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瓦拉巴伊·帕特尔的建国思想
——以政治、经济与国家安全为中心

2020-01-07 12:58张亚洁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帕特尔印度国家

张亚洁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瓦拉巴伊·帕特尔,又被称为萨达尔·帕特尔,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因长期追随甘地参与印度独立运动而著名。印巴分治后,帕特尔在各土邦加入印度自治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现代印度国家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印度建国后,帕特尔担任印度开国副总理并兼任内政部部长等职,为建立现代印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帕特尔在印度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建国思想形成并发展于独立运动时期及独立后印度建国的过程中,实践于其担任副总理及内政部长期间。目前,据笔者管见,国内学者尚未对帕特尔进行系统研究,印度学者对其研究较为丰富,已有传记、学术著作及相关论文出版和发表,但对于帕特尔建国思想未有专文论及。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帕特尔传记、演讲集和选集等材料,对帕特尔建国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细致全面地了解帕特尔在印度国家建设中的努力与贡献。

一、帕特尔建国思想的形成

(一)帕特尔的个人生活背景及性格特征

个人思想的形成皆根植于其所处的社会现实,并随着社会现实的不断改变而适当调整。因此,在探究帕特尔建国思想时,有必要对其生活背景及政治履历进行梳理与分析。

帕特尔是印度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印度首任副总理,于1875年出生于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农民家庭。1950年12月15日,帕特尔因心脏病逝世。其父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教徒,曾参与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热心帮助亲戚朋友解决疑难杂症,受到村民的尊敬和爱戴。深受其父的影响,“帕特尔从其父那里继承农民所具有的全部特点:独立与自立的精神,演讲中的直白,乐于助人的特点,实际上更为核心的是:处理困难的常识以及对人和事物超凡的理解力。”[1]

童年时代,帕特尔就已经展现出优秀的组织能力和强大的反抗精神。“在乡村学校上学期间,学校有一位老师丝毫不可容忍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或疑惑,帕特尔经常带领同学们自学或向其他老师请教。”[1](P8)同时,帕特尔的自学能力及自力更生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学校的另外一位老师经常因为一个小错误用藤条抽打学生,非常残忍。年幼的帕特尔耐心地忍受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他内心的怒火久久不可平复。终有一天,帕特尔再也无法忍受,遂组织一个自我保护机构。他领导他的同窗罢课,并组织同学们自学,为自学的同学们提供饮用水以及其他设施。三天后,整个村庄的男孩们都参与帕特尔的罢课活动,不再上学。最后,校长向帕特尔妥协并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次重演。在校长的保证下,帕特尔领导同学们再一次回到课堂。”[1](P8~9)帕特尔内心拥有强大的反抗精神,一旦有他无法视若无睹的事情,就会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从年轻时期,萨达尔发展他的领导力和纪律性。在后来的生活中,这些能力帮助他能组织一群人投身行动。”[2](P38)

帕特尔心系百姓、志向远大且敬爱兄长。由于目睹农村的贫困和艰难,他将为穷人谋取公正待遇作为终生奋斗目标。于是,他决心学习法律,在25岁时通过地区辩护人的考试。此后,帕特尔在戈特拉开始他的律师职业生涯,后辗转至博尔萨德。帕特尔是一名优秀的刑事律师,很快在博尔萨德受到尊敬爱戴。他过人的胆识及对他人心理敏锐洞悉的能力,是他从事律师行业的优势所在。帕特尔并不满足于当一名地方律师,他想去英国学习获得成为大律师的资格。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其父无法提供资金支持。帕特尔通过努力工作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花费三年的时间攒够留学资金。1905年,帕特尔申请到伦敦中殿学院的入学资格。然而,他的哥哥瓦拉拜伊也想去伦敦学习,帕特尔毫不犹豫地将这次机会让给哥哥,并答应帮哥哥照顾好家庭。直至1910年,帕特尔才完成了去英国学习的梦想。“萨达尔·帕特尔于1913年2月获得他的律师资格并回到印度,在艾哈迈达巴德开始发展事业。”[1](P32)“自从帕特尔在艾哈迈达巴德开始律师工作后,他因一个主要的律师而成名。他擅长于刑事案件,收入不菲,生活优越。当他的哥哥瓦拉拜伊决定加入社会服务和政治领域后,两兄弟之间达成互解,瓦拉拜伊担负起赚钱维持两人生活的责任。”[1](P23)

