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三贤”治理青州对当今为政的启示

2020-01-07 17:54石杰高情情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石杰 高情情

摘要:北宋时期,“青州三贤”在青州的施政治理体现了儒家治世精神,并为后世青州官员带来极大启发。今日结合“青州三贤”历史精神,依托“青州三贤祠”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以“青州三贤”为地方特色的“民本位”、“仁智合一”、廉政建设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州三贤”;民本位;“德智合一”;德政

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三人先后知青州,在青州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政治和文化氛围,百姓分别为之建立生祠,在青州历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青州百姓尊称为“青州三贤”。历经后世转变,“三贤”的生祠合为一处,名曰“三贤祠”。“青州三贤”治理青州时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治世之精神对后来来青主政的地方官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主政青州的官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山东省政府和青州市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以“青州三贤”为榜样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传统思想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从2006年开始,中共青州市纪委就把“三贤祠”辟为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在2008年,山东省纪委、监察厅正式授予“三贤祠”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的称号。现在,“三贤祠”已经成为当地政府、民众和八方游客瞻念先哲、汲取文化、接受廉政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

通过对“青州三贤”治理青州时所表现出来的儒家传统精神的挖掘,我们还发现了它与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着许多契合之处。比如,“青州三贤”的“宽仁爱民”的“民本”思想就与毛泽东思想当中的“群众路线”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中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是一条久经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因此,在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倡导以“青州三贤”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区域治理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完善区域社会治理理念,更是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

一、宽仁爱民的“民本位”理念

富弼的安置灾民事迹、范仲淹的改革田赋事迹以及欧阳修的简政事迹,都是立足于百姓当时所关切的问题而实施的政策,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或者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形容他们更为贴切。他们将自己的目光着眼于人民群众,“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的官员和治理者。由于他们“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所以最终他们都为百姓所景仰,于青史留名。这是已经被无数历史所证明了的,富弼、范仲淹以及欧阳修主政青州时所取得成就只是这其中的一例。

在这一方面,“青州三贤”的先进事迹可以被我们加以利用来开展“民本位”思想的相关教育活动。因为,富弼、范仲淹、欧阳修治理青州时的先进事迹已经内化在青州以及周边地区广大劳动人民的心中,产生了深刻的地域文化方面的影响。因此,围绕“青州三贤”开展有关“民本位”思想的相关教育,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这样的教育也是与我们党所始终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目前所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因此,将这两者加以结合起来开展有地方特色的“民本位”思想将是大有裨益的,而且也必将会是卓有成效的。

二、三贤“仁智合一”的施政理念

“仁智合一”是儒家重要的精神理念,既注重自身仁德的发挥,又注重方式、方法,实现“科学执政”、“科学行政”。在這一方面,富弼、范仲淹、欧阳修治理青州时的事迹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鲜明的例子。“三贤”在最初赴任青州时,并没有因为自身遭贬的境遇而心怀不忿,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青州的建设当中,这可以说是“仁”的体现。而他们在实际治理青州的过程中,又往往注意当前问题的所在,并且苦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富弼的分散安置流民、范仲淹改革田赋缴纳方法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治理者的“智”之所在。

“青州三贤”的一系列做法表明一个优秀的地方治理者,一定要首先要有颗“宽仁爱民”的“仁心”在,才能够切实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而这个心怀百姓的治理者,也只有在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之后,才能为百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宽仁爱民”的治理者,一个优秀的治理者。在富弼、范仲淹和欧阳修身上,我们看到了“仁”与“智”的和谐关系,这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当中被称为“体”与“用”的关系,即“仁是智之体,智是仁之用”。

三、以德化民的德政理念

北宋时期的名宦重臣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三贤在青州为政,都以其自身高尚的人格和精神魅力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极大的拥护和爱戴。这使得他们在推行国家大政方针,实施具体的治理举措时,能够得到百姓的全力支持。因而,才能够将青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甚至欧阳修能够在青州实行“宽简”之政,也能够使青州的各项事务都得以顺利进行。这带给我们以启示,执政者良好的德行的确能够在实际政务的处理中起到重大作用。

但是,目前我们的官员在自身德行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许多方针、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得不到百姓的理解和拥护。这不是因为我们经过集体讨论过的、经过专家论证过的方针政策存在着问题,而是人民对于这些所谓的“集体”、“专家”的权威性存在着怀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关这一方面的负面新闻太多了,这极大地损伤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而也使得党中央开始重视起这一问题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和整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应当认识到,要重新确立起百姓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的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一人一地所能带起来的事业,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因而,广泛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员和政府官员教育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青州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十分注重发展本地特色,适时地开展了围绕“青州三贤”先进事迹所进行的廉政文化建设。自2006年以来,中共青州市纪委就把三贤祠辟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青州市充分利用丰富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经过多年的挖掘、整理和提炼,依托范公亭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建成了“三贤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在教育基地内除了展示青州府那些清官廉吏的廉政思想,还设立“廉碑”、“廉石”、“廉凳”等廉政文化景观,开展对包括政府官员、在校学生在内的青州市民的廉政教育。在这一点上,可以给其他兄弟省市以启示与借鉴。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政文化基础的国家,形成了许多博大精深的“廉说”、“廉论”,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都是可以加以整合和利用的教育资源。

未来,我们要提高防治腐败的成效,就必须重视廉政教育,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只有将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美德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才能真正引导着人们走向高尚而又不失趣味的生活。地方的历史文化名胜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有待我们去大力挖掘。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挖掘,大力弘扬,原先沉寂于历史的尘埃中的传统的文化就会发挥出它新时代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青州市志·人物传》,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94-995页

[2]《范仲淹全集·陈乞颍亳一郡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3页

[3]《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7页

作者简介:

石杰(1988—),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潍坊理工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高情情(1988—),女,汉,山东滨州人,潍坊理工学院,高校教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儒家文献研究与整理,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