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脱地看待那些荒谬

2020-01-06 07:51高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专人户主邮件

高源

毕业季,莫名地经历了许多荒谬的事。一开始还觉得遭受打击,到后来已经习惯,竟可以心平气和一笑而过了。

比方说参加一个单位的招聘,审核材料、笔试、面试都相当严格,好在都通过了,后面只剩下体检和政审环节。接到体检通知时我松了口气,心想就定这个工作吧,于是拒掉了其他机会。体检完之后很久却迟迟得不到消息,也没有人来政审。打电话询问,答复永远都是那句:“有专人管理考生档案,我不清楚情况,有消息一定通知你。”一周多之后我都快急哭了,又打了几通电话,那边依然语焉不详,但终于还是暗示我“可能把握不大,有别的机会你也不要错过”。是的,最后他们就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没联系过我。

悲从中来,无力吐槽,朋友们知道后也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他们不打算录用你,那面试把你筛掉就行了,为什么要让你去体检呢?好折腾人。”身心俱疲的我,只希望他们把体检时抽的两管血还给我……

学校这边也不消停。提交毕业论文给图书馆存档,除了纸质版还有电子版。据说图书馆那边有专人审核格式,任何不符合要求的都不予通过。很快我收到一封图书馆的邮件,说我的封面“专业名称”一栏有误。我写的是“新闻与传播专业”,这是按照上一届的模板写的,应该没错啊。室友写的就是这个,半个月前就提交并审核通过了,怎么到我这儿就不行呢?

班里有几个同学也收到了类似的邮件,在群里问怎么改,其中一个人打电话问了图书馆的人,说不能写“新闻与传播专业”,应写“新闻与传播”。虽然不明白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我还是乖乖改了,再提交一次。几小时后图书馆又来了一封邮件,还是不通过。

我简直要摔电脑了。其他写“新闻与传播”的同学明明都通过了,怎么到我这儿又不行了?这就是图书馆所谓的“专人审核”?难道一人一个标准?我只好发邮件问到底该怎么写。图书馆回邮件说按照正确的格式,应该写“新闻与传播硕士”。越来越离谱了,我不禁怀疑屏幕后面回复我的是不是一个机器人。好,那我就再改一次,顺手把邮件截了个图作为证据,要是再审核不过,我就杀到图书馆馆长那儿去理论一番。谢天谢地,这次审核通过了。

细思极恐:所以最后无论是写“新闻与传播专业”“新闻与传播”还是写“新闻与传播硕士”,反正都通过了。装模作样对格式要求很严谨,还搞什么专人审核,还一批一批地打回来让修改……真是个好冷的笑话,非常适合给湿热的毕业季降温。

何止于此!生活中哭笑不得的事情数不胜数,又让人无可奈何,因为这些往往不是靠个人力量就能改变的。这世界本来就不是井井有条的,与其愤懑哀叹,不如轻蔑地掸掉,收作段子,茶余饭后博众人一笑。很多时候,我们要有娱乐精神,才能表现得潇洒。

想起当年申请去香港读书的时候,那边学校要求出具财产证明。如果财产在父母名下,还要出具亲子关系证明。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看似荒谬愚蠢,却要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解决。

我的证明还算好办。我家户口簿上,户主是我妈,我那一页有一栏是“与户主的关系”,所以复印两页户口簿就万事大吉。我同学的可就有点麻烦。她家户口簿上,户主是她爷爷。她妈妈那一页“与户主的关系”一栏写的是儿媳,她那一页写的是“孙女”。“复印这三页行吗?户主的儿媳与户主的孙女之间的关系,一定是母女关系吗?”同学翻着户口簿问。我想了想说:“不一定,也可能是婶婶。”“那完了,”她哭笑不得,“难道要沦落到去做亲子鉴定的地步?”

最后怎么解决的我记不得了,好在我俩都顺利通过了审核。

不过最可怕的大概不是证明“我妈是我妈”,而是忘带身份证的情况下如何证明“我是我”。香港的法律规定任何年满15岁的人都要时刻携带身份证明文件,以供警务人员查阅,如未能按规定出示身份证明文件,即属犯罪。得知这一规定后,好几次我出门忘带身份证,都不免有些惶恐。

前几天上网觉得网速极慢,怀疑有人蹭网,毕竟我家Wi-Fi密码设得过于简单。听说有些软件不仅能监视有几个设备正在联网,还能把未知设备拉入黑名单,防止盗网。于是我上网搜索,映入眼帘的绝大部分居然是教人如何解锁的“万能钥匙”,鼓吹如何使用户免费蹭网,连接成功率如何之高。然后,又找到几款所谓的管家,号称“防蹭网神器”,讲解如何保护自家网络不被盗用,设置复杂得难以开解的密码的技巧,等等。不觉得很可笑吗?好像一个人既做矛又做盾,费尽心思去破解别人家的密码,同时又绞尽脑汁防止密码被破解。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荒谬真是不少。一边拍出诱人的美食图片、做出绝妙的广告文案,另一边又铺天盖地穷尽心思地推销减肥药品和健身房会员卡;一边为了挣钱拼命熬夜,一边拿挣来的钱买药和保健品,去挽救被熬夜伤害的身体;一边为了发展破坏环境,一边把发展得来的资源投入环境保护中去……

一边争取,一边抗拒。

若在以前,我会觉得幻灭,怀疑这混乱可笑的一切到底有何意义。而现在,我却可以把这些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自娱自乐,做一个业余段子手。严肃地寻找意义,是很容易失望的吧,有時候越严肃反而越可笑。比如答辩那天,西装革履一本正经抵达现场的同学傻了眼:“你们怎么都穿得如此随便?把我衬得像个傻子。”

洒脱地看待那些荒谬,反而觉得这样的世界,是多么无聊又有趣啊。

猜你喜欢
专人户主邮件
代哭丧
来自朋友的邮件
“口罩车间”
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分娩影响的观察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实证初探
Outlook和Foxmail邮件互导
张小飞落网记
QQ邮箱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