(二)帕特尔的政治实践

帕特尔拥有一颗报国雄心,但碍于养家糊口的责任,并没有过早参与独立运动。直至1917年,帕特尔当选为艾哈迈德巴德市政专员以及古吉拉特邦州议会的秘书之后,开始和独立运动参与者密切接触并逐步参与独立运动。1917-1928年,他在艾哈迈德巴德市政的工作中,以印度人民利益为核心和出发点,同英国殖民当局抗争。期间,帕特尔先后组织和领导了凯达、博尔萨德以及巴多利地区的农民参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成为古吉拉特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在巴多利地区,这个成功的斗争使他名声大震,他开始被称为‘巴多利的萨达尔或萨达尔·帕特尔’。”[2](P5)此后,帕特尔开始闻名于整个印度。在独立运动的道路上,他紧随甘地的步伐,是甘地的忠实信徒。省自治运动时期,帕特尔在全国奔走,为国大党拉取选票,并取得胜利。1942年8月,甘地发起“退出印度”运动,帕特尔也参与其中,后被捕入狱。帕特尔在狱中度过三年的时光,直至1945年6月获释。

二战结束后,英国工党上台,准备退出南亚次大陆,建立临时政府以促进权力移交。1946年9月2日,帕特尔成为英印临时政府的内政部长,在印度独立后被任命为尼赫鲁的副总理,并保留内政部长一职。在英国撤出南亚次大陆之时,帕特尔最先察觉到在南亚大陆建立一个完整的印度无望,成为印巴分治的坚定支持者,希望将国家从穆斯林的动荡政治和暴力中解放出来。他坚持认为这是一个友好的分裂,并没有想到会发生流血事件。在处理印巴分治所造成的难民问题上,帕特尔组织难民救济工作,试图恢复和平局面。可以说如果没有帕特尔稳固的掌控力,印度无法从分治后的混乱和恐慌中解救出来。

印度独立后,帕特尔通过军事威胁、游说等途径,成功地将562个土邦和平并入印度统治范围内,这些地区占有现代印度版图的三分之一。在国家建设方面,帕特尔更是以其强硬的手段与崇高的威望在行政机构的重组与印度宪法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帕特尔建立新的文官系统和警察体系,起草专门的招募方式、纪律及管理原则,决心为政府官员设置高标准的纪律,最大限度保持行政系统内部的公正和清廉。今天印度的行政系统与警察系统都与帕特尔当年的努力密不可分。

(三)帕特尔建国思想形成的根基

帕特尔建国思想的形成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及殖民统治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帕特尔年幼时代的经历和体验使他明白生活在下层人民的疾苦,便自小立志为改变农民的悲惨状况而奋发图强。因家庭经济状况所限,帕特尔的学习和读书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在获取代理辩护人资格之后,他就开始工作赚钱。为了能够获取律师从业资格证,参与高级法院的审判,帕特尔赴英国读书。在英国,帕特尔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立刻返回印度。此后,帕特尔再也没有离开印度,他的内心也聚焦于整个印度,只有当外部的环境危及到印度之时,他才会短暂地将目光稍稍挪移他处并快速回归。

