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郑的红色文化

2020-01-07 17:54庹强健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化

摘要:南郑区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呈阶梯状分布,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文化遗迹众多。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将士和川陕边区的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南郑;革命根据地;文化

一、南郑的红色文化

据汉中地区有关县在建国初期的不完全调查统计,陕南苏区共有4374人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南郑1800余名地方武装人员中,有1400余人集体参加了红军。苏区的人民群众踊跃参加红军,壮大了红军力量。川陕革命根据地及陕南苏区的创立与发展,也为党领导下的陕西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甚为有利的政治军事条件。1935年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陆续撤出陕南,随后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南郑县黄官区的200余名游击队员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留在川陕边的“巴山游击队”,在大巴山区继续英勇战斗,袭击国民党反动基层政府,攻打反动民团,歼灭反共义勇队,捕杀作恶多端的土豪劣绅,并多次同国民党正规部队激战,一直坚持战斗到1941年春。

二、南郑主要历史遗迹

(一)坝溪红江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南郑区碑坝镇坝溪村李子垭。南郑碑坝是川陕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建立最早、最巩固的区域之一,那里有王树声大将为师长的红73师师部驻地(碑坝关帝庙)旧址。该遗址于1981年3月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郑区碑坝山区,共发现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冬至1935年春,制作的石刻标语共61条,墨书4条,主要分布在碑坝镇的前进(原名朱家坝)、荣华村和福成乡(程家坝)的底坪村。在南郑现存的61条红军石刻标语中,内容可分三大部分:一、动员工农参加红军,支援红军类有16条;二、号召民众消灭刘湘,田颂饶等国民党军阀类有23条;三、红军政治口号宣传类有26条。石刻标语上大多铭有宣传单位,主要是红四军政治部,九军政治部,红25、30、31、33军政治部,红江县,西北军区政治部,丁一,川陕省委,中华苏维埃等。

(二)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创建于1980年5月,原址在南郑区汉山街道办南大街,1990年迁往南湖景区湖心岛。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约一万人次。1979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建立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在陕南唯一的纪念馆,2006年迁至南郑区红寺湖风景区。陕西省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全国一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也是陕南的唯一的全国一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景区由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纪念碑等主要景观组成。纪念馆内陈列了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过程中的著名战役、红色交通线创建及活动情况;红25军、红29军、红二方面军、359旅、巴山游击队等在汉中的战斗情况;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汉中籍人物、事件、遗物;20年代至汉中解放在汉中境内的各地方革命武装开展斗争的事件情况介绍,重要人物生平事迹。爱国主义教育广场陈列了川陕革命将领及英雄半身雕像、重大事件浮雕及雕塑群。另有雄伟、庄严、肃穆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将士纪念碑伫立景区。

(三)梁山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中共陕南特别委员会成立于1927年10月,是中共陕南的地下党组织,1930年11月在龙岗寺院内利用宗教活动为掩护召开了中共陕南特委代表大会,梁益堂当选特委书记,会议决定党的组织由城市转向农村,大力组织人民武装以农村包围城市,开辟革命根据地。创建了南郑(今天的汉中)经大河坎、牟家坝、青石关、碑坝至北红军总部的红色交通线,对巩固和扩大川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14年6月梁山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梁山中共陕南军委旧址暨陈小平故居。位于南郑县郭滩乡利民村一组革命烈士陈小屏故居,是为了纪念汉中长征第一人陈小屏及陕南特委组建红二十九军的会议遗址。2014年6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何挺颖故居。何挺颖早年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指挥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任红一师师长时,他担任红一师师委书记。何挺颖烈士故居位于南郑县城关镇何家湾村,何挺颖烈士故居于1981年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新集、高台、协税、周家坪、青树、红庙、黄官、喜神坝一带是红四方面军开展陕南战役的战场,红军在新集建立了南郑县苏维埃政权,建立了周(家坪)协(税)红军独立营和南郑红军独立团。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主席曾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國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与意义”。从分布面上来讲,陕南占川陕苏区的39%,川北占61%。陕南尤其是汉中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徐向前、李先念、王树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率领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九军及巴山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在汉中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留存有革命遗址、遗迹1800余处,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近2万件。尤其是汉中通往川北的“红色交通线”,在传递情报、运送物资和护送干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南郑的红色文化遗址对再现红军的革命历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全面做好红色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做好教育宣传,红色遗址作为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辐射了南郑、西乡、镇巴、宁强、洋县五个红色旅游区域,打通陕西通往川北的“红色交通线”,形成一个覆盖陕南特委军委旧址、何挺颖烈士故居、巴山游击队喜神坝战役遗址、红二十五军军部遗址、镇巴红军石刻标语群,连通汉中至四川、重庆、延安的红色旅游环线网络,大力弘扬了红色革命传承了红色精神。他们不仅是我区和外地宣传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场所,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学生、部队官兵瞻仰革命烈士、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教育基地。

作者简介:

庹强健(1982.04-),女,汉族,陕西汉中,大专,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