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实现中国梦的四个维度

2020-01-07 17:54李娟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中国梦

李娟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中国梦”, 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四个全面”的重大的战略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战略布局。我们要从这四个维度上来理解与把握实现中国梦这个重大战略目标。

关键词:中国梦;四个维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2年,党中央领导人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 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此,“中国梦”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进、共创未来的精神旗帜。党中央领导人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2014年,党中央领导人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即“四个全面”的重大的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战略布局。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这是党中央领导人特别强调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由此,这个梦也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党中央领导人当初之所以要用“小康”这个概念来表述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每个老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这个认识。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党中央领导人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话说得多么实在、具体、亲切。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中央领导人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要把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必须继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脚踏实地,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内涵

“小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理想,是指比较宽裕富足的自然生活状态。1979年,党中央领导人提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即中国式的现代化。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巨大发展基础之上的实实在在的目标理想,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收入差距缩小,民主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力强大,人民富裕,文化繁荣,实现中国梦的步伐才能越走越坚实,才能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中央领导人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题,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和关键性意义。“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中央领导人深刻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事实胜于雄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活力之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4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激烈、国际形势复杂的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唯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才能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权利,增强人民团结,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必须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富强、文明、民主、公平、自由、和谐,全面处理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三、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中央领导人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可见,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增进人民福祉的有力保障。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法治内在统一,中国梦内含着对法治中国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传统国家,人治传统在中国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法治思想意识非常薄弱。但从世界历史现代化进程来看,从人治走向法治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途径,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能例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會结构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趋势,社会矛盾凸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人民群众对保障自身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民主法治建设的期盼越来越强烈,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权利、利益成为人们的普遍呼声和诉求。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要想从体制机制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和办法,平衡社会各领域复杂交错的利益格局,依法治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有推行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顺利实现,才能保障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探索,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中央领导人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把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重点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始终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确保我们党承担起领导人民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使命。能否从严治党,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关系到能否使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关系到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关系党的命运,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新形势下,党的历史地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自身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消极腐败现象、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官僚主义、特权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蔓延滋生,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声望。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复杂严峻,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从严治党。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严格管理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实现从严治党长期化、常态化、制度化。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才能把人民群众团结聚集在自己的周围,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一批“老虎”“苍蝇”纷纷落马,彰显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遏制了不正之风、权力腐败蔓延的势头,赢得了人心民心。中国人民看到了从严治党新的希望,看到了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就一定能凝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力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事业。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4]《“四个全面”党员干部读本》洪向华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5]《“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引》曲青山 人民日报 2015年02月11日

[6]《“四个全面”与中国梦》鞠成伟《先锋》2015-03-11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实现中国梦》王正东 《解放军报》 2015-03-17

[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猜你喜欢
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中国梦
试论“四个全面”战略与中国梦的关系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研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