帕特尔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于英国殖民统治下,亲眼目睹殖民压迫和奴役对印度的破坏,深知处于分崩离析状态下的国家根本无法屹立于世界之巅。1947年6月,帕特尔在新德里的演讲中讲道,“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正是由于国家政治分崩离析的状况以及我们无力建设一个联合的层面,印度接连屈服于源源不断的入侵者。过去我们之间的相互冲突和两败俱伤的争吵与猜忌是我们衰落的原因,也使我们一度沦为外国势力统治的受害者。我们无法再次承担这样的错误,踏入陷阱中。”[3](P3)1947年12月,帕特尔在斋普尔的演讲再次强调,“正是因为不团结印度丧失了自由。许多年前,尽管拉杰普塔纳的男人和女人们表现出勇士和英雄般的壮举,印度还是成为外国人的奴隶。人们不应该再次重复这些错误。”[4](P24)帕特尔对印度遭受殖民统治的缘由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分散各地、各自为政的小政权是印度长期处于外来者统治下的根本原因。正因此,帕特尔对于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诉求颇为强烈,多次告诫全体国民要以史为鉴,不能重蹈覆辙。

此外,帕特尔的建国思想深受甘地影响。1917年5月,帕特尔亲眼目睹甘地在比哈尔邦的帕兰地区带领农民反对英国靛蓝种植园主获取胜利,深切体会到甘地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同为传统的印度教徒,近乎相似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帕特尔与甘地之间的互相理解与互动更加易于他人。自参与独立运动后,帕特尔紧随甘地的步伐,成为甘地的忠实信徒。帕特尔曾讲,“甘地是我们的将军。如果将军被捕,士兵们能做他们认为最好的行为。”[4](P18)甘地被捕后,帕特尔能够有效组织民众,继续按照甘地的意志采取行动。虽然二者之间在一些事情上存在分歧,但甘地的思想仍旧对帕特尔产生深远影响。

甘地所倡导的真理与非暴力思想在帕特尔心中埋下深深的种子,帕特尔在行为处事中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他力图通过其富有感染力的演说与优秀的雄辩术引导广大民众参与新印度的国家建设。1949年8月,帕特尔在海得拉巴的演讲中讲,“甘地经常宣称,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司瓦拉吉,我们应该废除不可接触制;我们应该团结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如果我们想要改善我们的经济状况,我们应该自己动手做衣服。此外,我们应该有一个民族语言。在这四个准则中,甘地尝试建立印度的司瓦拉吉直至他的生命结束。我与他相联系。”[3](P79)帕特尔主张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团结,主张恢复印地语,增加生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甘地思想的影响。

二、帕特尔建国思想的内容与实质

帕特尔建国思想形成于殖民地时期南亚次大陆独特的社会背景,并受甘地思想的启发与影响,其内容涉及印度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大体可分为政治、经济与国家安全等方面,对独立后印度国家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帕特尔对如何确保国家建设平稳有效进行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认为当前国家建设核心问题在于保持一个和平的环境,“在这个国家,工业及社会的和平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和平对于稳定新赢得自由和领导国家走上进步和繁荣的道路是必要的。”[3](P100)在保证和平的情况下,印度才可能取得长久繁荣的发展。另外他还认为强大的政府与军队也是国家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现在,重建印度需要两个东西: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和一个强大的军队。”[3](P68)帕特尔的建国思想也正是以这两个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

(一)政治

政治建设对国家的稳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英国殖民势力从印度次大陆撤退之初,帕特尔便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来实现整个印度的团结,旨在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

首先,帕特尔的建国思想以印巴分治为前提。二战结束后,英国虽然赢得战争,但实力受到重创,无力继续维持其在南亚次大陆的殖民统治。为保存实力,不得不迅速从南亚次大陆撤退。英国政府采取快速撤退的政策,急于移交权力,并没有做好善后问题,整个南亚次大陆陷入此起彼伏的教派冲突和仇杀。“尼赫鲁、帕特尔以及其他人都感受到了灾难对印度的威胁,但他们同时也认为,不管这场灾难如何深重,解救这个国家的唯一办法就是分治。”[5]在帕特尔看来,“在过去几年,我在办公室的工作经历表明,与穆盟在一起,很难能够作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工作。……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保护无辜的人免于屠杀,国大党决定统一分治。这不是屈服于穆盟或者是绥靖政策。”[6]由此可知,国大党与穆斯林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促使帕特尔作出印巴分治决定的关键因素。面对真纳的毫不妥协以及冲突不断的宗教仇杀,帕特尔认为当前情况下,印度的最佳选择即是尽可能快速实现分治。他希望通过分治把弊病缠身的巴基斯坦从印度分离出去,从而移除印度政治中的“毒瘤”。

