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研究

2020-01-07 19:23王梦奇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模式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全面进入调整期,社会发展面临更多新情况、新需求,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时代呼唤科技成果的转化。全文在数据调研基础上分析河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新模式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价值;“政金产学研+友”模式

一、 河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调研

为全面深入了解河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笔者从河南省高校中随机抽取40所高校(黄河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等)的科研部门工作人员和部分老师(共计500人)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和问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16份。调查发现,48.7%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引导不够到位,41.2%的调查对象有较强的科研成果转化意愿,但受时间、资金等因素影响最终无疾而终,61.3%的调查对象认为与企业对接问题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最难的问题,近75%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没有学校或者企业扶持,自己不会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成果转化。

二、河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成果转化制度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调查显示,全省近64%的高校教师进行科研的动力来自于职称评定。河南省人社厅联合省教育厅2017年下发的河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里将老师分成了三类: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职称评审对每个层次老师的论文、项目都要具体的数量和级别要求,但对科研成果(专利)并没有定性及定量要求,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要求更少。部分高校教师做科研目的性、目标性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评职称或完成学校年终考核任务。而高校科研部门和人事部门在制定考核方案时多以职称评审条件为参考依据,而科研成果是否转化基本不作为考核指标,学校也未曾出台配套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办法。长此以往,科研成果只能束之高阁,大大挫伤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高校科研成果缺乏适应性,与市场需求脱节

当前,全省高校近86%的教师没有行业从业经验,在问及进行科研选题时是否会关注企业实际需求,57%的教师表示关注较少。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薄弱。高校教师由于平时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有机会深入行业、深入对口企业了解技术发展趋势、企业技术需求。此次调研过程某高校汽修专业的老师坦言他对新能源汽车的构件不是十分清楚、了解,但他却申请并立项了有关新能源汽车空调构件及维修的项目。部分工科老师对专业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关注很少,平时也做项目,但多数项目学术味道太浓,项目成果展示在企业面前,企业认为没有用武之地,不具有商业价值。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脱节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

(三)科研成果转化配套经费不足,科研成果难以落地

调查显示,河南大部分高校经费多用于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科研成果很难实现转化。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产品通常需要经历四个阶段:首先是实验室阶段,多数高校配套项目经费能满足这一阶段的花费;第二个阶段是中试阶段,调查发现,近40%的高校会因为经費不足问题直接简化项目步骤或跳过这个阶段。下面进入生产阶段,没有第二阶段的支撑,第三阶段过程出错率往往较高,直接拉升生产成本,进一步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的压力。最后一个阶段是市场投放阶段,部分工科教师擅长做科研,搞发明专利。调查发现某高校的少数教师一年的发明专利多达二三十项,但真正转化的几乎没有。

三、河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模式构建及保障

(一)河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模式构建

河南高校应发挥高校研发能力优势及校友企业及产业资源,对接服务需求,构建校、友合作转化二元平台,为优秀项目、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论证、规划,提出最佳转化方式解决方案,给成果转化落地提供良好的市场软环境,增强投资信心。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机制创新——资本参与——孵化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创业反哺母校”的良性循环。全力打造“母校、校友、资本联合驱动,政策、产业、创业服务、金融资本等要素齐备”的独具高校特色的“政金产学研+友”新型产学研生态圈。该生态圈中“政”代表地方政府,主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政府能全方位地给予高校和产业支持。“金”代表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来源渠道包括传统资本和互联网金融资本,互联网金融资本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更精准的资金支持。友则代表高校独有的资源--“校友”。在这个生态系统里,校友则将社会各界资源汇聚到科研转化平台(平台实施学校、校友负责制)及学校产学研工作相关的每个环节里,校友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和溢出效应可以起到了加速产学研工作推进的作用。学校是维护整个生态圈的稳定器,是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又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者,认清职责、协调好与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通过校友资源的辐射带动资金注入、带动平台互动,最终形成五方联动共荣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河南高校优秀科技成果提供转移转化服务,为河南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二)保障措施

首先,高校要改变传统体制下的教师评价制度,适当制定一定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育人相辅相成,在政策制度的指引下,激励有科研转化条件的教师先行一步,带头科研转化,然后逐渐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良好氛围。其次,要加大高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给教师创造条件,多去接触行业、地方企业,深入了解并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使科研成果更好匹配市场需求。再次,学校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学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调查发现河南80%以上的高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创业项目中依托科研成果转化的不在少数,高校要积极引导,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科研成果转化。最后,搭建校、友一体责任制的科研成果转化信息互动平台。面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议校友与高校之间联合搭建“校、友责任制”的科技成果转化立体网络平台,校、友发动力量,集聚政府、校方、友方、企业方、投资方等参与人于一体的立体化信息互动平台,形成科技成果转换的合力,构建“政金产学研+友”新型产学研生态圈,实现高校科研成果真正服务地方经济。这个平台搭建需要五方共同努力,后台建立独立的项目库、成果库、专家库、企业库、校友库、资金库、政策库等,平台的构建需要各方权、责、利协议制度的约束,该共享平台可以通过校友引流,实现企业与校方的直接对接,也可以实现技术、资金、项目及创业团队的对接,能直接高效解决企业科研需求痛点,能有效促进大学科研成果及时转化、落地。

参考文献:

[1]姚毅.创新链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J].开放导报,2017,9:31-33.

[2]陈晓合.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现代营销,2019,1:45-47.

[3]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11,11:11-13.

[4]赵哲.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 2016, 10(5): 52-56.

[5]马晓君,潘昌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 2015 (1): 78-82.

作者简介:

王梦奇(1992—),男,汉,河南驻马店人,助教,本科,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