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2020-01-06 03:42周靖
今日自动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气工程智能化效率

周靖

[摘    要]智能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高精度传感器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为应用背景,其能够显著改进工作人员的操作条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将其运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能够实现智能诊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危险。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分析了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运用智能化技术的意义,并给出了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20)06–000–03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of Power System

Zhou Jing

[Abstract]Intelligent technology is based on computer technology, high-precision sensor technology and satellit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staff and greatl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It can realize intelligent diagnosis,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reduce operation risk when it is applied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of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us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of power system, and giv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Keywords]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電力系统为电厂发电、传输线路进行送变电、配套的专门场所进行供电和配电以及用户用电等过程所构成的电能供给与消费综合系统,其主要功能为将自然能源转换为电能,并通过电力的传输供给用户使用[1]。电力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多,而在各环节中电气工程自动化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测量线路、调节电压与电流、送配电控制、过流与过压保护、远程信息传递及资源调度等,确保供电的安全性以及电能的优质性[2]。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的电能产生、配送及保护的整个控制过程都需要通过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3]。因此,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运用智能化技术,更易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优势,提升系统运作效率、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性能[4]。

1 智能化技术简介

智能化技术能够节省人力,利用机器完成高危工作,提升工作的安全性,其已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数控机床、发动机控制等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通过采用高性能业务支持系统提升数控机床的性能,通过模块化的数控系统设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性能,通过工艺技术的整合改善复合加工的性能,通过智能化技术有机的结合实时操作及人工智能使系统具备处理复杂工作的能力是智能化技术在性能方面的优势体现。而智能化技术在功能方面的主要体现为:利用图形界面,简化人机交互操作,使编程、图形操作、图形追踪及功能仿真等工作变得更为便捷;通过可视化数据分析与处理,并结合虚拟化技术,使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宽;通过采用圆弧、圆柱、空间椭圆面、螺纹极坐标等多样化的插补技术,拓展数控技工的补偿功能;通过高性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使用户的应用程序设置变得更为简单;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的智能化、综合处理,改善过程监控、现场设备的诊断、参数监控的效果等。

在电力系统中,利用智能化技术,采用智能控制,构建神经网络,建立模糊逻辑能够有效的改善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水平。通过信息的搜索、处理与转换,并进行反馈,实施智能化。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发挥机器的可用性,提升自动检测系统的性能,能够显著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作效率。

2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意义

2.1 质量管理意义

在智能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提前完成预置程序开发,而在进行实际投入运营前,需要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模拟实际环境的反复、多次的测试,确保其可靠性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智能化管理时,可以有效降低错误概率,提高系统实用价值。而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过多的依靠人们在生产中所总结的经验,有时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容易在管理中埋下隐患,使得系统的运行风险增加。而如果在管理中融入智能化技术,就能够有效规避系统运行风险,并能够通过智能化技术识别出潜在的系统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改,有效降低由于人员技术水平差异而导致的工作误差,还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由于繁重的反复操作而引起的疲劳程度,减少了员工的工作厌烦情绪,促进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有效推进,并显著提升管理能力,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2.2 生产效率意义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控制终端系统,提升系统的功能完备性,更快速、高效的完成海量的信息处理,有效提升信息处理的能力,从而提升单位时间生产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而在传统的工作中,仅通过人力很难达到这种工作效率,工作中的数值计算精度也比较难于满足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技术逐渐得到了普及,对于信息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也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技术设备更新换代也不断加速。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其技术设备表现出了技术领域广、形式多元化的特征。采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技术设备的有序管理,可以使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促进企业电力系统的产能。

2.3 系统可行性意义

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保养的过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实施可视化监控,可以有效的监督保养工作的进展状况、避免安全隐患。在电力系统设备的使用中,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故障,暴露潜在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极大的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避免由于问题发现不及时而造成进一步恶化,引起更严重的后果。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智能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故障的发现及处理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和高效性,系统的可行性得到了进一步的确保。因此,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发展逐步向前推进。智能化技术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进而使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了电力系统企业的整体进步。