除此之外,随着帕特尔年龄的增大,其身体健康每况日下,也是导致其作出印巴分治决定的原因之一。“帕特尔甚至在蒙巴顿到来之前就已经准备接受分治。他的年纪开始大了,心脏出过两次毛病,他要毕其功于一役,结束无休止的讨论,尽快转入国家独立后的建设。”[5](P119)帕特尔意识到年龄与健康的问题不会预留充分的时间让他思考。故此,他必须尽早下定决心。

有关印巴关系及双方发展的前景,帕特尔有自己的见解。1947年11月,帕特尔在演讲中提到,“我认为巴基斯坦没有恶意;我希望他们成功,让他们离开我们去追求他们自己的解放。我们可以依次解决我们各自的命运。或许在我们变得更加繁荣之时,他们自己将会苏醒,为了双方的最高利益与我们重聚。”[3](P9)“穆斯林在印度有根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会再加入印度。”[6](P99)可知,帕特尔坚持印巴分治,并认为独立的巴基斯坦并不能长久存在,对巴基斯坦能够回归印度抱有强烈幻想。

其次,帕特尔的建国思想以印度统一为基础。有关印度土邦问题,帕特尔坚持其必须加入印度联邦,以避免印度次大陆的巴尔干化。历史上,分散割据使印度长期处于孱弱的状态,于外易于遭受外来入侵,于内易造成各方面的隔膜。1948年1月,帕特尔在新德里的演讲中提到,“由于每隔几公里,最高司法权就会变更,通讯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内部贸易因进出口关税和各地区单位征收的关税而变得困难,这导致大规模的走私和黑市活动。在此情况下,法律和命令的维持以及公正的行政都遭受巨大阻碍。具有巨大潜力的地区性的经济发展因为政治上的分裂而遭受阻碍。这种情况对国家和人民都没有好处。”[3](P27)因此,“我呼吁印度的年轻人在所有的方面都统一印度;不要忘记印度因为愚蠢而失败。”[3](P67)“如果印度想要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这里就不应存在独立的土邦。法律的施行不会各地相异。自由的印度应该是一个统一体——统一的行政以及统一的法律条文,应该是一片和平富饶的土地。”[7](P20)帕特尔意识到只有国家内部各地区的法令、规则及规章制度具有统一性,政治上的统一才能保证国家的长远发展。而政治上统一的前提则是整个印度地区不再有特殊的土邦存在,各个土邦之间地位平等。只有各地区达成统一,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印度才有强大的基础。

因此,帕特尔在印巴分治后,花费巨大精力游说各土邦,以促成其加入印度联邦。“我们处于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让国家提高到一个新的大国地位,缺乏统一将会使我们暴露于新的灾难面前。我希望印度土邦将会牢记于心,在共同任务面前如果我们不能共同行动,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合作,我们将会陷入无政府状态和混乱。”[3](P5)“印度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自己巩固成一个紧密而又统一的力量。”[3](P127)印度统一对新印度极其重要,只有在一个统一体之下,强国梦想才具有实现的条件。帕特尔致力于新入印度土邦的整合,在小土邦合并的过程中也亲历亲为,最终确保了印度的统一与有序运行。

