与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的“三新”和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投资上有意向的“五有”人士的联系交往,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推进“侨爱工程”,每年组织归侨侨眷参观考察苏州的发展成就,举办中秋文艺汇演、重阳节祝寿、老年病义诊等活动,为全市190名老归侨发放“暖侨敬老爱心卡”,连续5年为60岁以上归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通过归侨侨眷的真切体验、现身说法,感染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宣传苏州、传递乡音、凝聚共识,增进世界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客观认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营造对中国友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海内海外互联。先后接待了美国劳工部前副部长莫天成、加拿大联邦参议员胡子修、老挝前常务副总理凌绪光、美国钢铁大王唐仲英、新加坡金鹰集团主席陈江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终身教授、澳洲勋位勋章获得者丁兆璋等一大批海外重点侨领以及美国江苏总商会、德国华人华侨工商协会、巴西中国经贸交流中心、匈牙利国家贸易署代表团、正大集团考察团、马来西亚江苏工商总会等到访苏州,在热情、周到、细致的接待服务中拓展了侨务外宣的广度。指导成立美国苏州同乡会、加拿大苏州总商会、墨尔本苏州商会等苏州籍社团,协助澳大利亚苏州总会牵线促成苏州拙政园与悉尼谊园结成“姊妹园林”,助力澳大利亚文化商贸总会连续5年举办“中国风嘉年华”活动,为推进海外和谐侨社建设、培育新生力量、增强侨务外宣活力开辟了新的路径。三是平台载体互动。充分发挥市海协会、市侨商会两大平台作用,搭台唱戏、为侨服务,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使之成为海外华侨华人了解苏州的窗口、联系感情的纽带、促进合作的桥梁。加强载体建设,大力推进侨务工作进社区、进园区、进高校“三进”工程,在侨资源比较集中的社区成立“侨之家”、园区成立“新侨之家”、高校成立“为侨服务工作站”,创建全国、省级侨务示范区54家,依托平台载体的互动效能,构建为侨公共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哪里有侨、哪里就有侨务工作”,倾力打造为侨服务的苏州模式,切实增强侨务外宣的针对性、实效性。

丰富内涵,展示侨务外宣的生命力

海外华文媒体是用国际化语言和方式向世界推介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海外华侨华人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传播者。借助海外华文媒体平台,运用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富有表现力的作家、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苏州、展示中国,是侨务外宣的重要内容。一是精心策划改革开放40周年海外华文媒体苏州行系列活动。邀请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8个国家10家海外华文媒体社长、总编和主任记者,赴苏州、常熟、太仓采访;承接国侨办“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行”活动,来自15个国家的20多名知名华文媒体高层到访苏州,走进昆山;组织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对外宣传,来自10个国家的18位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相约苏州,向海外宣传大运河苏州段的保护与建设情况。二是精心组织海外华文作家苏州行活动。邀请来自美国的15位海外华文作家到苏州采风,感受苏州的古韵今风、历史文化、城市建设,深入园区、企业、农村开展实地采访、座谈交流,从不同视野、多种维度见证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切身体验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三是精心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外华侨华人艺术家“画说苏州”活动。以“讴歌70年·逐梦新时代”为主题,邀请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的华侨华人艺术家与国内艺术家一起,走进苏州古典园林、大运河文化带、苏州工业园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常熟市蒋巷村,近距离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苏州的沧桑巨变,用丹青妙笔描绘苏州景象,展示苏州风采,为苏州这座江南名城,增添独特魅力。

文化浸润,彰显侨务外宣的感召力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在海外“留根、筑魂、圆梦”的独特作用,增进海外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是侨务外宣的根本所在。一是积极开展人文交流。主動适应海外华人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发挥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的作用,加强与涉侨部门和海外侨界文化机构的合作,举办“油墨丝路·对话巨匠———中国西班牙国际友好城市艺术交流展”,组织孙武祭祀大典暨世界兵圣相城峰会,接待英国华侨华人“戏曲文化寻根之旅”,开展“海外红烛故乡行”活动,举办“吴衣带水———旅美画家仲丹勋异域风情作品展”,积极参与省委统战部(省侨办)组织的“水韵江苏”海外图片展,用镜头描绘苏州城市形象。发掘苏州文化资源优势,助推评弹、昆曲、苏帮菜、吴门中医药等传统文化项目以及近年来新成立的苏州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芭蕾舞团等现代优秀文化团体“走出去”,增强吴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苏州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深入推进华文教育。近年来,累计邀请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来苏参加中央统战部(国侨办)主办的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苏州营和各类中华文化体验活动,让海外的华裔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祖籍国,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培养储备华文教育师资,选派老师赴海外任教,在海外友好学校探索设立苏州市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助力海外华文学校健康发展,筑牢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根基。三是不断扩大外宣影响。密切与海外华文媒体的联系,先后在美国《侨报》、俄罗斯《龙报》、法国《欧洲时报》、日本《中文导报》、加拿大《环球华报》《加中时报》、博茨瓦纳《非洲华侨周报》、澳大利亚《大洋日报》《华夏商报》、波兰《华人资讯》等海外华文媒体发布苏州专版45个。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点,开展“改革开放与华侨华人”“侨这70年”等新闻专访活动,在中国侨网、中新网、凤凰网、交汇点、搜狐、网易和《华人时刊》杂志等编发苏州侨务信息1000多条(篇)。强化“互联网+侨务”理念,充分发挥苏州侨网英文网页、侨务微信公众号、“指尖上的苏州侨务”等新媒体的作用,及时传播苏州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苏州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将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好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开创苏州侨务外宣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系苏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

(责编  凌  云)

猜你喜欢
侨务华文华侨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习近平侨务思想研究述评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帕合尔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华侨作品
在美侨胞不满“绿色恐怖”
杭州特产
“华侨”一词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