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2020-01-07 22:12蔡莺莺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2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蔡莺莺

【摘 要】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承载力、后期使用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再加上施工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较多,使得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问题频出,影响了工程的最终质量。为此,本文就对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分析,以提高工程质量,促进行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抗震性好的特征,可降低灾害和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过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内容较多,施工企业应做好细致分析和管控,以维护工程的经济效益。

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钢筋混泥土结构是钢筋与混凝土融合形成的结构,利用钢筋材料性能提升混凝土的抗拉效果,可降低不良因素及荷载增大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维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集中在主体梁、板位置上,在混凝土基础上添加钢筋材料,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增大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优化建筑质量。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研究中了解到,钢筋混凝土施工具备复杂性、易损性、易变性和碳化性的特点。复杂性和易损性指的是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流程较为复杂,既要对原材料质量加以控制,又需开展试验检测,维持混凝土性能可靠性。在施工中,外界影响因素众多,容易破坏钢筋混凝土施工效果。而易损性与材料调配同外界环境有直接关系,调配比例失衡,混合料的抵抗性能降低,在外界作用下容易出现破损,且外界环境对原材料自身性能有一定的损伤,进而降低了材料的应用效果。易变性则取决于搭设的临时支护结构,且该性能随支护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碳化性一般是在混凝土中化学反应增多导致的,该情况也是产生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

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模板安装技术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前,模板安装是必须步骤,分为顶板模板、柱模板和梁模板这三部分。

1)顶板模板安装

顶板模板需要的材料有涂膜胶合板、单根枋、扣件钢管脚手架等。其中涂膜胶合板要选择双层的,规格在830*915*18毫米;内楞单根枋的截面面积尺寸在50*100毫米,内楞间距控制在600毫米左右;支撑选用的扣件钢管脚手架直径在48*3.5左右,在连接操作中,保证其与平台连接的紧固性,避免危险的发生。

2)柱模板安装

柱模板安装中所需各材料尺寸规格为:木板夹厚度控制在18毫米,模板制作中,肋骨方木尺寸要以80*100毫米的长方形为主。柱模板安装中,需要注意加固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一般会以抱箍围柃的方式,使用螺丝将模板牢固连接起来,并沿着柱模板方向,每间隔约500毫米再加固一道,使用槽钢对柱模板四周加以斜撑。

3)梁模板安装

安装前先利用墨线将梁、高程及轴线位置准确标记出来,将方木直接搭接在承重架上方,并利用铁钉对其实施紧固处理,形成底模结构。底膜安装完成后,实施侧模处理,利用木板固定。

3.2钢筋施工技术

一是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前要先按照建筑工程要求进行钢筋选择及数量计算,使绑扎后的钢筋结构符合建筑工程要求。钢筋绑扎一般是直接利用铁丝对钢筋交叉点位置予以连接固定。绑扎时,钢筋要预留出一定距离,对接头位置实施弯曲处理,弯曲距离要在钢筋直径的10倍以上,以增强钢筋绑扎的牢固性,不存在脱落或位移现象。需要注意的是,钢筋绑扎接头位置应尽可能远离最大弯矩处位置。

另外,钢筋绑扎中,需在钢筋与模板间位置上设置垫层,增强保护效果,优化钢筋结构性能。在双层钢筋网的绑扎时,需预先设置好相应的钢筋撑脚,确保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钢筋定位的准确性。在板和墙之间设置钢筋网,除靠近外围的钢筋交叉处,其他全部扎紧。绑扎前要确定绑扎位置的精准性,避免偏差的产生。

二是焊接。钢筋焊接应避开主筋位置,在电板、帮条或焊缝等区域内完成焊接工作,维持钢筋连接稳固性。钢筋焊接方式有很多,工作人员需结合建筑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焊接方式,把控焊接重点。在使用搭接焊或帮条焊时,可采用单面或双面焊的方式维持稳固性,减少对钢筋材料的损伤。通常情况下,双面焊的使用频率较高,条件不允许时,可使用单面焊。

在采用帮条焊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内容:帮条的直径和牌号与主筋间成正相关。牌号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直径尺寸要等于或小于主筋尺寸。帮条直径尺寸与主筋相同时,牌号应与主筋相同或低一档;帮条焊时主筋间距控制在2-5毫米;焊接开始前,先开展主筋预弯,使主筋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在焊接的过程中,焊接人员应在搭接焊或者帮条焊形成之前,在焊缝中进行引弧,在端头收弧之前就要将弧坑予以填满,确保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连接紧密。

三是锈蚀处理。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因为外界天气环境的变化导致钢筋出现腐蚀问题,进而破坏钢筋材料的性能,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钢筋预防保护处理,减少腐蚀的侵害。一方面工作人员可在钢筋外层设置环氧涂层。利用环氧涂层的性能减少钢筋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尽量规避化学反应,控制腐蚀的破坏。另一方面在混凝土表面设置保护层,降低水分等侵入到内部钢筋的可能,从而增强保护效果,维持结构的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有关混凝土的保护层,出现了更多新型材料,有了更多的选择。?

3.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浇筑、振捣和养护,这三个环节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在浇筑施工中,为避免问题的产生,要先实行科学调配,完善浇筑施工方案,注重浇筑环节的连续性。如遇到特殊情况出现浇筑停止,则需做好保护措施,并在再次浇筑开始前,设置连接缝;浇筑过程中做好防水处理,注重每层浇筑质量及厚度的合理性,减少化学反应的发生;浇筑时的倾落高度控制在2米左右,竖向浇筑倾落高度不可超过3米。

在振捣施工中,浇筑完成后立即实施振捣处理,以免初凝影响混凝土均匀性。另外,振捣施工质量决定着混凝土的密实度,对于混凝土强度和承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振捣设备的选择需根据浇筑面积确定,一般一个浇筑带内会插入3-4个振捣棒,振捣棒间距控制在1.5-2米之间。振捣过程工作人员需要对振捣位置予以观察,检测是否存在泛浆或气泡现象,每一个振捣点都需要连续振捣,避免出现重复振捣或间断的情况,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小心不要与钢筋碰撞。振捣施工应当保持均匀,振捣的速度、时间、位置和顺序都必须与设计标准要求相符。

在养护环节内,应做好温度科学管控,避免因温差变化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上述工作完成且检验合格后,即可开始混凝土养护处理,一般是通过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垫开展养护作业,且在上面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洒水润湿,降低温度的过快变化带来的影响,控制裂缝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会存在空洞或冻胀情况,这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利用薄膜将其覆盖,维护混凝土性能。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养护工作可以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这两种方式开展,不过要尽可能的在初凝前减少混凝土暴露在外,降低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拆模前先检查混凝土强度系数,合格后实施拆模处理。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复杂性、综合性较强,为提高施工质量,需要对各环节施工技术及细节部位加以科学把控,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做好模板安装、钢筋焊接以及混凝土的振捣与养护工作,以此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水平,增大施工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李笑磊.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

[2]刘元一.探究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6)

[3]龚继平.关于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点的若干思考[J].砖瓦.2020(06)

(作者单位:江苏润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