再次,帕特尔坚持把印度建成一个世俗国家。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神秘的宗教国家,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分别信仰伊斯兰教、锡克教、天主教等,宗教成分较为复杂。在推动印度和平稳定建国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穆斯林的平等权益和生存环境,帕特尔坚持把印度建成一个世俗国家。“我们是一个世俗的国家。不是为了一部分克什米尔的穆斯林而成为世俗国家。在印度也有三千万其他地区的穆斯林,几乎与巴基斯坦一样多。”[3](P80)印度建国后,国内仍留下三千万左右的穆斯林,为了确保国家的和平稳定发展以及忠于印度的穆斯林的合法权益,帕特尔坚持把印度建成一个世俗国家。“在我们的世俗国家里,我们尝试确保穆斯林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任何违反这个准则的反应是不受欢迎的。”[3](P80)“我们这里有和巴基斯坦一样多的穆斯林。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离开印度,只要他们忠于印度,想要作为印度人留在这里。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印度就永远不会繁荣和进步。”[7](P88)这种考虑也是出于维护国家内部稳定、团结全国各方力量,为共同建设印度国家而做的努力。“副总理(帕特尔)说,这个国家拥有足够的财富和足够的空间来让各种宗教信仰的人像好兄弟一样生活在一起。”[7](P80)帕特尔该想法的形成,一方面是继承和发扬甘地印-穆团结思想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国家建设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通过倡导建立一个世俗国家,尽可能化解宗教矛盾,使国家政治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帕特尔是民主的倡导者。帕特尔认为当前的时代已处于民主的时代,统治者必须要把握时代潮流,尊重公民意志,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政府必须是人民的——富人、穷人、印度教徒、穆斯林、拜火教以及基督教。”[3](P21)“统治者必须跟随时代的潮流。他们应该中断井底之蛙的状态。这是民主的时代。统治者必须把他们的信任放在人民中。”[3](P17)在解决土邦政治的过程中,帕特尔多次强调和呼吁各土邦王公要尊重人民的意志,支持土邦进行全民公投来决定加入印度或是巴基斯(P17)坦。“在土邦责任政府的普遍问题上,我必须讲,当一个人做的比任何人都多,要去保护王公的真正权力,我认为王公只有在人民的信任下才能够生存。”[3](P8)“我经常确信,王公的未来在于他们的人民和他们国家的服务,而非他们继续存在的独裁。”[3](P19)可知,帕特尔倡导民主,反对土邦王公的独裁统治。

在帕特尔看来,民主适用于所有公民,不存在身份与宗教信仰之分。“在一个自由的印度里,没有种姓、信仰、宗教之分,没有导致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的阶层之分。或许会有穷人和富人、幸福和不幸福之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没有不同。”[7](P29)此外,帕特尔反对贱民制度,主张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不可接触制,以消除对不可接触者的抵触。“你有婆罗门,非婆罗门、林伽倻人、非林伽倻人。但是这些小的不同必须忘记,我们应该想我们都是印度人。我们必须首先照顾穷人,然后是我们自己。高低之间的不同必须消失。寺庙的开放本身不能解决不可接触者的问题。法律不能修补社会。”[7](P69)在践行方法上,主张消除久积人民脑中的不平等、不民主的观念。“寺庙的门已经为他们打开,但是我们的心门依然紧闭。”[7](P71)内心的等级之分无法通过法律制度得到弥补,公民平等只有通过人民内心的改变才能得到实现。只有当各个阶层、教派的所有公民可以正视自己的内心,平等对待印度大陆上的任何一个印度人,公民平等才会有到来之日。

(二)经济

二战时期,在战争需求的强烈刺激之下,印度工业迅速增长,民族资本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加强。“从战争后期起,就出现了英印资本经济力量对比的急剧变化。到战后初期,虽然英国资本仍控制全国的主要经济命脉,特别是交通、贸易、银行,但已处于严重退潮状态,而印度民族资本势力则蒸蒸日上,在许多领域扩大阵地,甚至上升到主导地位。”[8]独立后的印度经济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许多重要行业的发展仍由外国资本掌控,情况不容乐观。直至建国初期,印度仍旧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当前,在印度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她自己成为一个稳固和统一的力量。印度的经济处于困境之中。战争虽然使印度成为债权国,但是他的债主是英国,她不打算为我们支付。”[6](P99)因此,建国后的印度仍旧面临繁杂的经济问题亟需解决。帕特尔极力希望塑造一个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全国一心,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

