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2020-01-07 02:14吕艳婷
科学咨询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交流

吕艳婷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幼儿园 甘肃兰州 730060)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家长愈发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在幼儿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幼儿灌输基础知识。幼儿教育机构也顺应社会的需求积极开发幼小衔接课程。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很多幼儿的身体素质低下,肥胖率逐年上升[1]。不仅如此,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幼儿的思维方式还较稚嫩,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无法保持理性,要么采用暴力手段,要么将事件藏在心里。这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均是不正确的,长此以往,会阻碍幼儿树立正确的三观。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及家长应该联合起来,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重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顺利升入小学。

一、新形势下家园共育的现状

家园共育理念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幼儿的教育问题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在正式实施时还存在一些弊端。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偏见,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由幼儿园全权负责[2]。实际上,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幼儿受到耳濡目染。因此,家长应该积极转变原有观念,与幼儿园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另外,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虽然已经逐步搭建起来,但很多家长和幼儿园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文化课教学上,希望幼儿能顺利适应小学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教学理念是存在弊端的,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

二、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一)设置亲子活动课程,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园想要加强同家长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设置亲子活动。这种方式既能拉近家长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幼儿教师观察到每个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3]。不仅如此,亲子活动还能有效组织幼儿参与体育训练,让幼儿切身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让幼儿体会到运动的重要性。活动开展的时间也是需要教师斟酌的。教师应尽量选在周六开展活动,以便让每个家长都能到达现场。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和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家长则应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这样,家园共育工作才能有效开展起来,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有效锻炼。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发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会能有效解决幼儿的心理教育问题。教师要详尽地将幼儿的在校情况告知家长。教师在和各位家长进行深层次交流时,一定要重视语言的艺术,对不同性格特点和教育理念的家长,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以免发生争执。这样,家园共育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下去,家长才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孩子的心理成长进程。家长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用平和的心态和亲切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切实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突破交流的障碍和心理上的隔膜,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在遇到困扰身心的问题时,便会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家长;家长也能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帮助其进行心理建设,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洗礼,形成优秀的人格。

(三)依据家长意见,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

幼儿园需要针对本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调查问卷,请家长全方位参观园区,将自己的感想填写在问卷上。幼儿园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完善园区的各种设施。比如,有些活动设备已经破损,幼儿园就要及时更换,防止出现突发情况,给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另外,幼儿园的食堂方面可能存在卫生不合格问题,管理人员应采纳家长的反馈意见,注重对用餐环境的管理,保证烹饪食材新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用健康的饭菜。家长还可以选择在教室内旁听,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对幼儿教师提出宝贵意见。这样,幼儿园便能营造适合幼儿成长的良好环境,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问题的顺利解决离不开幼儿园及家长双方的合作。家园共育工作不能只注重提升幼儿的文化课成绩,还要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顺利成长。家长和幼儿园切忌给幼儿过多的学业压力。幼儿园应积极组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亲子活动,促进亲子交流,缓解孩子内心的压力。这样,幼儿、家长及幼儿园三者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顺利从幼儿阶段向小学阶段过渡。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交流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