3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专业技术应用

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控制电力系统。主要的操作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依据电流实现过程控制,用于进行系统参数识别以及依据转子速度,实现参数识别的两个系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有效结合神经网络理论,能够提升智能化的程度。神经网络基于多种神经元构成整个网络,其网络具有“非线性”特征,而整个网络在数据计算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神经元的作用,显著提升数据计算能力,从而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此外,在对于信息的分析及理解方面,应用神经网络,便于有效的进行学习组织,增加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程度。通过神经网络还可以确保电气传动的有效实施,完成精确的系统故障诊断,便于进行精准的事件决策,提升作业环境的监控等级,最大程度的发挥监控预警的作用。

在智能控制方面,主要体现为专家系统和线性最优。在实际的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线性最优的应用已经比较普及,技术成熟度也日趋完善。应用线性最优可以显著提升电力传输的质量,实现超远距离传输,而该传输方法不需要励磁,所产生的电能能效更高,可以有效避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并能够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革新。当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通过专家系统的介入,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在系统出现小故障时,系统能够实现自我修复,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而在专家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使被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有效降低了系统维护的成本。在实际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专家系统及时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少线路故障的概率,增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模糊逻辑,构建相应模型,便于实现较为严谨的控制。由于模糊逻辑的易于工程实现,在家庭用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该技术,能够为实际运行提供科学依据,而在实际的系统排故过程中,这一技术应用广泛。在故障产生机理不明的情况下,运用模糊逻辑能够明确相关技术,并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将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故障点定位的准确性和排查效率。利用模糊逻辑进行故障排查,能够确保故障排查的可靠程度,提高故障排除的效率。

3.2 電气设备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为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而电气设备的设计周期通常比较长、效率略显低下、过程相对复杂,且很容易导致设计由于失误而出现反复,需要设计人员具有电路、微波电磁场、电力系统、计算机等专业较强的背景知识以及丰富的从事相关系统设计、实践的丰富经验,以保障所设计的系统具备实用价值,可以进行应用推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电气系统设计中得到了成熟应用。目前,在电气系统的方案设计阶段,所采用的常见设计软件为CAD,将该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大幅缩减产品的研制周期,显著的提高产品的设计可靠性与设计效率。

可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运用遗传算法,将系统中的多个不同或相同的功能模块集成到同一个中央处理单元上。但该方法在提高系统集成度的同时,也会增加处理器的运行负荷,降低处理器的运行效率与运行速率。若能有效结合智能化技术,对相应的功能单元进行远程控制与调度,降低系统各环节的无用损耗,能够在不降低系统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系统的研制成本,从而使系统的可靠性及推广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电气设备的设计过程得到有益的优化。

3.3 应用发展趋势

智能化水平主要通过运算速度、效率及精度来评价。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中智能化技术的成熟应用,能够有效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以运算速度、效率及精度的提升为出发点。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所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由于维护及使用人员可能不一定具备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他们期望所面对的系统,具有较好的人性化设计,且操作简便、易学,因此,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需要实施智能化,为人们的操作带来便捷性,同时解放人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专注度。智能化实施过程主要涉及到的功能及技术难点包括:如何通过图形化手段进行用户界面的设计,怎样进行系统的可视化优化设计,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等。任何一项技术突破都会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质量管理、生产效率以及可行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发挥神经网络、智能控制以及模糊逻辑的优势,开展电力系统故障排查、定位及维修工作,并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实施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技术研究提升智能化技术的运算速度、效率及精度,可以有效改善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效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及工作效率,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永标.探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大科技,2020(8):69-69.

[2] 郑雄磊.试论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1):3558.

[3] 冯晨,张轶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农家科技,2020(3):200.

[4] 郑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城镇建设,2020(2):288.

[5] 郝建毛.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5(4):196.

[6] 王晨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4(24):41..

[7] 万志成.探究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4(10):144-145.

[8] 李丽红.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52-53.

[9] 禹朝森.探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电子世界,2016(19):47.

[10] 欧阳乐.探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2):192.

猜你喜欢
电气工程智能化效率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慢”过程 “高”效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