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魔术思维改编古彩戏法
——记陈辉创新《仙人摘豆:七星高照》结构

2020-01-07 14:07大连市杂技家协会
杂技与魔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碗戏法陈辉

◎文、图︱(大连市杂技家协会)

古彩戏法“仙人摘豆”由宋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传统的“仙人摘豆”表演者在桌面或地面铺上一层毛巾,摆上三或五颗小球、两只小碗,表演一段小球的转移后,将碗放置一旁,单使小球,片刻,再拿回碗,从中变出彩物。彩物或是酒,或是鱼,或是粮食、花卉,一场表演只能变其中一种。

陈辉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仙人摘豆”是在2011年大连的一次魔术交流活动中,当时表演的是北派著名戏法大师张笑楼。后来,在为北派戏法传人刘玉双、王德刚拍摄《口述历史:戏法江湖》时,他们对“仙人摘豆”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陈辉对交流中古彩戏法前辈的创意赞叹不已,原来变酒、变粮食、变花、变小活物的门子各有不同,各有巧妙。陈辉后来想,能不能在一个节目中,把这些东西都变出来,并且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呢?经过思考和实践,他有了自己的创新。

陈辉的“仙人摘豆”,表演前在桌面上直接摆出七个小球、七个碗,从传统仙人摘豆技法入手,先拿出三个小球、两只小碗,表演小球的转移后,两只小空碗变出两朵花,寓意“花开富贵”。这还没完,表演者再增加难度,用五个小球、两只小碗,表演更为精彩的小球转移后,两只小空碗变出两碗清水,寓意“饮水思源”。还没结束,表演者再次增加难度,用七个小球、两只小碗,表演更复杂更精彩的小球转移,小球不仅可以一个一个转移,还可以多个一起转移,随后两只小空碗中变出满满的两碗粮食,寓意“五谷丰登”。整个过程中,表演者完全没有传统戏法中将碗拿走再拿回来的环节,一切效果皆在观众的注视下完成。此时,桌上还剩一只小空碗,表演者用布将碗盖住,说声“走”,再掀开布,小碗凭空消失。消失了可不行,得给它变回来。表演者将布平铺桌上,向上拉起,小碗又回来了。他问观众:“这个碗变点什么?”观众有说变花的,有说变水的,有说变粮食的。只见表演者继续向上拉布,好像三只小碗摞在布里一般高,打开展示,果然是一碗花、一碗水、一碗粮食。“变走一个碗,变回来仨!”观众们无不惊奇。九个碗,寓意“九九归一”,功德圆满。在节目的最后,他指着变出来的三碗花、三碗水、三碗粮食,对观众说,这代表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广开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水端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粮满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磅礴之力。”

此节目推陈出新,在保留传统戏法精妙说口的基础上,以现代魔术的结构形式,重新编排,使老戏法焕然一新,精彩纷呈。他给这个节目取名为《仙人摘豆:七星高照》。

《仙人摘豆:七星高照》将传统“仙人摘豆”的单结尾改为多结尾递进式大团圆结构。该节目在技巧上修改了北派戏法义合堂传统门子“三件子”的上托方式,于“旱地拔杯”后直接出托,去掉了展示双层布带小领的过程,视觉效果上更加直观。在道具方面,陈辉将传统门子“亮瓷”升级,扣碗可充分展示交代碗底,令内行拍案叫绝。

陈辉说,古彩戏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过前辈们代代创新发展而来的。比如“仙人摘豆”的经典门子“两开”(双碗开花),原本碗底有小孔,经过北派戏法大师赵相如于20世纪60年代改良后,碗底可以随意展示。“三件子”(连续变出一碗花、一碗酒、一碗粮食)也是赵相如从古彩戏法“落活”中获得灵感发明出来的。正是有了前辈们对戏法艺术的持续创新,才使得古彩戏法经久不衰,大放异彩。

2018年,陈辉带着多次表演的古彩戏法《仙人摘豆:七星高照》去辽宁省版权局做了作品登记,拿到了作品登记证书。接下来,陈辉希望能够带着这个作品参加比赛,将中国精彩的传统戏法,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空碗戏法陈辉
大西瓜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中国戏法亟需保护传承
空碗故事
鸡蛋戏法
真诚的道歉
硬币戏法
爱是把你碗中的豆子不断给予别人
故园悲
——题杨键空碗系列画作
见者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