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策略探究

2020-01-07 02:14
科学咨询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乐谱表现力弹奏

杨 洁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0)

钢琴演奏者音乐表现力的高低是判断其演奏水平的重要标准。加强和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已经成为现阶段钢琴教师们所重点关注的话题。教师在开展钢琴实际教学时借助规范化的训练将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密切融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音乐的魅力,最终实现自身音乐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钢琴教学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

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时,往往过度重视对学生弹奏技巧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对于钢琴教师而言,其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钢琴弹奏技巧,同时也需要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只有具备了较强音乐表现力的演奏者,才能够在一定弹奏技巧的引导下将音乐内容生动而又形象地为听众呈现出来。反之,如果不具备较好的音乐表现力,即便是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弹奏技巧,其所表现出的音乐也不具备生动性,无法打动听众。因此,探究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现阶段,大多数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会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对钢琴弹奏基础技巧的教学上,学生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追求自身弹奏技巧的提升,而没有认识到养成良好音乐表现力对自身的重要性。长此以往,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钢琴学习就是技巧学习,从而无法对音乐作品的思想及内涵有深切的体会。即便学生能够熟练地将音乐作品弹奏出来,但是其中并没有投入大量的情感,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听众的认可以及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钢琴教师在教学初始阶段就需要向学生强调养成良好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并且也要增加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进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

二、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无法提升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问题

学生自身因素在其音乐表现力无法得以提升的原因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部分学生对于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持消极态度,在参与日常的钢琴学习时,片面地认为只要熟练掌握了钢琴弹奏技巧就算是完成了学习目标,进而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已经认识到具备良好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在现场表演中就会产生紧张、害怕甚至是畏惧舞台表演等情绪。这也会使学生弹奏出的钢琴曲比较僵硬、缺乏自然的表现力,无法获得听众的认可。

(二)教师素养问题

导致学生音乐表现力无法有效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素养比较低,存在着诸如:音乐表现力不强,因此无法对作品做到深入理解,无法将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等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表现力。还有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在开展实际教学时,通常也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钢琴弹奏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对学生音乐表现力提升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知,更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加以挖掘,致使学生只会弹奏钢琴曲,却无法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加以表达。

三、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具体策略

(一)开设音乐欣赏课,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储备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开设与音乐赏析相关的课程,进而促使学生音乐知识的储备得以增加,最终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钢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对经典的钢琴曲进行赏析、聆听。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感知力与鉴赏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著名钢琴作曲家贝多芬的经典作品进行欣赏、聆听,进而深切感受贝多芬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强烈的艺术特征,并对贝多芬的钢琴演奏技巧加以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音乐会,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钢琴曲。借助这一模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自然也会得到增强,进而实现自身音乐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1]

(二)通过音乐分析教学,引导学生多思考

钢琴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多去听与欣赏音乐作品之外,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分析与思考。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欣赏完音乐作品之后,主动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以及音色表现等内容加以分析,使其能够对该作品的内涵以及情感表达有深刻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成功弹奏出一个作品,就必须对该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并要在全面认识该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主题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弹奏的方式表现出作品的内涵。可以说,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作曲家自身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学生们需要对作品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进行理解,这样才能领悟其艺术魅力。[2]

(三)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到舞台表演的实践活动中

丰富的舞台实践表演经验对学生良好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钢琴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在舞台上去进行表演,促使学生不断累积表演经验。教师先要让学生学会放松,自由大胆地表现自我,珍惜每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部分学生存在着不敢上台表演的情绪。在平时的练习中,他们能表现出很好的弹奏效果。然而,在舞台上,他们却无法很好地进行表现。针对这类学生,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其自信心,注重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对其舞台表演的锻炼,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克服自身的胆怯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舞台上大胆地表现。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以及自信心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3]

(四)加强研读乐谱的训练

钢琴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可以借助开展乐谱训练来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教师要要求学生们学习乐谱上的所有标记,从而能够对乐谱上的内容做到准确的把握。当前,部分学生在弹奏钢琴作品时,只关注音符,对于其他的标记持忽视态度,这也是导致其所弹奏的音乐作品效果不太理想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记并且领悟包括音符在内的所有标记,并且能够将其在日常训练中加以表现。学生通过对乐谱进行认真研读,进而更好地表达乐谱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乐谱进行再创造,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对作品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再现。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创新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对乐谱已经完全掌握的基础之上。同时,对于有着多种版本的作品而言,教师需要在开展日常训练时,引导学生加强借鉴与学习,使其能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钢琴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乐谱研读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同时还能使学生掌握作品的不同风格,最终实现学生音乐思维、音乐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重视启发学生进行二度创作

钢琴演奏是指演奏者以键盘为工具来实现自身情感得以有效表达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虽然钢琴作品本身是作者自身情感以及思想认识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不同的演奏者在对作品进行弹奏时势必会带上自己的情感与理解,从而完成对钢琴作品的二次创作。这也就导致即便是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演奏者所表现出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钢琴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鼓励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钢琴作品中,从而对其进行全新的创作。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手法来开展钢琴教学,注重对学生钢琴弹奏自信心的提升,从而使其能够大胆地开展二次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自然也会得到显著的增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现阶段,很多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不够突出,对钢琴作品无法做到很好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实施钢琴教学时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来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加深对钢琴作品的感知,深切领悟钢琴作品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并主动地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钢琴弹奏中,实现作品的二次创作。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教师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乐谱表现力弹奏
山之高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乐谱:放飞梦想
交响曲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基因密码乐谱
纤变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