首先,帕特尔在经济建设上有着明确的观点,希望印度能够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帕特尔于1948年1月3日在加尔各答的讲话中提到:“如果我们需要保持自由,我们不得不拥有一个强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包含有许多陆海空军的设备。如果我们没有或者无法做到,独立就不会长久存在。这需要一个强大的工业做为支撑,若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工业,我们的武装力量就无法完成。”[6](P76)这是帕特尔大力推动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为得到工业家的支持,推动国家工业化发展,“帕特尔向工业家们保证,政府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移除发展路途中的困难而非给他们徒增新的困难’。他号召在政府的努力下,使用当前的工业资本达到其最高效率水平,以此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合作。”[7](P247)帕特尔的工业化建设要求资本家、劳动者和政府之间的默契配合与团结一心。帕特尔不断强调国家工业化是印度自由的保证,是国家安全与繁荣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帕特尔所要求的国家工业化并非是工业国有化。谈及政府的工业政策,帕特尔讲到:“不要害怕国有化。在我看来,当前,政府没有能力和任何方式在任意一个行业中实现国有化。如果任何人提及国有化,只是在领导层面,而非国有化。”[7](P50)帕特尔多次阐明国家没有能力和实力实现全行业国有化,也不打算实现国家工业化。印度独立初期,中央政府处于孱弱的状态,着眼于应对分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巩固国家政权,创造一个和平的局面。政府当前的主要目标是联合各方力量,共同为了印度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其次,帕特尔认为,国家存在的根本动力在于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的经济力量,并呼吁政府、企业和个人为增加生产而努力奋斗。“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为了成为一个强大的印度国家,必须生产更多的东西。……我们存在的重要性在于我们应该生产。如果我们仍旧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会死亡。”[3](P16)“未来取决于我们是否为了公民大众和防御需求的食物、衣服、铁、钢、水泥以及其他重要物资而增加生产。这是必要的,不仅在于把饥饿和疾病从这个国家驱逐出去,而且在于稳固自由,这个自由是我们通过许多年的斗争之后赢得的。”[3](P97)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强大的军事力量以稳固国家政权的根基。

同时,帕特尔“呼吁人们不要陷入互相敌对,而是建立一个冷静的环境,在建设性的工作上取得进展,对于建立一个新印度至关重要。”[6](P51)对于刚独立的印度而言,增加生产对于国家建设至关重要。建国初期,由于“印度食物短缺,必须支付高昂的价格进口食物来弥补不足。”[6](P76)因此,印度也需要增加工业生产,扩大出口,赚取外汇。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印度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增加生产迫在眉睫。

再次,缓和劳资矛盾、促进工人工作效率也是帕特尔经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的工业化开始于一个比欧洲工业革命更进步、更激进的思想时代,自然要注意雇主与劳动者之间以及雇主与普通社会之间关系的现代思想。”[3](P105)二战后,印度虽然获得独立并成为债权国,但独立后的印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关乎印度国家经济建设,因此帕特尔对该问题非常重视。“我确信在这一时期内,任何劳资之间的冲突的升级,将会对印度工业的未来造成灾难性的打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将会允许对劳动者压榨。”[3](P95)帕特尔注重缓和劳资关系,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从而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创设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在印度,我们似乎相信这样的奇迹,劳动者应该少生产得到更多工资。这个结果就是罢工和阻碍生产。少的生产意味着更多的贫困。我们需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3](P106~107)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二者之间的利益联系紧密,劳动者也是国家命运的决定者。

为了促进工人工作效率,帕特尔做出许多努力,他曾讲:“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人的支持,但是工人陷入黑暗的时代。通过罢工来支持他们的领导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将工业扼杀,工人本身就无法存在。”[6](P125)“工人们应该牢记,他们工作不仅是为了生存。他们不是用鞭子抽打来驱赶的动物。他们应该明白,他们在国家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扪心自问,他们到底为什么而工作。国家的强大取决于他们的效率和努力工作。他们应该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影响到数千万人的半饥饿状态以及穷困潦倒的农村人。”[3](P98)帕特尔将劳动者、工人的工作赋予了决定国家富强的崇高道德意义,把他们视为建设新印度的重要力量。他希望通过崇高的道德约束力使劳动者能够为国家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罢工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相反,这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选择。罢工不但造成工人无法获取工资,而且会使工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新印度的建设亦将放慢脚步,对国家与个人而言,并无益处。因此,帕特尔希望能够建立与劳动者之间的直接对话。“工人领导者应停止罢工,殖民统治的时代已经过去,有何不满可以直接联系政府。”[6](P142)不同于英国的殖民政府,新建立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会积极解决工人的问题,保护其权益,满足其诉求,以此推动印度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三)国家安全

