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主题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2020-01-07 00:54刘天德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设思路

刘天德

【摘要】一直以来,文化都作为一种传承和延续民族发展的象征,存于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民族有民族的文化,社会有社会的文化,而校园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建设就在于鼓励学生踏踏实实读书,教育学生勤勤恳恳做人,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着重要影响。校园主题文化的建设能够为学校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本文旨在分析构建怎样的校园主题文化才能够引领师生的共同成长,并据此探究具体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思路;师生成长

校园文化是学校构建的一种帮助师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的群体文化,它既能代表学校的自身形象,又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是一项工作,还是一种态度。因此,学校更应致力于加强校园主题文化的建设,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将教育工作变成一种氛围,变成一种引领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信念。那么针对“如何发挥校园主题文化的作用,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引领师生共同发展”这一问题,笔者有如下具体的建设思路。

一、开展读书活动,构建书香校园文化

众所周知,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而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书香校园的建设,并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诵读经典,传承民族经典文化,真正体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稻粱谋”的含义,以校园浓厚的读书氛围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所以,开展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还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因此,学校可以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做好相应的规划来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学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图书馆的修建或是图书的购买,这是读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能够为师生提供优秀的阅读书籍。其次,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状况为他们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低学段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及简单的古诗,并适当进行背诵,在大课间结束后,学生应向教师汇报自己的阅读与背诵状况;中学段学生可阅读或背诵自己所学的文言文、古诗等,如《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等原文及字词翻译,或者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阅读《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或是阅读名家的优秀作品;高学段学生不仅可以阅读和背诵文言文,如《师说》《逍遥游》等,还可以审时度势选取一些关于时事的文章进行阅读,增加作文素材的积累,如关于“青春”“奋斗”等之类的名言佳句。最后,针对“书香校园主题活动”,学校应设置必要的奖励考核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让学生能真正从活动中取得成果和进步。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读书活动时选择真正优秀的阅读素材,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阅读材料,践行“兴趣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的观念,让“读好书、好读书”成为一种教学风气,在确保教学效果的同时,推动读书活动的有序进行。总的来说,以“读书”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浓厚的书香校园的氛围中享受读书的乐趣,不断获得新的有益的知识,还能够让教师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促进自己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变。这样来看,开展读书活动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开展感恩教育,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感恩”是一种表达自己情感诉求的方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在校园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既是打造校园特色文化的一种方式,又能引导学生形成“知恩”“报恩”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心怀感恩,与同学和谐相处,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每学期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一次感恩教育讲座,届时让学生和家长、教师一起参加,听专家演讲各种感人故事,回想自己与父母或教师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受到震撼时勇敢地把“爱”说出来,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激教师培育之恩,感激朋友陪伴之恩……学会感恩,拥有奉献精神,这也必定会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愉快和轻松。

同时,学校也可以设定每个月第一周为“感恩周”,鼓励每位学生都能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如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给教师一个表达感谢的笑容,给自己的朋友一份简单的礼物等,这些都可以表现出学生的感恩之心。学生向教师表达感恩,教师欣慰接受,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进而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感恩之情帮助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也让教师从中感受到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进而不断完善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中。所以说,以“感恩”为主题来建设校园文化,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三、开展“疯狂英语”活动,确保校园文化发展

就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学校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英语是众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但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不是仅仅通过做题就能达到的,更需要学生提高听说能力。针对如何让学生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等问题,学校可以开展“疯狂英语”训练活动,这必定能让校园内学习英语的氛围更加浓厚。学校开展“疯狂英语”训练活动,不仅是希望学生能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地诵读英语,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达到一种脱口而出的效果,还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在校园一隅设置英语角,让感兴趣的学生在此交流学习,也能在学校掀起一阵“疯狂学习英语”的浪潮。俞敏洪先生曾说:“做一个成功的人,并不要求一开始你就比别人强很多,但是每次都比别人好一点,每件事都比别人做得好一点,日积月累,你就会发现你比别人遥遥领先也超出他们很多。”学生参与“疯狂英语”训练活动也是一样的道理,每天多背一个单词,或是多掌握一个语法,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必定会有所提高。

学校要想确保以“英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得到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需要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训练和学习,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而且这对英语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说,“疯狂英语”的校园主题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

四、开展励志大会,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励志教育”能够帮助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帮助教师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共同进步。学校开展励志教育活动,能让师生在励志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满热情和信心,激发斗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和教学中。学校开展励志大会,旨在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鼓励學生调整心态,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志向,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此外,教师也能在励志教育的指导下,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使传统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进而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并得到学生的支持和喜爱。所以说,以“励志”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不仅能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不断进步,还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励志”的文化营造了更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也真正实现了校园主题文化引领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学校作为培育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更应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学校加强校园主题文化建设,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推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总而言之,校园主题文化的建设关乎师生的未来发展,笔者从“读书文化”“感恩文化”“英语文化”和“励志文化”这四个角度来分析校园主题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同时表明了校园主题文化能够引领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经丽红.以校园主题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J].辽宁教育,2020(06):51-55.

贺书琪.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7):143-144.

朱志军. 让学校文化与师生共同成长:基于两所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J]. 教书育人,2019,660(02):63-64.

闫梅. 做最好的自己 以学校文化引领师生发展[J]. 宁夏教育,2011(09):21-23.

陈建华. 打造书香校园 用文化引领师生成长[J]. 教育论坛,2012(03):38-39.

许璟明. 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09(05):30-33.

猜你喜欢
建设思路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
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提升汽修专业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