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2020-01-07 02:14刘会影
科学咨询 2020年15期
关键词:百分数分数环节

刘会影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小学 安徽涡阳 233600)

在教学“百分数”之前,教师会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在笔者执教过的学生中,许多都会在一开始就提出疑问,如“百分数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等。几乎对所有知识,学生都能提出“是什么”“有什么用”这两个经典问题。许多教师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功利化的,因为数学并不能用“有什么用”来决定;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这两个问题是所有学生的问题,认可将数学“用”起来。笔者认为,两种意见都很正确,前者注重开智,后者强调实践,都是现代小学数学的重点教育目标。

一、“百分数”教学的初步思考——应对提问互动环节

提问是教学中最简单、便捷的师生互动环节。它能帮助教师直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让学生从教师这里获得针对性的指导。许多学生在提问的时候,往往会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百分数的那个符号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一百个里面占多少?”“百分数是什么意思,跟分数有什么关系吗?”这些问题都明显体现了学生对百分数的思考与迷茫。教师如果总是直接给出答案,就会让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放弃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在应对学生提问时,应该选择借力打力的方式,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另一种形式“抛”回去,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面对“百分数的那个符号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回复:“有人对某部电影做了调查,27.53%的人对这部电影打了好评,那么,是不是一百个人里面,有27.53个人打了好评?”这时候,很多学生就会意识到不对。他们会主动引入分数的概念反驳教师:“分数是可以约去的,说不定是一万个人里面,有两千多个人打了好评。”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主动联系知识点,也能为初步认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点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1]。

二、“百分数”教学的深入思考——应对课堂授课环节

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喜欢以问题打开局面。他们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几个典型问题,如“学校小卖部鸡蛋价格相对去年上涨了100%”“同学们所穿衣服的面料中,涤纶含量占到了70%以上”“同学们经常购买的牛奶,好评率有98.5%”。在以上三个情境中,大部分学生只能解释第二个百分数的含义。面对第三个情境,部分学生提出了“98.5个人给了好评”之类的解释;而第一条情境涉及分数计算,只有个别学生回答出“今年的价格是去年的两倍”。三个情境问题应对三种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有模糊的认识。其中,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具体概念理解得有些吃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计算相应的百分数,并画出饼图。比如,回答出第一个、第二个与第三个情境问题的学生分别有10%、60%与30%,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堂表现深入思考百分数的运用与概念[2]。

三、“百分数”教学的评价归纳——应对课后复习环节

在授课环节,许多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喜欢在第一时间向学生抛出知识点的定义、概念与计算方法等。这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点,而不是主动学习知识点,致使教师无法真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在课后复习环节,学生需要应对大量重复的问题,教师也要一遍遍重复课堂上的教学工作。究其原因,是师生双方没有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总结归纳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教学评价也不仅是教师的分内工作。师生双方应该携手共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归纳体系。比如,教师可以减少复述性作业,扩大学生主动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多个指标评价为准,从而有效地应对课后复习环节[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百分数”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知识。因为它不仅囊括了分数的性质,而且扩展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饼状统计图的认知。“百分数”还是衔接小学、初中的重要知识点。教师有必要通过高效的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对百分数的感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百分数的意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百分数分数环节
分数
——分之有“术”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如何让小学生掌握解答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三教三探 寻根究底
百分数的应用专项复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