帕特尔对印度国家安全非常重视,因为这与印度和平发展与繁荣进步息息相关。因此,帕特尔的国家安全观念主要分为国内、国外两个部分。面对印度建国初期的国内问题,帕特尔主张缓和国内各个阶层的矛盾,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为建设新印度而努力奋斗。面对印度以外的整个世界,帕特尔认为印度不应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与英美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之时,同全球各个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以此保证印度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只与伦敦和华盛顿联系。但是,朋友圈与友好不应受限,它越广泛,我们国家获益越多。看问题的这一层面,除去伦敦和华盛顿,我们必须扩大朋友圈,与其他国家成为兄弟,这将产生丰硕的成果。在世界变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通过限制我们只与伦敦和华盛顿的朋友圈来保持满足。”[7](P20)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帕特尔期望同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以此来保证印度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而推动国内建设平稳进行。

首先,帕特尔十分警觉印度国内的共产主义力量,认为共产主义的理念和方法不适用于印度。“共产主义的方式并不适合印度的土壤。”[7](P22)“除非我们将共产主义者从劳动者组织中移除,否则除了对国家的损害以外,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7](P55)“保护国家不受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威胁,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在印度应该没有立足之地,这才是国大党人首要关注的。”[7](P86)帕特尔基于印度的现实情况,认为共产主义所倡导的革命方法与现今印度的环境以及印度的传统文化并不相符。

殖民统治时代,全国一心为实现自由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共产党所提倡和实践的工人罢工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独立后的印度政权掌握在印度人手中,所有劳资之间的矛盾可以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双方之间协商解决。“共产党员想要使用暴力。我的争吵在于只要共产党员使用暴力,不论是地下组织还是公开。当他们在外国人统治下,国大党是允许的。……我呼吁他们(指共产党人)远离恐怖主义和暴力行为。我告诉他们,我离开监狱后,会立即准备让他们都进入国会,忘记他们的过去,希望他们放弃的方法,也放弃他们从国外获得的妙计。即使是现在,我的提议仍旧是开放的。”[7](P61)帕特尔不能接受共产党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实行的方法,如果他们能够放弃他们的方法,帕特尔愿意接受他们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参与新印度的建设活动。

其次,帕特尔对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也予以高度关注。“提及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帕特尔说他们希望将他们的文化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强人所难的日子。”[7](P88)帕特尔认为该组织具有一定的极端倾向,如果能够对该组织加以引导,他们能够转变成对国家建设有益的力量。“他们说我把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的人员送进了监狱。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么?你会记得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我是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支持者。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正确的,由于这些年轻人是勇敢的,足智多谋,富有勇气的,但是他们有点疯狂。我想利用他们的力量、勇敢和勇气,治愈他们的疯狂,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真正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疯狂是我想要去除的。”[7](P83)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帕特尔都希望他们主动放弃不适宜当前印度发展的主张和道路,欢迎他们参与印度的国家建设。

