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绿皮书》

2020-01-07 03:45韩毅飞
科学咨询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绿皮书托尼音乐家

韩毅飞

(长河高级中学 浙江杭州 310015)

《绿皮书》于第91届奥斯卡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情和最佳配角三项大奖。影片讲述了白人司机也是极端民族主义者的托尼因其卓越的解决事端能力获得黑人音乐家雪利的青睐,迫于生计并在双方的妥协之下担任雪利巡演司机的故事。起初,托尼因肤色歧视雪利,而雪利对托尼轻浮粗俗的举止感到蔑视。随着旅途的进行,两人逐渐放下了对彼此的偏见。在电影的结尾,两人彻底翻越种族的藩篱,成为至亲之友。本文致力于以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分析《绿皮书》中的种族关系,主要运用的是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通过混杂性的分析可以发现,影片在人物塑造中运用此理论模糊了白人与有色人种的界限。[1]本文可以分为三章,第一章为黑人音乐家雪利文化身份中的混杂性,第二章为白人司机托尼文化身份中的混杂性,第三章为黑人音乐家雪利对自身黑人身份的认同中体现的混杂性。

对电影《绿皮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种族关系和黑人文化身份与后殖民主义的联系,其中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绿皮书》电影本身的研究。王霞在《从结构主义视角分析电影<绿皮书>中的文化身份》中,详细介绍了文化身份的理论构建以及《绿皮书》中的文化身份解构,有效地说明文化身份不存在于某一固定种群中[2]。但这样的结论在潜意识中没有真正平等地看待两个种群。田华在其论文《<绿皮书>:高尚和勇气是自由与成功的通行证》中,就高尚与勇气分析了黑人雪利的崇高社会地位[3],但论文中并没有明确地定义高尚和勇气的概念,缺少理论高度。第二部分,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分析。后殖民主义批判的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不平等观念及二元对立的现象。二元对立有三大特征:成对出现,相反相成,以及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白人与黑人便是一对典型的二元对立。而在霍米巴巴提出的众多概念中,混杂性便是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其意义在于将两种物体混杂,以此来趋向平等。在后殖民的研究中,霍米巴巴主张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交错的复杂关系。殖民者通过殖民话语对被殖民者的文化进行渗透和同化,但在将被殖民者完全同化后,仍对被殖民者带有歧视[4]。笔者通过对前人学者研究的参考、分析和发展,更深入地解释了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中混杂性在电影《绿皮书》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黑人音乐家雪利文化身份的混杂性

本章从行为举止、文化品味两个层面分析黑人音乐家雪利的文化身份的混杂性。

行为举止中的混杂性。电影中主要有两处场景体现了雪利身为黑人却拥有的高雅的行为。其一,雪利在车上受到托尼一起享用肯德基的邀请时,表明徒手享用炸鸡是十分低俗的行为,并拒绝了托尼的邀请。此现象说明在雪利博士的心中已有了上流社会行为举止的条框,且自己时时刻刻受到它的约束。这样条框的产生,源自于雪利对自己“上流社会”形象的认知。其自身高雅的意识与黑人的身份形成了混杂性。其二,雪利演出结束时,发现托尼在外与黑人员工以打牌的方式进行赌博,便立即表明托尼不应与他们为伍。此场景说明在雪利认为托尼作为自己的司机与黑人娱乐消遣有失自身身份。其黑人的身份和白人的思想体现了混杂性。

文化品味中的混杂性。其一,托尼在开车行进途中播放车中CD上的黑人流行音乐,询问雪利后发现雪利对自己种族的流行音乐圈一无所知。此现象说明雪利不太认可黑人流行音乐。其黑人身份和偏向白人贵族的音乐品味体现了混杂性。其二,雪利在与他人的日常交流中用词十分考究,并在后半段旅程中主动提出帮助托尼修改信件。辞藻如“每当我想到你,我脑海中浮现的是爱荷华美丽的平原(When I think of you,I’m reminded of the beautiful plains of Iowa.)”等,皆体现出雪利博士文采的卓越。高雅的语言修养与其黑人的身份体现了混杂性。[5]

综上所述,私人领域豪华的内置,高雅的行为举止以及文化品味皆体现了混杂性。

二、白人司机托尼文化身份的混杂性

本章从行为举止、文化品味两个层面分析白人司机托尼文化身份的混杂性。

行为举止中的混杂性。其一,托尼在在车上吸烟,并下车就地方便,这些托尼认定寻常的行为皆受到了雪利博士的质疑。其白人的身份和低俗的行为体现了混杂性。其二,托尼在行进途中享用炸鸡,完餐后直接将垃圾扔出窗外,受到博士严令禁止后,才倒车将垃圾捡回。其白人的身份与其随意的形象体现了混杂性。其三,托尼载着雪利在雨天行车时,受到两个交警的无故检查。托尼在质疑交警后,遭到了其中一位交警的言语羞辱,出于愤怒将交警打倒在地,两人因此被拘留。他白人的身份与简单粗暴的行事观念体现了混杂性。此混杂性在托尼暴力威胁印第安纳州的工作人员更换斯坦威钢琴时也有体现。其四,托尼在雪利表演时与黑人工作者打牌赌博,受到雪利的批评后,反问为何同为游戏参与者的黑人工作者们没有受到批评。此行为说明,托尼在打牌时将自己和黑人工作者定义到同一个群体中。白人的身份和与黑人一致的消遣乐趣体现了混杂性。

