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助路径

2020-01-07 17:54杨阳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精准

杨阳

摘要:当前,新时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新的机遇挑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对象,急需各高校开展新的创新工作实践,共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通过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助方式,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他助-自助”以至于“助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自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确立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指导思想。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高校在国家精准扶贫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义务,如何更全面地开展资助工作,提高学生自助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对于打赢国家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今高校资助环节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各高校已不断完善以“奖、助、贷、勤、补、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从资助落实情况看,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将获得不同程度的资助,有效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但纵观整个资助过程,仍有不少环节存在疏忽和漏洞:(1)各类助学金往往在发放之后,没有反馈监督机制,缺乏资助跟踪评估,无法对资助工作进行指导;(2)目前,各高校通过学生提供个人家庭情况材料、班级评议、学院评议等一系列方式开展家庭情况认定工作,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环境,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出于自尊心、自卑心理,并不主动参与助学金认定工作。这就导致部分真贫困学生无法得到相应的经济支持;反观,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伪贫困”,迫不及待的参与贫困生认定工作。资助公平性、全面性难以平衡。(3)没有建立学生资助跟踪模式,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诚信缺失、助学金依赖等情况,缺乏个人自助、自立自强意识。在现行资助体系下,我们要侧重发展学生自我“造血”功能,以“造血”的方式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技巧和竞争能力,摆脱救助依赖。

二、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学生自助路径

(一)全方面、多角度宣传各项资助政策

了解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難学生获取资助的前提。现阶段,各高校已不断完善以“奖、助、贷、勤、补、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包括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为主的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以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勤勉上进为主的勤工助学岗;同时,根据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要求,给予建档立卡生学费减免;对于家庭发生突发灾难的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普遍不了解甚至对高校的各类资助政策一无所知,无法为自身家庭经济需求提供途径。学校相关部门网站要设置资助政策专栏,详细介绍各种资助政策及适用人员。各级学院作为学生工作战斗堡垒,可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途径全方位介绍学校各项资助体系,建立健全资助政策宣讲入教室、入宿舍活动,切实扫除学生认知盲区。

(二)配备充足、业务能力高效的资助管理人员

学校资助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及人员配备,切实关乎学生资助工作的落实、发放、反馈等方面。各学院应设置以学院领导为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设置资助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制定学院资助工作实施细则,提高资助工作方式方法。专职辅导员要不定期参加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会议、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专职辅导员要结合资助工作特点,不断提升自己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各项资助工作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关注方向,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资助工作监督反馈,把握高校资助工作落实发展方向,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

(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学生自助意识

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高校各项资助政策是社会型救助,在国家和社会基础救助下,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保证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获得各项资助是理所当然、挥霍奖助学金现象及出现自卑、懒惰心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给予全方位引导,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助意识。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等原因,易出现自卑、压抑、懒惰等心理特征及行为习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高校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通过班主任、学生骨干等责任到人,全过程记录学生在校的心理状态、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等方面,深入把握学生成长方向,因人施教,全方位育人。

2、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构建高校资助育人平台。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学生正面认识个人发展方向,构筑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努力,自立自强,强化诚信和责任意识。

(四)创新构筑校园学生自助平台

高校可设立专门机构,提供平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个人自助提供条件与保障。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通过校内勤工助学岗、社会实践等方式获得实现自我救助。鉴于形式较少,学生无法将所学应用,学校可与校企合作企业、学生实习单位等地联合,审核企业资质,提供更多元化的学生勤工岗位,既能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又能解决个人物质生活保障。

(五)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发展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追踪机制,了解学生毕业三年内发展方向,完善学生在校期间各项评估与毕业发展方向趋势,认真分析讨论,做好各项评估,动态调整指导高校资助工作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牛磊磊.“大学生资助—自助”体系构建理念与路径的双重变革[J].教育与职业,2015(22).

[2]于天贞.从“他助”到“自助”:大学生贫困资助的走向及其实现[J].现代教育论丛,2014(3).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精准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