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生制结合移动学习终端教学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0-01-07 05:23叶汪沁邵婷婷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组内外科实训

叶汪沁 潘 蕾 邵婷婷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强调将外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良好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1]。目前,我国医学院护理技能实训课教师少,学生多,且常规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形式、内容相对简单,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机械接受,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参与性差,教学效果一般[2]。导生制教学是由教师选择一些优秀学生或通过专门培训后的高年级学生负责指导其他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资源不足[3-4]。另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社交媒体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移动学习终端也层出不穷,使得教育教学模式出现改革[5]。鉴于此,我们将导生制结合移动学习终端教学应用于外科护理实训中,探讨其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校高职护理2个班级(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名。实验组:男6名,女54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84±0.61)岁;上学期平均理论成绩(78.62±2.16)分。对照组:男8名,女52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79±0.62)岁;上学期平均理论成绩(79.07±2.22)分。2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外科实训课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教材、课时、课程安排均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即教师通过讲解示教授课,内容包括外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实践、基本护理项目、护理方法等。并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将10名学生分成一小组,让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观察、指导点评。实验组采用导生制结合移动学习终端教学模式。(1)选择导生。采用老师推荐结合学生自主申报的方式,选拔自主学习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导生,共选择符合条件的导生10名。(2)对导生实施培训。由授课教师对导生进行统一培训,主要包括:授课教师于每周五下午的课余时间,提前对10名导生进行下周要学习的操作技能培训,根据教师讲解、示范,导生分组练习,教师从旁指导,耐心回答导生疑问,最后进行考核,直至导生合格为止;外科实训教师向导生讲解利用平板电脑、手机录制教学视频辅助外科实训学习的方法。(3)学生分组。根据考试成绩并结合学生性格,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将内向型与外向型学生进行互补分组,每组1名导生和5名学生。(4)移动学习终端的应用。①资源共享。建立班级、小组微信交流群,每次实训课前教师将与本次实训课有关的教学设计、微课、精品课等发送至微信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学习,要求每个小组由导生组织实施课前讨论包括实训操作程序、重难点,给出相应组内记录。②课堂授课。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技能操作示范讲解,导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录制教师及组内成员操作视频,并组织组内成员回看、对比教师与学生的操作,指出成员的不足之处,并亲自示范,督促组内成员改进。(5)分析讨论。记录、分析、反馈外科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组员进行讨论、改进。

1.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操作成绩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①操作考核:实训教学结束后,由教研室其他教师采用盲法对学生操作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分数>90分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79分为一般,<60分为差,优秀例数与良好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即为优良率。②教学结束后向每位学生发放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表,评价表内容包括6个项目,每项分“认可”与“不认可”2个选项,学生根据自己感受进行选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操作成绩优良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4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P=0.003)。

2.2 2组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比较

实验组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的教学模式授课后,实验组学生操作成绩优良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外科护理实训中采用导生制结合移动学习终端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训操作成绩,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导生制结合移动学习终端教学是通过选择优秀学生骨干作为导生,同时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导生负责一个小组,老师提前对导生进行培训指导,培训合格后的导生负责协同小组内同学的实训练习;导生负责录制老师和组内成员操作视频,通过回放视频、对比差距,发现组内成员存在问题,并指导其改进,使导生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6-7]。学生课前通过移动学习终端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精品课等视频,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课后通过观看自己及其他同学操作视频,发现自身存在问题与差距,并与导生进行探究,老师和导生负责答疑解惑、查漏补缺,最终解决问题,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自主探究学习[8]。

本次研究通过选择成绩好、责任心强的优秀学生作为导生去帮助其他同学,不仅锻炼了导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同时也提高其他学生的成绩,实现双赢。但部分导生反映工作任务重、需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压力大。考虑在以后的研究中将扩大选择导生范围,不仅局限于本班级,建立资源库,以增加导生数量,另外实施奖励措施,调动导生的积极性,缓解导生任务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组内外科实训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