文化品味中的混杂性。其一,托尼在开车行进途中播放黑人流行音乐的CD,并询问雪利博士是否对这些音乐有所了解,得到否定的答复。雪利博士对托尼播放的音乐从未有所耳闻,说明托尼偏爱的音乐是较为普通的。托尼有和普通黑人群体相似的音乐偏好,其白人的身份和其与黑人群体相似的音乐品味体现了混杂性。其二,托尼与他人交流以及在给妻子写信时运用的语言都比较低俗、直接,处处体现出托尼混混的身份,其白人的身份与粗俗的语言体现了混杂性。[6]

托尼身为白人却拥有较低的社会身份、较低俗的行为举止和文化品味,这样一反人们对白人印象的形象体现了混杂性。

三、黑人音乐家雪利对自身黑人身份认同中的混杂性

本章根据影片中雪利外在内在两方面对自身黑人文化身份的接纳分析雪利的混杂性。对外主要表现于雪利融入黑人以及象征意义上的黑人群体,而对内表现为雪利对自身黑人身份的接纳。[7]

雪利虽肤色为黑人,但内心却有着白人的思想,故其与黑人群体间存在着较深的隔阂,而影片中多次表现其他黑人群体在看到雪利后的反应便体现了两者的对立关系。第一个场景,田地里的黑人看到雪利时,停下了手中的农活,看着雪利从他们身边走过,雪利的气场和气质使得他与普通的黑人隔离。第二个场景,雪利演出结束走出房间时,与托尼赌博的黑人向他投去陌生的目光。从这两个场景不难看出,雪利身为黑人却并不与普通黑人群体处于同一个文化群体中。据此,笔者作出推测:当非主流的人群进入到主流的文化中,他们希望融入到主流的文化之中,摆脱他者的地位。想要融入主流文化的强大驱动力,迫使他们学习主流文化。当音乐造诣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后,他所认同的身份便是美国主流文化中的白人身份,故他不会对普通的黑人群体产生感情、眷恋。而当普通黑人群体接收到这一信息后,也会将他视为另一个群体,这便导致了两者之间隔阂的产生。

雪利对外接纳自身黑人身份主要体现于影片中两个场景。其一:到达最后一个演出场所时,雪利因其黑人身份被拒绝在餐厅用餐,他出于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懑拒绝在此演出,随托尼前往了附近的黑人酒吧。雪利从不涉足城市中的黑人场所,但在意识到饭店的不公后,坦然接受了自身的黑人身份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同胞一同饮酒享受。他拥抱自己黑人的身份并融入黑人群体体现了混杂性。其二:影片结尾雪利来到托尼的家中与托尼一起庆祝圣诞节。影片前半段雪利展现出对黑人聚会场馆以及消遣方式的不屑,同时也对行为低俗、带有轻微黑人形象的托尼有着些许蔑视,绝对不会进入非上流的场所进行聚会。雪利在南方一行后与托尼结为至交,并打破了自身上流社会身份对聚会场所的限制,与托尼一家共进晚餐。此场景也体现出雪利身为象征意义上的白人不再歧视象征意义上的黑人(托尼一家)。此处的混杂性体现于雪利融入象征意义上的黑人群体。[8]

雪利对内接纳自身身份体现于他在黑人酒吧的演奏。将自己视为白人上流社会音乐家的雪利,对音乐品质要求极为苛刻,对乐器的要求亦是如此。而在最后一个演出场所遭到歧视后,他接纳了自身黑人的身份,用酒吧的普通钢琴带来演奏。此处,雪利身上外在的黑人与内在的把人白人形成融合,互为二元对立的两个个体交融形成了更高层次的混杂性,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后殖民的主题:对种族不平等的抗争。[9]

四、结束语

电影《绿皮书》通过塑造黑人音乐家雪利、白人司机托尼的混杂性打破了二元对立不平等的视角,并在最后通过黑人音乐家雪利自身外在黑人形象和内在白人形象的融合,将混杂性的体现推向了一个高潮。将混杂性融入到角色文化身份的创造中,便是影片所运用的击垮不平等观念的最强武器。通过充满混杂性的角色塑造,影片有力地抗争了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文化压迫和不平等观念。

猜你喜欢
绿皮书托尼音乐家
托尼找马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与孤独作战 喝一碗《绿皮书》煲的“鸡汤”
理发师托尼
碰瓷的绿皮书
姚铜(音乐家)
我想自己做
夜半花
像命中注定,唐和托尼同年去世,才有了《绿皮书》
托尼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