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020-01-07 17:23杨东买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

杨东买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文章通过对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文化建设;文化教育

引言

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更是一个民族的血脉。要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着力建设文化事业,积极组织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如何将优秀的传统传统文化弘扬下去,充分发挥文化为社会服务、引领时代新风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是目前最需要深入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农村小学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单调乏味。虽然目前很多农村小学已经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上日程,并通过开展一定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履行自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职责。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较为单一,而且比较枯燥,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当前,农村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缺乏系统性,教学安排不合理。一方面,专职教师和专业教材比较匮乏。另一方面,课时不固定,并且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随意性较强,缺乏合理的统筹安排和规划部署。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包容与开放的传统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与视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封闭的,相反是极其包容的,它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从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这称之为“会通”之学。优秀传统文化“会通”精神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既能看到其他学派不足,又能克服自己理论上的缺点。二是善于融汇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三是善于融汇外来文化,使外来文化的精华变成自己的血肉,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三家融合就是其典型表现。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在校园文化中就表现为不故步自封,而是充分吸收来自国外的、来自其他行业的、来自其他地区的文化元素,使之融入校园文化,同时也表现为对学生心态的影响,让学生不封闭、不胆怯,用自信的态度去吸收和学习其他文化,追求自身的进步[1]。

(二)坚持教书育人理念

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同时心理和生理还有待成熟,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各自的特点以及差异性,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分析新时代改革背景之下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相关性,抓住这一建设工作之中的核心要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老师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继承融入现代文化建设工作之中,以此来更好地体现优秀校园文化对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建设及发展。

(三)借助活动,促进传统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与校园活动充分融合到一起,既大力传承弘扬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极大地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充分认知传统文化后,可以更加明确传统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师生及相关工作者可将更多精力用于传统文化建设,勇挑传统文化建设的重担,主动做好文化挖掘整理、弘扬创新等工作。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弘扬创新传统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过程中,加入了全新的时代含义,拥有了全新的生命力[2]。

(四)鼓励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

学校在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交换生名额,尤其是在我国著名的高等院校,当有其他国家的学生作为交换生来学校学习时,学校就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比如说艺术展等活动。新时代下,国家奉行和平交往的原则,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在中国就学,在这样的趋势下,学校在文化建设时要注重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的交流,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鼓励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能让他们对传统文化充满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

(五)开展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除了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农村小学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会等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校园文化社团也是一种特殊的主题活动形式,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相关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参与,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3]。

(六)探索家校共育模式

首先,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每学期的开学初和学期末,学校都要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及教师工作。在专家讲座中,家长学到了更多的家教知识;在家长的经验介绍中,家长掌握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识。其次,建家校活动平台。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長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近距离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孩子的课堂表现,进而了解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家长参与的文体活动,让家长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教师的辛苦,理解教师的难处,改善家长和教师间的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及形式比较复杂,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发展中的意义,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更好的开展学校教书育人工作,培养优秀的新生力量,满足当代教育改革下的素质教育需求,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35).

[2]朱宗友,汪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J].科学大众,2018(05).

[3]吴文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