再次,在印度的外部安全问题上,帕特尔的目光独特,若是没有涉及到印度的国家安全与利益问题,他不会耗费精力去关注。新印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与分治产生的巴基斯坦国家相处。有关巴基斯坦的问题,帕特尔希望能够保持和平,但也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活动采取审慎的态度。帕特尔认识到印巴之间的争吵对彼此的长久发展毫无益处,如若巴基斯能够和平稳定发展,印度也可拥有一个相较稳定的边界和外部环境。同时,帕特尔也对印度非常自信,“我们足够强壮去面对外面的困难。没有邻居会将目光注视于我们。幸运的是,直到昨天与我们一起的邻居也意识到,他的利益在于和平,并非与我们争吵。”[7](P56)帕特尔对印度自身保有自信,对巴基斯坦保持警惕,毫不松懈。“我写信给你的想法,只是为了强调有必要及时仔细地收集巴基斯坦军事准备的情报,并对这些警报采取一个谨慎平衡地观点。我已经准备好应对来自那一地区的任何威胁;事实上,我不能承担松懈。”[7](P204)面对巴基斯坦可能产生的威胁与风险,帕特尔时刻为此准备着。在他看来,印度无法面对松懈的代价,他本身也无力面对松懈的后果。

其四,独立后的印度与英联邦之间的关系也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帕特尔主张在保障主权国家地位的同时,保持与英联邦交往、承认英王地位、保留英国官员。帕特尔在写给尼赫鲁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自始至终,我们的立场应该是;我们与英联邦的交往,我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不能受到影响。我认为,我们承认国王作为英联邦的首脑,是其成员的自由联合的象征。我们这个地位不能受损。”[7](P137)帕特尔坚定维护印度的国家地位,不能因加入英联邦受到任何损害,英王是英联邦的首脑,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此外,面对印度行政服务体系中留下的英国官员,帕特尔对其身份地位也有独特看法。“帕特尔解释道,只要印度没有离开英联邦,英国人不是外国人而是‘非印度人’。”[7](P90)帕特尔之所以产生这种观点,是因为印度需要维护同英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需要考虑在其他英联邦国家的印度侨民的安全与地位问题。同样地,印度的行政系统需要大量高级人才,印度人的能力和水平无法担任高级官员。因此,印度需要部分英国高级官员继续留在印度行政体系中服务,以促进国家权力的平稳过渡,保持印度政治体制的高效运行。为保证国家行政体系有效地发挥作用,印度必须给予在印英国高级官员一个特殊的地位,必须给予他们独特的归属感。

三、结语

帕特尔终其一生,为把印度建设成统一国家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其心中的理想宏图而呕心沥血。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印度能够平稳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快速处理印巴分治带来的危机,迅速投入新的国家建设中去。帕特尔也因此在印度享有非常之高的声誉,被称为“印度铁人”“印度的俾斯麦”。

帕特尔建国思想的目标在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公民团结,为印度国家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把印度建成一个强大、繁荣、幸福的国家。国家统一是帕特尔建国思想的核心,也是实现其他畅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创设一个和平稳定的局面是印度当前现实情况的迫切需求,也是建设新印度的必要条件,也是帕特尔内心的追求。只有和平稳定,才能长远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帕特尔的建国思想中,民主平等处于重要地位。民主是时代的潮流,平等是印度人民内心的期盼。几千年来,印度的种姓制度、不可接触制使广大印度人民深受其害,阻碍国家和社会进步。独立运动的胜利,是他们争取民主平等的一大胜利,也是民主平等在印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帕特尔倡导发展工业、增加生产、缓和劳资关系,对印度的经济建设、国防安全至关重要。帕特尔的经济建设思想为印度的经济的长足发展开辟道路,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指路明灯。国家安全在帕特尔建国思想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内,帕特尔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和平的局面,举全国之力推动国家建设。对外,帕特尔的目光主要聚焦于与新印度息息相关的巴基斯坦与英联邦。帕特尔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印度能够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只有这样,印度才能成为一个大国、强国。

深入了解帕特尔建国思想的具体内容,可以探知甘地对其影响深远。帕特尔所倡导的民族团结、建立世俗制国家、发展生产、普及印地语等措施和想法,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甘地司瓦拉吉思想的影响。此外,在处理大小事务上,帕特尔倡导使用和平协商作为解决问题的首要方法。游说各土邦回归印度、解决劳资关系、引导国内共产主义者和工人群众,帕特尔将非暴力主义精神贯穿至实践活动中。

猜你喜欢
帕特尔印度国家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英内政部次官遭职场欺凌辞职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英国大臣曾私会以色列高官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